本书是对日本书法艺术的研究和思考,全书分成 东瀛书论 日本书法史 日本篆刻史、书法理论史和书法教育史 三编,从日本书法史、日本篆刻史、日本书法理论史、日本书法教育等方面,详细阐述日本书法的发展过程,不仅详述古代日本书法,更涉及近现代日本书法发展的多方面,是了解日本书法发展的重要资料。
怀素一生非常勤奋,创作了大量的书法作品,据《宣和书谱》记载,宋代御府所藏怀素草书多达101件,仅次于书圣王羲之。可惜由于战火频仍,朝代更迭,怀素草书如今存世已相当稀少,较为可信的有《自叙帖》、《苦笋帖》、《圣母帖》、《食鱼帖》、《藏真帖》、《律公帖》、《论书帖》、《大草千字文》和《小草千字文》。 《中国书法教程:怀素草书习字帖》根据怀素草书的内在规律,总结出草书用笔五法——基本笔法、代笔法、逆笔法、连笔法、曲笔法,结体七法——相加法、省减法、相似法、偏旁法、错落法、尽态法、异形法。从《自叙帖》、《小草千字文》中选出结体美观且为现代所常用的字,依用笔、结体、章法为序排列,对具体的写法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与说明。以便使初学者在领略视觉艺术的享受外,在草书知识方面也能有所收获。
本书是“日本书法经典名帖”中的一册,书中主要收入了日本禅宗高僧的书法作品多幅。这些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各异,字形流畅优美,充分显示了书法家所具有的深厚的书法造诣。该书印刷精美,较好地再现了作品,不助于人们对古代日本书法的特色有一个了解,同时亦可作为临帖使用。 禅宗墨迹所书写的内容,多为禅家特有的辞句,如印可状、尺牍、法语、偈颂、画赞、跋语、寺号、雅号、字号等等,由于禅宗破除了人们对“佛”的偶像崇拜,否定佛教经典的,因此,在禅宗的墨迹里边,已经很少看得到前代所书写的佛经内容,以及千人一面、万卷雷同、正襟危坐、法度森严的写经体了。在形式表现上则更为丰富,打破了以往写经的传统模式,多为手札、条屏、榜书、手卷等等。
本书针对书法书写形式上的一些分类,分为常见和常用到的楹联的写法,在书写这些形式的时候应该注意到的问题,编者汇集了大量的作品来举例和分析,以便帮助书法爱好者能够正确和快速的掌握学习的敲门,早日成功。
《许士中书李叔同诗词歌集》包括了遇风愁不成寐、津门清明、日夕登轮、詠山茶花、和宁贞题南草堂原韻、夜泊墉沽、感時、示津中同人、西江月、舟泊燕台书赠蘋香、和冬青馆主题京瑶华画扇四绝等。
初学书法必始于临摹古人碑帖,点划结构风格务求酷似。临摹初成必思自行创作,然这种创作激情大凡以失败而告终。从临摹到创作这一步不是那么容易跨越的,有人可能一辈子都跨不过或者没有跨好而误入歧途。从所临碑帖中选字汇成作品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然而作品中的文字并非在临摹碑帖中都能找到,即使找到拼凑在一起也不能在大小重轻倾侧等方面达到上下贯通左右呼应。为此,我们决定邀请资深书家编辑出版一套从历代著名碑帖集字而成的楹联与诗帖,借助电脑图像处理技术,力求以最的效果奉献给读者。 本诗帖选字于唐伯虎表行书帖《落花诗帖》。唐伯虎书风工稳娴雅、秾丽丰润,此贴为其友人落花诗唱和所作的诗歌手迹。严谨中富有从容,劲健 中不失婀娜,为其代表作。编者耗
本书所收集句篇包括二字、三字、四字、五字一直到十五字,还收入了集句联篇、诗句联篇、七言诗句篇、美文篇等。附大量对联和条幅、横幅等书法创作作品图版。
本书为“馆藏国宝墨迹”系列丛书之一,精选馆藏底本,为四色精印,并延请专家释文。此卷是欧阳询早期作品,结体修长,用笔劲险刻厉,清晰地展现出欧体书法特点。卷中钤南宋内府“绍兴”印,南明宋丞相贾似道“秋壑珍玩”等印,以及乾隆、嘉庆、宣统内府鉴藏印。卷后有北宋画家王诜题跋。亦有方家以为,此卷并非欧书,而是他人依本欧写。
四言对联:榴花煮夏柏酒浮春。五言对联:漫仕怜异石、刘郎驻蓬山、端茶惠道友、热酒乐亲情、云虹初无意、诗书若有情、画舫浮秋水、虬虹煮夏云、松柏襟度远和鸿鹄境界新等等。
《实用篆书字汇》参照《新华字典》的体例,按汉语拼音音节顺序编排。对多音字则取其中一种读音,凡出现过的字,以后就不再出现了,如“重”字,在C部出现后,Z部就不再出现了。《实用篆书字汇》的注释文字全部采用简体字,对有些形异义同又有繁体的字则合并在一起,同列于一个字头下,不单独排列,如“于”和“於”。《实用篆书字汇》收录的字原则上是常用的汉字,对一些不常用的字但碑帖中较多出现的字,也酌情收录。《实用篆书字汇》收录的字的非例出处以朝代先后顺序排列,但有时由于版面的排例需要,同一朝代书写者的顺序可能会出现先后不一致的情况。由于《实用篆书字汇》是书法工具书,为求古代书法的真实性《实用篆书字汇》选 用的字例,尽可能撷以墨迹,适当采碑刻中的字。对碑刻中损坏的字,则稍作修补尽量还其原貌。为体现字
曹全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是东汉时期重要的碑刻。《曹全碑》的字迹保存较为完好,字形轮廓及笔画的起讫用笔都仍清晰,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本书将原碑帖中的字依据一定比例放大,置于米字格中,以双色印刷。
这套《历代楷书典范描临系列》丛书,入选对象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楷书大师,其书体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至今具有典范和示范意义。我们取一家楷体成一册,一册用其一碑或一帖,然后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字(繁体和异体字标注简化字),从笔画到结构进行系统地归类与整理,使初学者能够较快地理解并掌握这种书体的基本要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怎样学习楷书,如何练习写毛笔字?我们认为在初学阶段,还是要坚持运用从勾勒到描摹、再到临写的三个有机联系的步骤。这种学习方法看似简笨,但多少年来却一直被视为习字入门的一大法宝。在今天,对于绝大多数习惯用硬笔写字、在悬腕或悬肘状态下执握毛笔十分生疏的初学者,尤其是对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它还是行之有效的,仍然具有活力。 一、先勾勒。用硬笔(钢笔、圆珠笔、铅笔均
卢国联编著的《黄道周孝经》介绍了,黄道周 (1585-1646),字幼玄(或幼平),又字螭若,螭平, 号石斋,汉族,明代福建漳浦铜山(现东山县)人,明 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 天启二年(1622)进士,深得考官袁可立赏识,历 官翰林院修撰、詹事府少詹事。南明隆武时,任吏部 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因抗清失败 被俘。隆武二年(1646)壮烈殉国,隆武帝赐谥“忠烈 ”,追赠文明伯。清乾隆年间改谥“忠端”。道光四 年(1824),从祀孔庙。 黄道周《孝经》纸本,凡11.5页(23面,其正文 10.5页,21面,款跋1页2面)半页23-4×12.7厘米 。署款:“崇祯辛巳之冬黄道周颂并书于白云之库。 ”并跋云:“是作《颂》之初本,起草未定,有更易 十余句,及改定数十字者,要其大概,尽在初编,时 已凝寒笔硬,而是编细书未甚潦草,不忍弃置,后之 览者
朋友圈 涂色刻纸书 礼盒装升级版! 艺术创作,从动手的一刻开始 精美文艺 趣味十足 亲子互动 零基础减压 内附:排卡胶钉雕刻书、专业雕刻垫板、金属手工刻刀,所需工具一应俱全,省去多次购物的重复之忧。
第三辑“袖珍印馆”丛书所选五位篆刻家都堪称篆刻界的一代宗师,对近现代篆刻史有着深远的影响。吴昌硕在篆刻上属于开宗立派的人物,其篆刻受到当下很多篆刻爱好者的追捧,并以之为取法对象。徐星州篆刻深得吴昌硕法乳。齐白石治印善用冲刀,爽而酣畅,切刀亦极显功力,其所刻印章,自成一格,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胡匊鄰印谱市面上相对少见,其篆刻宗秦汉,浑朴研雅,静逸古茂。海内外论印者以韩登安为西泠印派之后劲,影响较大。本书在遴选印章时,注重一些市面上少见的,很多印蜕都是从公私藏家手中征集到原印后精心钤拓而来,加上现代化的印刷技术,使得印谱更加接近于原钤水准,可作为篆刻爱好者的临摹范本。
大家墨宝·好看的字编者从王羲之、王献之、智永等名家大师的书作及魏碑、唐楷中,选取造型精美、笔法精到的字,加以独到点评,希望读者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本丛书印制精良,相信这套精巧可爱的口袋书能成为读者欣赏中国书法艺术的优选读物。
[有志者,事竟成]这一句古训,出于汉代刘秀称帝后对他的大将耿弇的评语。 任任何事情,若欲成,必须有坚强意志。上海中年篆刻家费名瑶的成长过程,就是一个范例。 费名瑶,一九四八年生,浙江定海人,现居上海。少年时,天性颖悟,好学艺。祖父费宣若见其专注之态,即补导以文史书画基础,有所获。[文革]降临,高中毕业未能升学,被分入工厂,业余则专注于书画印。当时花鸟画被画入[四旧],不敢冒险,抄家时被拿走所有书籍。说要刻毛主席诗词印,而留下《缪篆分韵》等几本字书。于是专攻篆刻。姓名印、领袖诗词印、可避[风险]尤其刻毛主席诗词印,还右要[保险]。暇时刻石不断,进入废寝忘食之境。祖父见其状而告诫:[治印为自得之学,涵养用敬为先,人品不高,艺难免俗]。
本书图文并茂收录了大师的二百多件书法作品,这些作品一方面体现了大师的苦行悟道的生活风貌:另一方面从这些跨度达几十年的手札墨迹中,看到大师书法形成发展与圆满的过程,使读者对大师的人品、书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与此同时,毛泽东还是当代书法大家。在他的书法中,蕴含着指点江山的伟人之魂,激扬文字的诗人之情,雄视古今的哲人之思,运筹帷幄的军人之概…… 毛泽东的书法融会诸家,通变古今,自成一体,其艺术魅力深深地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今年是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为缅怀其丰功伟绩和人文情怀,特编辑出版此书。 《毛泽东书法选(甲编十一)》是从书法艺术的角度选辑而成,作品出自中央档案馆馆藏和荣宝斋珍藏的毛泽东手迹。 《毛泽东书法选(甲编十一)》是甲编,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