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书选汉字1444个作字头,以繁体(或异体)作为四角号码查字的主要依据编辑成册。 二、正文字头上的4位数是四角号码,左上角的数字是号。多字同号者,仅一字标明四角号码,其它字仅标明号。 三、正文字头下方格内的字是小篆,小篆以下均为鸟虫篆。鸟虫篆下的号码是近、现代作者排列序号或选字朝代序号。作者排列不分先后。 四、正文前编有“鸟虫篆选录朝代及作者序号”。 五、“笔画检字查号表”汉字后的数字为正文四角号码。 为便于读者查找鸟虫篆,简体、繁体(异体)字同时编录表中。简体字列在繁体字之前。如“龙”在五画,“龙”在十七画,无论查“龙”的简体或繁体,均能找到“龙”的鸟虫篆。 六、为方便读者查找鸟虫篆,正文前编录了“繁体、简体、异体字对照表”。此表仍按四角号码(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知其简体或异
章草,是书法的传统书体之一。始于汉代,从隶书发展而来,是早期的草书。章草字字独立,保留了隶书中波磔的写法,是书体发展中的重要阶段,在书法史上有重要意义。 《章草实用字典》收历代章草字迹,字迹或从墨迹本中选出,或从碑刻中拓下,收录有皇象、赵孟頫、宋克等书家字迹。 《章草实用字典》的编纂,从新的角度入手,在单字方面着重于篆书的常见字,在字例方面突出形体结构的代表性、特色性和普遍性,对文字的初形及发展的特点尽可能作兼互的处理。 《章草实用字典》附有音序、笔画、部首多种索引查检方式,既是书法爱好者查检字体的书法工具书,又可作为平面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专用各体书法的字库类工具书。
《张玄墓志》全称《魏故南阳张玄墓志铭》,清代因避清圣祖玄烨之讳而改称穴张黑女墓志移。刻于北魏普泰元年(五三一)十月,正书,二十行,满行二十字。原石久佚不存。清道光年间何绍基于山东发现此碑装裱本而闻世,此拓本共十二页,每页四行,满行八字,因海内孤本,故极为珍贵,今藏上海博物馆。 《张玄墓志》书法精美,刻工亦佳。用笔讲究中锋、侧锋的运用,注意藏锋、露锋的变化,体现含蓄而不外露的笔意;结体呈横势,单字结构宽绰,有隶书结体的扁方之意;章法布局整齐,字距稍大,行距稍小,但最后几行中出现错落的形态,貌似行书章法,又为整篇添了几分光彩及灵动之气。何绍基评之曰:『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道厚精古,未有可比肩穴黑女锣者。』
《唐高力士墓誌》於一九九九年七月下旬在陝西蒲城縣保南鄉山西枓高力士墓出土,墓誌刊葬於唐代宗寶應二年四月十二日。墓誌並蓋均為青石質,呈長方形,高二。釐米「寬七九釐米、厚二八釐米,誌蓋篆書O、誌文四十五行,滿行約三十四字,行書。潘炎撰,張少悌書。今存蒲城縣博物館。 高力士(684!762》是唐玄宗時期最负盛名的大宦官,也是世人皆知的歷史人物。本姓馮,少閤入宮,為宦官高延福收為養子,改姓高。開元天寶間,寵任極專。累官驃騎大將軍,封渤海郡公。安史之亂,隨玄宗入蜀。肅宗朝配流黔中,復赦還,病死途中,代宗勅令陪葬玄宗泰陵。《舊唐書》卷一八四、《新唐書》卷二。七皆為立傳。以墓誌與其墓碑相參,可補史傳高力±初名元之闕,可糾史傳享年七十九歲為七十三歲之訛,可證唐代宦官制度『內侍置監,公首為監(碑文》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优选,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古厚淳朴,宽博雄强,气格宏大,圆劲挺秀,率真自然,是“隶中草书”,是圆笔放纵的典范。 滕西奇编著的《石门颂写法与注译》主要介绍了《石门颂》的用笔,《石门颂》的笔画写法与常见笔病,《石门颂》的结体,《石门颂》的章法等有关内容。
本书介绍了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精选。
《徐三庚篆刻及其刀法》选取了大量徐三庚的篆刻作品,辅以例图剖析,适当以文字阐述徐三庚篆刻的主要特征,是一本给篆刻初学者或篆刻研究者的实用工具书。于2000年6月版次印刷,此次再版,作了一些调整: 一、 开本改变。开本改为32开,更便于读者阅读及携带。 二、 版式调整。现每知识点排为两页,左边页面为例印,右边页面为文字说明,读者阅读起来更直观。 三、内容调整。对原版中的一些错误进行了修正。
本书与作者另一部专著《欧阳询楷书艺术》基本上是一致的,可谓姐妹篇。所不同的作者在前者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将颜真卿放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多层面、多视角地对颜体的独特性、普遍性以及同其它书体间的关系进行系统而科学的阐述,诸如颜真卿与王羲之的比较、整个书法史上章法与墨法的演变等,更真切表现出颜体是最有生命力的艺术。 本书即作为学书的专著,又可作为大学和各类艺术院校的书法教材,也可供广大书法爱好者学习参考。
??《启功丛稿》论文卷收入《急就篇》传本考、《兰亭贴》考、旧题张旭草书古诗贴辨、孙过庭《书谱》考、从《戏鸿堂贴》看董其昌对法书的鉴定、说《千字文》、谈《红楼梦》札记、说《八股》等22篇论文,其中新收入者7篇,占近三分之一。从中可见启功先生淹贯古今,识见宏通,极有益学界。
正如美国诗人庞德所言,汉字永远是诗的,情不自禁是诗的……也正因为这样,中国的诗词与书法艺术总是结合在一起,相映成辉。为能更好地体验,更进一步地回味先人爱国爱民的情感历程,我们采用字帖这一形式,并邀请了两位和工期从事书法艺术研究的金鉴才、骆恒光两先生书写此帖。本帖共收录唐诗二十六家四十一首,宋词十四家十九首,共六十首唐宋诗词,并用简繁、横竖、行书与行楷两种对映的体格书写,最后还对这六十首诗词作了简要介绍和赏析,使爱好诗词、书法的朋友们可以更细细地品味这些诗所表达的情操和精神,体验那美妙和丰富的情感。
本书是现代负有盛名的女书法家萧娴先生的个人评传,文字淋漓苍莽,忠实地记录了萧娴九十余载艰辛而光荣的生命轨迹。作者在严谨细腻的剖析中,追寻着艺术家艺术存在的本质,也为现当代书法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2010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刘洪彪》入选者大多为近年来活跃在书法创作一线的具有深厚创作实力和广泛影响的中青年书家,尽管他们在创作理念、风格追求、取承,以及笔墨技巧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但又无不体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底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基本能够体现当代书坛中青年的创作实力和水准。《2010当代中青年书法家创作档案:刘洪彪》力求具体清晰地传达出书家的审美理念、风格取向,以及创作方法、手段等与创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为当代书法的学习和研究提供真实生动的参考资料。
本书是写给非书法专业的普通读者看的。它所讲述的中国书法艺术知识,是每一位使用汉字并受过高等教育的人都应该了解和掌握的。 在概览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汉字起源和书法源流之后,作者以金文、石刻、墨迹等历代书法杰作为根据,细说中国书法的潮流演变,详解历代书法大师的文化底蕴、艺术特色和书法技巧。讲述均放在大的时代背景之中,并采取了放眼全球的大文化视角。此外,作者还注意打通专业界限,做到历览经典,贯通古今,细述常识,深入浅出,图文并茂,脉络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