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致制作了这样一根项链:中国书法笔法的起源、终止、失传的原因,什么是『八分书』『楷则』,什么是书法中的『势』,『五字执笔法』该如何诠释,古来若干譬喻(如『屋漏痕』『折钗股』『意在笔先』等)究竟何 指,『笔法』图解细释,书写工具、姿势与书法发展的关系,『章草』与书法演变终止的关系,提出『美化』与『隶化』的概念,『完法』『尚法』『变法』『无法』阶段的划分,『帖学』与『碑学』的实质,历目前主要书家书写风格破解,『书画同源』的本意,何谓『文人画』,书法和绘画的分界线,等等。因此,这本书不是教科书,而是『寻』古来书法之『本』的书。
刘炳森隶书字汇
《书法名作百讲》以细腻的手法梳理了史上一百名书法家的一百件作品,一位书法家一幅作品,力求能够代表书法家的鲜明风格。本书所涉书体齐备,楷行草隶篆中以行草为最多,由于楷、隶、篆的安排规整、手法平正,在评说时作者的笔调也集中在点画、结体之上的,更显得小心谨慎。
本书介绍了钢笔楷书的基本笔画,楷书的书写笔顺,楷书偏旁部首的写法,汉字的构造,钢笔正楷字的结体,钢笔正楷字的章法,钢笔楷书作品的形式等内容,基本练就写好一手规范的钢笔正楷字,使你受用无穷。
《刘炳森隶书百家姓》,《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刘炳森先生的书法艺术在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以隶书、楷书著称于世,兼善行草。他的隶书,以汉隶为基础,充分表达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钟繇的书法天然古雅。大巧若拙,如飞鸿戏海,后人评其隶行入神等内容。
积四十年之功力,悟四千年之书法,写三十万之佳文——功力到处,感悟良多,的确富有见识,非生拼杂凑者可比。 全书以“史”为经,自殷代甲骨文始,截止清末法书,对历代书法流派、大师、重要史实以及重要书家的艺术成就、作品进行了公允、独到的分析与阐释。作者的论述,结合了自己多年来的书画艺术创作和教学实践,力避陈词,妙趣横生。 因此,本书是一本学术性和通俗性兼得的书法史基础读物。
吴镇(1280-1354)元代杰出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沙弥、梅花和尚等。嘉兴魏塘桥(今属浙江)人。与黄公望、王蒙、倪瓒齐名,并称“元四家”。吴镇十八九岁开始学画,山水得董源、巨然之法而又独出机柠,题材多为渔父、墨竹等。每作画均题诗文其上,时人称为诗书画“三绝”。工词翰,山水宗巨然,墨竹效文同,俱臻妙品。因他变法自成,文同以竹掩其画,吴镇则以画掩其竹,尤其画墨竹,其画山水,则以苍古沉郁取胜,常用披麻皴。为人孤洁,索画者虽豪贵不能求,唯以佳纸好笔求之,欣然就画。他画山水竹石,每题诗其上,如题墨竹曰:“野竹野竹绝可爱,枝叶扶疏有生态,生平素守远荆榛,走壁悬崖穿石隙,虚心抱节山之阿,青风向月聊婆娑,寒俏千尺将如何?渭川淇澳风烟多”。又曾题五言诗曰:“我爱晚风清,新篁动清节……夕
本书介绍了唐代书法家钟绍京的代表作《灵飞经》,并对该碑的基本笔画、偏旁部首以及间架结构以图示的方法进行了讲解分析,全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中读者可对“钟体”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是学习“钟体”楷书的教材。
《虢季子白盘》向被视为西周金文中的绝品。它的金文排列方式与字形处理方式显然有别于其他西周铭文,却与东周后期战国吴楚文存在着某种相近的格局。比如,它非常注意每一文字的单独性。线条讲究清丽流畅的感觉,而字形却注重疏密避让的追求,有些钱条刻意拉长,造成动荡的空间效果。造型的精练与细密,也使我们惊讶于西周金文中这样清丽秀逸的格调。 为了充分体现《虢季子白盘》的这种艺术格调,创造者们还特意对文字排列进行了“处理”。于是,在整篇珠玑璀璨的大效果中,我们又看到每一文字独立美的凸现:一个字,就是一个世界、一个粲然的宇宙。千变万化的姿态被蕴育在每个字的造型中,使我们如行山阴道中,目不瑕拉……
孙过庭(646~691), 中国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名虔礼,以字行,吴郡富阳(今浙江省富阳县)人,一作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好古博雅、工文辞。曾官右卫胄参军,率府录事参军。陈子昂曾为其撰写墓志铭,说他很有才华,并有大志。但生平不甚得意,后暴疾卒于洛阳植业里客舍。他擅长楷、行、草3种书体,以草书为优。尤以书法理论于世。传世墨迹《书谱》是他的代表作。另外,还有传为他写的《千字文》等。孙过庭的草书被认为是王羲之、王献之嫡派。其书笔势坚劲,咄咄逼二王,善临摹,能乱真,对后世影响甚大。也有人指出其不足之处,如落笔伤于急速,千纸一类,一字万同,变化不够丰富。 草书《千字书》卷纸,纵25.7cm,横82.5cm,辽宁博物馆藏,是孙过庭三十八岁时所作,通篇以草书写出,用笔含蓄不露,功力内在,沉着而飘逸,劲健而
唐寅(一四七○~一五二三),字伯虎,又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南京解元、江南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如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明代的文学家和书画家。自幼刻苦读书,兼习书画,二十九岁考中应天府解元。次年在北京会试时,因科场舞弊案牵连入狱。唐寅在政治上遭受打击后,便一心从事诗文、书画创作,游览东南名山大川,在苏州桃花坞筑桃花庵,与当时文学家和书画家周臣、沈周、文徵明、仇英、祝允明、张灵、徐祯卿等人相交甚密,技艺益精。他在诗文、书画上有较高的造诣,尤其是绘画颇负盛名,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并称为明四家。唐寅书法主要学赵孟頫,并上追李北海,所作俊逸挺秀,丰润灵活,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故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弁州山人稿》
《千字文》乃古代名文。自南北朝以来,书写者不乏名家,智永、怀素、欧阳询、赵孟俯等皆有墨迹传世。为了弘扬中华统文化,增进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展现当代名家的书法艺术,我们出版了《当代名家书千字文》丛书《沈尹默书小草千字文》为其中之一册。 这套丛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十余年来多次再版,累计印数达六十八万册,对当今书法艺术的普及、欣赏与研究有 所助益。现将《沈尹默书小草千字文》修订改版,原大精印,以飨读者。
有清三百年,布衣而书名天下者,其唯完白乎?安吴评书,神品中亦仅其篆,论者无或疑焉。然而坊间所传,未必尽善,不足法式后学;独庐山草堂记,郁勃沈雄,平和简静,是真能直接上蔡,少温岂足言哉。此记另有原大刻本与缩小双钩两种,去真迹远甚。手是编而问津秦斯,有余师矣。
《美国书写课——英文书法》是一套美国原版引进的英文书写教材。本套书是由美国Zaner-Bloser公司开发的真正美国原汁原味的书写教材,是一个历时百年的经典英文书法品牌。美国70%以上的人都在使用这个字体书写。 《美国书写课——英文书法》编写循序渐进,书中系统介绍了两种欧美书法字体:手写体和草体,可以让使用者从零基础的字母书写开始练习,直到连笔书法的熟练运用。一套书就可以搞定真正的英文书法。而其的4S练习体系,让使用者告别机械模仿,学习到英文书写的真谛。ZB行草是欧美目前的连笔字体,本册大学卷,主要是以行草字体为主要学习对象,从字母练习开始,分步详细讲解,并按梯度设计描红与临摹,奠定书写基础。
本書分為「彙考编」與「研究编」兩大類。 「彙考编」分圖版和考訂兩部分。圖版選用帖文完整的明末祁豸佳舊藏本,即現藏日本的三井本,以便讀者與釋文對照比較。考訂共分 校訂 、 考評 、 資料 一個部分。 校訂 除了帖文中的一些人名、地名、特殊用語以及一些必要的語釋外,只作校勘,或引錄前人觀點,不出帖文今譯或大意。 考評 主要概述具有代表性的學術觀點,反映古今中外(主要是日本》的相關研究成果。儘管如此,编撰者對某些問題的解釋也僅為一家之言,其中有些疑問也在此一並提出,乞教方家共同探討。凡此皆在校訂、考評中加附按語《「春按」說明。 資料 博採具有代表性的觀點意見,原文引錄,以便參考。如包世臣《十七帖疏證》、應成一《《十七帖》文義釋》、阿濤《十七帖作品考釋》、王玉池《王羲之《十七帖》譯注》等基礎性論考,
《中國民間書法精選系列-秦漢簡牘墨迹選(二)》,本字帖收录了《秦睡虎地简牍》、《包山楚简》等简牍,共分三册,为喜爱、研究简牍书法的读者提供了丰富的范本,既可临摹,亦可研究。
董其昌,明代书画家。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能诗文,刻有《戏鸿堂帖》。本书由书法理论家对其影响力的法帖进行了既高屋建瓴又深入浅出的鉴赏解读,一册在手,既可欣赏法帖,又可借助专家点评加深理解法帖的妙处所在,是一本的艺术鉴赏图书。
王羲之书法,笔法精妙,行笔潇洒飘逸,笔势委 婉含蓄,有如行云流水;结体遒美,骨格清秀,点画 疏密相间;章法巧妙,在尺幅之内蕴含着丰裕的艺术 美。无论横竖点撇钩折捺,真可说极尽用笔使锋之妙 。 班志铭编著的《王羲之行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 历代书法经典教程)》收录王羲之行书作品,供读者欣 赏临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