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健、刘佳婧主编的《多重构建(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雕塑专业方向教研档案2009-2016)(精)》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公共雕塑专业方向二至五年级20余门专业课程的很好学生作业作品为主要内容,展现了公共雕塑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学习成果,以及教学团队在专业定位、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等方面的探索与尝试,也是师生们在公共雕塑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观点、认识和经验的集合。全书分为四部分:(1)基础:空间与造型;(2)实验:材料与媒介;(3)转化:观念与创作;(4)拓展:社会与生活。
神通寺窟像,其姿势顺平板,背肩方整四肢如木,其头部笨蠢,手指如木棍一束,当时此地石匠,殆毫无美术思想,其任务即按照古制,刻成佛形,至于其于美术上能否有所发挥不顾也。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这本书是根据梁思成一九二九——一九三○年在东北大学时,讲授“中国雕塑史”的讲课提纲,配以图片(原稿设有图片)编辑而成的。当时很多重要的历史遗址尚未发掘,而梁思成在讲授此课时,也尚未到云冈、龙门、天龙山、南北响堂山、敦煌、大足等地去实地考察过。但他在美国学习时期,及赴欧洲旅游时,在欧美各处的博物馆中,看到帝国主义从我国掠走的大量雕塑珍品。他往往在这些雕像之前久久徘徊、流连忘返。
《佛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佛山木雕》由刘东编著:佛山木雕的产生与佛山地理环境、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等密不可分。它将普普通通的化木材雕为精致的艺术品,设计之巧,雕刻之精,技艺之纯熟,独具匠心,体现出佛山木雕对于生活实用与审美艺术的统一,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艺术。
在雕塑教学中,朱尚熹乐于实践,勤于总结,始终认真,并形成了的体系性。本书以创作随笔的方式给广大雕塑学生展示了他教学成果的同时,也让大家分享了他丰富的经验与别样的教学生活。其丰富性不仅仅涵盖了雕塑的习作与创作教学的方方面面,而且还涉及了雕塑批评与鉴赏,其中好些观点很有见地。本书图文并茂,除了可以作为雕塑教学的参考读物之外,也适合那些热爱雕塑的人们去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的目的就是为了新的诞生所做的准备,是粮草先行的进军,是行军的动员。读者可根据本书所提供的课题动手制作,只有亲手制作才能从中体会到形体的分离和重新组合中产生的新造型元素,才能在创意过程中体验到艺术创作的辛苦和欢乐。只有通过工艺过程的手工乃至机械的操作才能更深刻体会到物体的质的变化过程。本书分九章,内容包括:现代雕塑的阐释、现代雕塑基本构成元素、构成元素的展开与模式语言、现代雕塑与环境体系、现代雕塑设计程序与操作等。
近十年来,在广东的平洲、揭阳、四会和云南的腾冲、盈江、昆明等地形成了中国最主要的翡翠毛料交易市场,充满诱惑、刺激和风险的赌石也开始风行于翡翠交易活动中。在那些“一刀穷,一刀富,一刀披蓑衣、一刀穿龙袍”,立马见输赢的美丽传说引诱蛊惑下,一时间翡翠毛料市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认识还是不认识、懂或者不懂的人都加入到赌石行列中。《翡翠赌石实战攻略》就是想为进入赌石市场的初学者们提供一点翡翠赌石的基本知识,增加一点赌石的胜算,为大家带来一点博弈的乐趣而撰写的。
《肖像泥塑及烧制技法》具体介绍了肖像泥塑所用的材料、工具和工作空间,工作方法,头部具体部位的塑造,捕捉模特的个性特点,雕塑步骤示范,头像雕塑的后期工作等方面的知识。
《龙门石窟佛典画像精品》援引佛典经文,尽可能选择与石刻年代相当或较早的译本。石刻中数量较多而内容丰富的是佛传故事,相关的本行经典数量不少,叙述详略不同,情节描写约略相似而又各有差异;特别是不同时代、不同人物的翻译,所据原本相异,因而笔调风格大不相同,人名地名物名的翻译差别较大。 本书经文的注释,倾向于精简,着重解释佛教的专门用语,可满足一般对文言文稍有理解的读者。 本书文图并茂,每个故事都有相应的石雕照片,供读者对照欣赏。
如果说有什么是本书有所强调的话,那么本书首先强调的是,以取代和被取代的线性逻辑,或者“挑战模式”对当代艺术进行解读起码是一种无知。就像我们在动态雕塑和金属雕塑乃至极少主义中看到的那样,很多后现代主义的特质实际上已经存在于这些“过时”的现代主义风格之中……
雕塑表面的完成方式,会对作品的体验方式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在饰面上是否营造出恰如其分的感觉,有可能成就或毁掉一件雕塑,也有可能支持或破坏艺术家力图表达的内涵。不管形态或风格如何,现代的也好,传统的也罢,表面处理都会影响到雕塑的基调、氛围、生动性或联想性。所以,如果艺术家掌握了范围广泛的一系列饰面处理技术,那就能挑选他们的创作意图、可望赋予雕塑以他们希望传达的峙质的那种技术。
本书通过1000多幅雕塑步骤图和创作,详细的介绍了如何用泥塑塑造肖像、人体、着衣人物等的雕塑方法。那生动而简单的塑造过程,如手和脚的塑造由两根红萝卜式的黏土开始;两个“水袋子”挂在肩膀上,是塑造女性双乳的比喻;指甲犹如从手指两边伸出两条轨道的瓦片等,让读者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掌握雕塑技法。 这是一本放在工作台的旁边,在工作时随时翻阅的实用雕塑手册。
印度古代雕塑是古代印度文明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与宗教紧密结合又是印度古代雕塑的显著特点。由张荣生编著的这本《印度古代雕塑》主要介绍了婆罗门教、印度教、佛教以及耆那教等的印度古代雕塑,入选的都是美术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每件作品附有文字说明,是一本图文并茂的雕塑读物,可供广大读者学习和研究印度古代雕塑之用。
《水木清华国际校园雕塑大展作品集》以英汉对照的形式,用图片集中展示了100件雕塑精品,总结了国际校园雕塑大展的艺术成就及艺术价值。《水木清华国际校园雕塑大展作品集》所展示的作品,代表了国际当代雕塑的水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具有国际推广意义。
苏州园林将巧夺天工的建筑造型与精美雅致的雕刻工艺结合,成为古代园林建筑的典范。 本册精选了苏州园林木雕图案六百多例,并按雕刻图案的基本类型编排,分为植物符号木雕、动物符号木雕、历史传说故事木雕、小说戏曲故事木雕、山水诗画木雕、器物符号木雕等六章。
本书基于我国民间传统工艺技艺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梳理我国民间传统石雕的技法,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足石刻”的民间传统石雕技法,按职业人才技能培养要求,编写以实训为核心的石雕石刻训练教程,为爱好和学习石雕的人士和教学机构提供教学指导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