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中,王石不仅以坦率而诚挚的方式讲述了他的人生风雨历程,回顾了万科二十年的成长故事,更描绘了他对万科未来的憧憬。这里,是一位中国企业家中人物的人生心路,也是一部企业成长的真实记录。 站在整个人生的角度,管理企业与登山不无关系,同样需要坚韧的意志和不懈的精神。而登山,更如人生一样,虽时常不能预知结果,但只要坚持,终会成功。登山是人生的浓缩,之前,因为成功而有机会登山,而我仍需要继续攀登一座峰,就是每个人心中的那座峰。 在重功利的商业社会中,一个人挣钱的数量似乎成了社会影响力的惟一标志,然而在变革中,钱不能代表一切。万科倡导健康丰盛的人生,追求个性发展与团队意识的协调一致,这种追求更符合社会发展的潮流。充满乐趣的工作、志趣相投的同事、健康的体魄、
一份致命的起诉书,引发了国美控制权之争,一代商战枭雄黄光袷何以招致众将背叛?阴谋、利益、权术、法律、道义和人情,哪种因素在主导“国美事件”的发展? 《黄光裕真相2国美控制权争夺战》将为您揭露鲜为人知的斗争内幕,还原国美危机的真盯。“国美事件”折射出来的现代商业伦理和游戏规则,也是中国企业界人士学习借鉴的宝贵资料。
人们熟知的“”汽车,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最的品牌之一,其根源是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当初,公司提出管理从生产线细化开始的思路时,那些世界汽车巨头对的想法根本不屑一顾。结果是公司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质量上领先全球。如今,汽车竟成了“成功的汽车制造商”。 对熟悉或从事制造业的人来说,精细化管理及其对提高企业生产率的奇效或许早已如雷贯耳。精细化管理在实践中的效果是惊人的,通常可以节省50%的生产场地,一次性质量检验合格率由60-7O%提高到9O%以上,在员工劳动强度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提高产量100%。不仅如此,精细化管理对产品的研发也适用,通常可以缩短50%的流程。进而言之,精细化管理对所有大型企业和有志做大的企业都会有所裨益。 如今,对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已经遍布全世界,众多研究与推广精细化管理的企业都获
2012年,成立20周年的绿地集团创造出20年资产规模增长万倍的奇迹,成功挺进世界500强,但同时,也开始遭受“经济新常态”的直接影响。面对外部不利因素,以张玉良董事长为代表的绿地人秉承“永不满足、思变图强;永不止步、争创”的企业精神,积极筹谋转型。在2012年至2017年五年间,业已十分庞大的绿地集团从一家以房地产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转型成为持续做强房地产主业,同时加速发展“大基建、大金融、大消费”三个核心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并在四个产业板块中做出了各自的亮点。此外,绿地作为早期就出海探索的房地产企业之一,其海外战略也颇具成效,异彩纷呈;更在这五年间,完成了资本市场“0”的突破,先后获得港股上市平台、实现A股整体上市、成功参与地方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绿地转型升级的五年,是自身“永不止步”企业精神
一贯保持低调、却又盛名远播的大型跨国公司,令人恐惧的全球食品工业超级巨无霸,无数消费者眼中的品质象征,无孔不入,深入全世界各个角落。为雀巢公司做传,为企业参谋。无论何时何地,当人们看到母鸟喂小鸟的商标,就会联想到安全、责任、温暖、母爱、自然及家庭的意义。雀巢缔造者的经营理念,百年老店何以能够长盛不衰的秘诀! 这是一本关于雀巢企业文化的书,介绍了食品工业巨人雀巢独特的经营理念、富有成效的管理方法,深入人心的品牌形象,以及雀巢在菲律宾的经营范例等。在一百多年风风雨雨的经营史中,雀巢逐步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并最终成为世界食品业的者。从某种程度上说,雀巢无疑是跨国商业线织发展的一个成功典型。面临21世纪各种挑战的企业,如何在雀巢的身上有所借鉴,甚至看到自己的未来?毫无疑问,本书对它们
卡伦·索思威克的这本著作全面记述了拉里·埃利森光彩而又富有争议的事业。埃利森凭借自己的决心和野心一手创建了甲骨文公司,并使之跻身美国的科技公司之列,但他难以促摸的管理风格使公司不断徘徊于成功与灾难的边缘。对仁科公司的恶意收购就是极好的例子。拉里·埃利森以其高明的战略招数,挑起了企业软件领域一场新的竞争。 埃利森经常说众人皆败,惟我独赢,人们也经常将这句话与他联系在一起,所以多数人以为这是他的名言。然而这句话实际出自成吉思汗之口,不过它用在埃利森身上很贴切,不但能说明他对竞争对手的态度,而且能展现他经营甲骨文的方式。 在甲骨文内部,埃利森一次又一次地对功高震主的关键的运营人员、销售人员、营销人员进行系统清洗。埃利森痴迷于控制,无法与曾在关键时刻稳定军心的副手共事,这种作风曾将
世渝作为中国最早的股份制改制、资本市场发展的参与者和德隆高管之一,以其亲身经历和多年的思考写了这本《曾经德隆》,非常难得。有实践、有理论的人和有实践、无理论或者有理论、无实践之人写出来的东西差别很大,世渝应该是有实践、有理论的这一种。这种感受、这种认识是一个不参与市场、不参与实践,只知道站在市场旁边对企业、对企业家指手画脚的人写不出来的。这本书的用意很清楚,它是希望借德隆事件让中国去思考用什么方式来造就中国的大企业和强大的金融业。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了,国有企业改革从松绑扩权、两步利改税、企业承包到股份制也有二十多年了;中国的民营企业从个体户、前店后厂到参与各行各业,占有市场经济半壁江山也有近三十年了;中国金融业从银行体制改革、资本市场的创立发展也近二十年了。我们希望更多
1988年,王石担任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依靠努力与出色的管理智慧塑造了中国房地产品牌。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王石一年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登山、跳伞、玩极限运动。代表性的事件是他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这位潇洒的地产大亨,在很多人看来是“不务正业”,然而,万科并没有因此陷入停滞。这就是王石的管理智慧。 那么,王石是如何打造万科的?他的管理智慧又有哪些高明之处呢?翻开《王石内部讲话:关键时王石说了什么》一起来阅读吧!
索尼无处不在。环顾四周,你可能有一台特丽珑电视、一台VAIO电脑、一台PlayStation游戏机或是一个随身听。你也可能有热播电影的DVD,如《黑衣人》和《精灵鼠小弟》。你还可能有比利·哈乐黛或是梅西·格雷的CD。半个多世纪以来,索尼为推动电子产品发展所做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它带来了世界上台晶体管收音机、台便携式立体声音响和个有三维画面效果的家庭电视游戏控制台等产品。 本书向我们讲述了索尼的过去与现在,还写到了公司创始人井深大和盛田昭夫的远见与干劲。本书不仅陈述了历史事件,还是企业家们学习的案例,企业家可以从中学到怎样把坚韧、热情、创新与对未来的高瞻远瞩结合起来,让企业从一个微不足道的穷小子变成一个营业收入超过500亿美元,雇用员工数目接近170 000人的全球巨人。 科技飞速发展,宽带时代已经来临,索尼如
索尼是全球数一数二的电子企业。它的成功是无与伦比、不可复制的传奇。 索尼将创新融入产品理念之中,与技术创新相互融合,真正做到了技术创新的范畴,以创新的产品理念深入人们的生活,改变人们现有的生活状态。对消费者而言,索尼已不仅仅是一个能够生产无数新式电子产品的企业,更是一个创造美好生活的者;它带给你们的不仅仅是一件件的新产品,更是对生活方式新的诠释。 索尼具有相当强的研发能力,平均每年都有推出1000多种产品,其中约有800种左右是原有产品改进的,其余的完全靠创新,这种研发速度之快令其他企业望尘莫及。 索尼总是在鼓励技术人员不断开发出新的产品。如今,索尼的技术人员已经不知不觉地在主动地开发“索尼特色的商品”,他们已经把创造索尼的产品和创造梦想中的产品合二为一了。 在数码产业里,索尼
对很多经理人而言,健力宝的沉浮,有着太多的传奇:地处南国一隅的三水县酒厂如何在李经纬的带领下造就了一个国人引以骄傲的民族旗帜品牌?年仅28岁的张海如何运用“空手道”手法实现了对健力宝的掌控?祝维沙和李志达这两位匆匆过客进行了怎样的“拯救行动”? 与此同时,健力宝也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健力宝迷失在哪? 健力宝20年来在经营战略、市场营销、组织管理、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先天和后天缺陷。按照作者的观点,这些缺陷的存在并且长期没有得到,是健力宝陷入今天乱局的基本根源。 排在这些缺陷之首的是“战略的迷失”——李经纬时代的健力宝只有几个简单的经济指标来支撑未来的努力方向,而张海时期则除了一些漂亮的口号之外,同样缺少严整的战略规划。 想想看,一个连自己的发展目标都不清晰的企业,何以能
本书是招商银行为纪念他们创行三十周年而创作的一本书,依据业务、管理、文化等维度进行分类,以招行三十周年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与关键事件为主线,采访了50位这些事件的亲历者和当事人,通过对这些人的采访全面展示了招行的历史和发展,也可窥见招行成功的经验,具有社会借鉴作用。
《全聚德的故事》作者李燕山对全聚德的历史和餐饮文化有深厚的兴趣,收集、积累了许多有关中国北京全聚德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资料。《全聚德的故事》中的内容完全是基于史实而写,有根有据,而不是凭空杜撰的文学作品,带有学术研究的性质。 以小故事的形式,分篇章介绍了全聚德的历史发展、鸭子与全聚德美食、全聚德经营管理、烹饪与服务、品牌与文化、中外首脑与全聚德、知名人士与全聚德等有关全聚德历史文化的方方面面。
这是一部社会意义深远的企业传奇,这是中国信息产业的坎坷发展之路,这是一部中国经济二十年的发展史。 本书对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企业——联想20年的历史进行了全面揭密。诸多广受瞩目的人物和事件的真相终于大白。“柳倪之争”等一系列人事争端实情如何?先后有数位中层管理者被送交司法机关,联想怎样克服“派系斗争”?在国有企业改制纷纷折戟的情况下,联想改制成功了,秘笈何在?转轨时期,柳传志等人如何把握联想的命运?用12.5亿美金并购旧M的PC业务,联想要的是什么?如此种种,这本书都给予了真实、大胆的呈现。 作家凌志军在对联想进行了长时间的实地采访后,以史学家的深邃目光、思想家的批判意识和文学家的灵动文笔著就了这本融恢宏的气势、深刻的思想和迷人的情节为一体的大书。它不只是一个人和一个企业的历史,也是一
《创业的轨迹:中国当代创业家行为模式解析》讲述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据全国工商联统计,截至2007年6月,中国民营企业数量达到550万家,占中国所有企业总数的约80%。《创业的轨迹:中国当代创业家行为模式解析》作者对20位中小民营企业家进行了深度采访,追溯和解读了他们作为创业企业家的根源以及个人特质。《创业的轨迹:中国当代创业家行为模式解析》对四类创业企业家和七大关键个人成功因素进行了详尽解析。与绝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创始人一样,这些样本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他们平均拥有15年左右的行业经验,这恰好与邓小平南巡讲话、中国第二轮经济改革至今的时间相吻合。他们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转型过程中取得的创业成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他们的企业运作一从如何掘得第一桶金到组织
作为全球规模、经营最成功的直销公司,安利在公众心目中几乎已经和直销模式划上了等号。它的创业历程和在全球的快速扩张一直是人们非常想知道的秘密,特别是在当今合法直销和非法传销难分的情况下,人们更想知道这家跨国巨头一直在做什么。他们也是非法传销吗?他们是凭什么发展到现在几十亿盈利规模的? 在本书中,您可以知道直销巨人安利公司的创业历程,可以了解安利公司和直销模式为什么能赢得成功,可以知晓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安利直销事业。如果您是安利或直销事业中的一员,您还可以获取如何在直销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方法。毫无疑问,本书将成为所有从事直销事业的营销人员的书。
在中国商业史上,1984年是值得纪念的年份,企业家群体的形成由此分野:鲁冠球、何享健、吴仁宝等“史前创业家”完成从农民向企业家的转型;以刘永好、曹德旺、李书福为代表的乡镇企业家开始野蛮生长;柳传志、张瑞敏、王石、赵新先等体制内边缘人下海创业;马云、史玉柱、俞敏洪等第二代企业家在大学校园待时而飞;李彦宏、雷军、马化腾、等1970年前后出生的第三代企业家正在成长;李想、戴志康、茅侃侃、陈欧等“80后”刚刚出生……
1938年,两个斯坦福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比尔·休利特和戴维·帕卡德在加州帕洛阿尔托的一间小小的车库里开始了他们的创业梦想。这不但是一个公司的开始,而且是整个硅谷,乃至现代数字时代的起源。正是在这里,他们缔造了日后全球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司之一,休利特-帕卡德公司(后简称惠普公司)。这个举世闻名的车库,也成了电子时代的诞生地、现代经济变革的发源地,更是的社会变革和企业家精神的公认标识。 这不仅仅是一本惠普公司的创业史,更是一部展现硅谷时代精神的行业史。作者迈克尔·S·马龙通过深入的采访和资料
从一个只有2万元资本、市场份额为0的小公司,成长为一个年营业收入突破800亿美元的超级大公司,华为只用了20多年的时间。谁也不会否认这是一个商业的奇迹!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华为的总裁——任正非。他重新定义了中国企业的商业精神,被人们誉为教父级的企业家。作为华为的创始人和实际掌控者,任正非依靠其独特的个人魅力和的经营管理方法,带领华为一步步走向。 本书全面讲述了任正非的商业思维和经营理念,以真实的案例和任正非的口述及其亲笔文章为切入口,深刻剖析华为狂飙式发展背后的商业逻辑和规律。任正非总结70余年的商海心得,从经营策略、营销要领、管理真相,到处世之道、人生哲学,条分缕析,娓娓道来,高屋建瓴而通俗易懂,朴素简洁而直达精髓。读完让人不禁豁然开朗,惊叹不已,顿时洞悉经营的要诀和商业的本
这曾经是一个沸沸扬扬的热点名词,毁誉参半。举国上下,顺驰军团所到之处,争议就接踵而至。在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中,在专家名流的指点江山中,在鸿儒大腕的激扬文字中,在各路媒体的聚焦爆炒中。尤其是2004年春节过后,随北京大兴世纪第其他网站的引爆,全国范围内的争议达到沸点。顺驰走到哪里,质疑就跟到哪里。 10年,从50万到100亿,一个中国式的商业传奇,一个企业超常规扩张的故事。《天津日报》记者郑爱敏跟踪报道顺驰创始人孙宏斌到普通员工数百人,作为顺驰十年成长轨迹的见证人,记者依据大量手材料,客观真实地讲述了顺驰从十年前的50万起步,到现在年销售额120亿元,成为中国房地产界的爆发式成长的历程。对房地产业内人士和媒体的质疑与担忧——资金链能否跟上,全国化风险太大,扩张速度太快容易失控,挑战霸主的野心等,
57位极具影响力顶尖企业精英、商界巨子,汇集于这本由环球人物杂志社编的《商道/环球人物10周年典藏书系》,分享他们在当今世界环境下形成的经营思想、他们所践履的“商道”,见证他们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本书进行深度细致的采访、认真翔实的资料搜集,记录当今商界精英的个性、人生历程和成功经验。这些人物,包括当今中国的马云、宗庆后、王健林、潘石屹、张瑞敏、柳传志、曹德旺、史玉柱、周鸿祎等20位,其他国家的比尔?盖茨、罗杰斯、乔布斯、稻盛和夫、李健熙、曹慰德等37位。一本企业管理者与未来管理者好书,可以引导读者进行自我提升、革新观念、领导团队,实现自我升华,取得成功!
本书将全面探秘塔塔能够百年屹立不倒,并发展至成为印度企业集团的品牌建设秘密。任何基业长青的企业,一定会有其之所以如此的理由和内在动力。从塔塔这儿,相信中国企业家可以得到不少的借鉴,从而推动中国企业的持续和稳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