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新形势下,山西、河南、湖北等省级行政区,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省域经济布局的重要举措。本书基于长治、洛阳、襄阳、岳阳、芜湖、赣州、汕头、柳州等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实际,从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理论支撑、比较分析、实践经验等视角出发,深入探究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难题,尝试从现代产业体系构建、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区域战略支点地位提升、城市创新生态系统优化等层面提出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路径。本书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实融合,从学理视角诠释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面临的困境;二是视野开阔,立足14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从全国格局探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问题;三是求真务实,针对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全方位体现城市发展实际。
城市蔓延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问题,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严峻挑战,迫切需要系统研究和有效管控。 本书深入探讨城市蔓延的内涵、测度体系和成因机理,通过多维、多尺度的实证测度研究,揭示中国城市蔓延空间分异和变化趋势,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揭示转型期中国政府与市场因素各自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并从城市蔓延管控内在逻辑与政策失灵的根本原因出发,提出城市蔓延治理思路与多导向的管控策略。相关结论为理解和应对中国城市蔓延问题提供了依据,对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完善城市规划管理政策提供了理论借鉴和参考。
《金融投资400年:投资者金融理财宝典》是一部内容翔实、案例鲜活的金融投资类通俗读物,集合了两部投资经典《惊人的幻觉和大众的疯狂》和《困惑之惑》。前者通过密西西比计划、荷兰郁金香狂潮和南海泡沫事件,描绘了深陷于投机狂潮中的人们的疯狂举动;后者以对话的形式,将交易所里价格涨跌动因、投机原则、经纪人贪婪的原因及空头的花招等一一予以揭露。全面展示了“一段关于财富、贪婪、欺诈与金融创新的精彩历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近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城市, 大部分经济活动发生在城市里。 随着城镇化发展进入中后期,城市群的崛起和都市圈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当前和未来数十年 重要的经济地理现象。中国正努力把握城市群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于2017年开始对城市群一体化进行深入研究,监测评估主要城市群一体化进程。2019年,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启动第二期城市群一体化研究,邀请 知名专家学者参与专题报告撰写,对城市群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不同城市群地区的一体化政策进行深入分析,并讨论了新冠肺炎疫情下城市群公共卫生和应急管理的衔接。
本书借鉴国外空间再生产理论,运用社会学、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方法,以北京市怀柔区莲花池村为个案,围绕空间分布、结构特征、时间演化和驱动因素,从微观视角解析聚落、土地、宅基地等生产空间再生产的资本化运作体系,挖掘社会关系异化机制,聚焦中西方国家乡村发展差异的判定,提炼我国休闲型乡村空间资本化运作规律与机理。本书创新性地领略空间再生产理论的本质是“地理空间资本化”的意指,突破已有研究偏重挖掘城市空间资本化特征、忽视乡村维度“资本逻辑”应用与解释的局限,为拓展我国乡村地理学研究视野提供新的素材和新的研究思路,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空间再生产理论体系,为北京市乡村发展及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本书主要从社会经济史的视角来研究德国城市社会发展变迁。19世纪初期德国地区城市经济职能已经开始朝着商业化、专业化与开放化的趋势发展,城市的职能已经从以行政职能为主,逐渐向以经济职能为主转变。近代德国城市社会发展也促使市政管理朝着现代化趋势演进。19世纪德国的城市现代化主要包括城市基础生活设施的建立与城市管理制度的完善。在住房改造、公共卫生事业的建设、休闲与娱乐等生活设施的兴建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另外,19世纪德国在城市管理方面进行了全面探索,确立了“委员会制”与“市长制”两种模式,使城市管理进入民主监督与管理的时代。
本书以“坚定信心,优化政策支持‘住’”为主题,继续使用团队原创的分析框架和预测模型,以及重点城市大数据分析预测模型,在评述2020-2021年住房及相关市场走势的基础上,预测了2022年住房及相关市场的发展变化。通过构建华房住房指数体系等,量化评估了住房市场各关键领域的发展状况。剖析了住房市场及相关领域协调健康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优化市场调控政策体系;第二,加大住房保障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快实施“青新市民”安居工程;第三,构建新时代中国住房发展新模式。
本书在充分借鉴现有城市指数基础上,以 城市理论、特别是 城市演化原理为依据,基于动态发展、多维度的视角,从 城市网络连通性、要素流量、发展成长性三个维度来构建 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并对 城市进行比较分析,为上海等 城市建设 城市提供评估、监测工具;通过对标 上 城市发展水平,找出 城市发展中的差距与不足,明确进一步发展方向与重点。本书是上海 城市研究院年度系列产品之一。上海 城市研究院是由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主管,专门从事 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学术理论、决策咨询和政策研究的开放式研究平台,被上海市 授予 重点智库。
本书紧紧围绕让企业/项目财务管理“精益”起来,从精益财务战略管理,价值创造的精益财务管理,战略全面预算管理,价值创造的预算管理,精益价值链全面预算管理,精益成本管理,精益建造成本管理,智慧建造成本管理,BIM 5D技术的精益成本管理,资金/资金链精益管控,现金流精益营运管理,基于价值创造的现金流营运管理,基于价值链的现金流营运管理,精算纳税筹划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在每一章节附有标杆企业的经典实战案例解析与读者分享。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区域协同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特别是区域城市群协同发展对区域协同具有重要带动作用。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 重大战略,正在有序推进。近年来,京津冀在交通、生态和产业协同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本书系统梳理了 外典型城市群的发展经验,深入分析了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指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中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并对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战略定位、主要任务、协同创新、绿色发展、政策措施进行了科学阐释、分析和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创新与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实施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