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回顾了2023年我国及世界其他主要国家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的进展,尤其针对重点行业和典型区域,剖析了我国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情况,并对2024年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研判。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中从事相关政策制定、咨询研究和管理决策工作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供对产业科技创新感兴趣的读者了解相关进展。
推进新型工业化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2023年9月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迅速在全社会汇聚了强大合力和发展动力。本书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全面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等方面,系统梳理了2023年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进展和成效,总结各地区各行业的经验做法,展望新型工业化发展趋势,为更好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借鉴参考。全书分为总体篇、区域篇、行业篇、展望篇。
本书在总结全球及中国软件产业整体发展概况的基础上,从行业发展、企业运营、重点区域、重点城市、特色园区、政策环境等多个维度对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进行剖析,并对2024年中国软件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全书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城市篇、园区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和展望篇共9个部分。
本书基于全球化视角,对过去一年中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梳理并剖析了国家相关政策及其变化对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影响,预判了2024年世界主要国家以及主要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走势。全书共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三品战略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展望篇八个部分。 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事相关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工业技术行业感兴趣的读者学习阅读。
本书从推动当前产业创新发展、助推新型工业化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出发,深入剖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特点与问题,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对2023年产业运行、行业特征、重点领域、区域发展、企业近况、政策措施进行了全面阐述,对2024年的产业整体情况进行了展望。作为一年一度的研究成果,本书展现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对电子信息产业的跟踪研究进展,为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和业界人士提供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整体现状、发展动态、趋势研判,为广大读者了解和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了窗口。
先进制造业肩负着构建我国制造业发展新格局的重任,既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抓手,又是我国经济"加速跑”的动力引擎。2023年9月22日至23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在京召开,会议强调,推进新型工业化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加快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工业绿色发展。先进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根基,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抓手,是国家经济实力与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打造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
本书概述了2023年全球及中国网络安全发展状况,梳理了中国网络安全重要政策文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热点事件,剖析了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领域面临的网络安全问题及全球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了网络安全细分产业链条及市场格局,展望了网络安全发展趋势。全书分为综合篇、政策法规篇、专题篇、行业篇、热点篇和展望篇,共22章,展现了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对网络安全态势的总体理解,以及对网络安全问题和趋势的深入洞察力。
围绕着“数字经济与中国工业”这一主题,《中国工业发展报告2022》聚焦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的研究领域,分别从产业、区域、企业的视角总结分析了中国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优势与劣势、问题与对策。从结构上,本报告共68章,分为五部分:总论、综合篇、产业篇、区域篇、企业篇。总报告和综合篇共23章,较全面地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产业发展影响的一般性问题,具体包括数字经济发展条件,产业发展新趋势,数字经济对产业发展质量、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创新、产业政策、产业融合、产业投融资、产业绿色发展和 产业格局变动等方面的影响。产业篇共19章,结合不同行业的特点总结分析了各行业数字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区域篇共10章,具体研究了数字经济空间格局、智慧园区、智慧城市、数字产业集群、数字化增长动力与区域高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我国工业经济当前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究,特别是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深度分析,构建了成熟的评价体系。 全书围绕“工业高质量发展”,遵循新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制造强国建设的主要目标,充分吸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全面剖析了工业发展质量的内涵,明确了构建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思路,并在往年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20项指标进行了适时调整,对全国和各省(区、市)的工业发展质量,以及工业大类行业发展质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时至今日,影响深远的近代次工业革命仍有不少蹊跷之处有待破解,为何这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领域出现的巨大变革没有发生在欧洲或亚洲的其他地方,偏偏在18世纪的英国横空出世?罗伯特?艾伦(RobertAllen)先生的这本新著以令人信服的史料,详尽揭示出这场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奥秘何在,他认为这场革命乃是英国成功应对17至18世纪粉墨登场的全球化经济挑战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他论证了英国与同期的欧亚其他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占有优势,包括英国的工资水准普遍较高,各类资本也很充裕,特别是作为能源的各类燃料价格非常低廉。凡此种种,均导致作为次工业革命重大技术突破的几项标志性发明——蒸汽机、棉纺织设备、及用煤代替木材作为燃料的新型冶金技术——无一例外地出现在英国,这是因为惟有在英国这些新机械、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才会
时至今日,影响深远的近代次工业革命仍有不少蹊跷之处有待破解,为何这场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领域出现的巨大变革没有发生在欧洲或亚洲的其他地方,偏偏在18世纪的英国横空出世?罗伯特?艾伦(RobertAllen)先生的这本新著以令人信服的史料,详尽揭示出这场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奥秘何在,他认为这场革命乃是英国成功应对17至18世纪粉墨登场的全球化经济挑战之后自然产生的结果。他论证了英国与同期的欧亚其他国家相比,在很多方面占有优势,包括英国的工资水准普遍较高,各类资本也很充裕,特别是作为能源的各类燃料价格非常低廉。凡此种种,均导致作为次工业革命重大技术突破的几项标志性发明——蒸汽机、棉纺织设备、及用煤代替木材作为燃料的新型冶金技术——无一例外地出现在英国,这是因为惟有在英国这些新机械、新技术的发明与运用才会
本书遴选了半导体产业发展历史中重要的27项技术发明加以介绍,并着重于技术发明过程背后的一些故事。全书分为27章,内容涉及晶体管、cmos、集成电路技术、浸没式光刻、干法刻蚀、led技术、量子霍尔效应、显微技术等。 本书可作为大学生、研究生的科普读物,对从事信息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亦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