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结合珍贵罕见的相关史料论述了有关内蒙古牧区在新中国成立后经历的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再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的历史发展过程。以详实的例子生动地说明内蒙古牧区经济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
超高茬麦田套稻技术,是我国水稻耕作和栽培史上的一项重大技术创新,它不仅实现了水稻生产的不耕地、不整地、不育秧和不插殃,有力地破解了当前农业生产中麦秸焚烧、水土流失、地力下降和农民增收的“难题”,而且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代表了21世纪我国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方向。 这本日志真实记录了作者不遗余力地把这项创新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甘苦,反映了一名农业科研工作者为一项创新技术尽快造福社会的执著追求和艰辛的心路历程。书中充满对农民真挚的情感,读来令人感怀不已。
马述忠、屈艺《中国粮食安全与全球粮食定价权--基于全球产业链视角的分析》基于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现状的关注,主要以产业链视角研究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分别对中国粮食流通市场的整合、国际农业资本“引进来”的挤出效应、中国粮食产业“走出去”的政治风险、国内外耕地资源的有效供给、外资技术垄断对东道国粮食安全的影响等问题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同时也着重关注全球粮食定价权问题,在分析全球粮食定价权的整体格局和中国处境的基础上,研究定价权缺失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并指出了提升中国全球粮食定价权的路径选择。 本书理论基础严密,数据翔实,图表丰富,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可作为经管、经贸等相关专业高校师生以及研究人员的参考用书。
党中央高度重视选拔和培养县委书记,专门出台《关于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明确提出要把优秀、最合适的干部选配到最需要的县委领导班子担任班长。要把加强县委书记队伍建设作为全国干部工作的一项战略重点工程来抓,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好中选优,努力提高县委书记的素质和能力,为推动科学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打牢干部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将县委书记职能和作用作了明确的定位:处于农村工作第一线,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实施者,是推进农村制度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社会事业的组织者,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负有直接而重大的领导责任。
由林东川、梁善祥著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立足于经济新常态下农业供给侧改革背景与中国现代农业转型趋势的立题角度,分析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整体概况,以及产业化主体(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发展情况;重点针对四川省农业产业化的产供销、投融资以及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收集和总结四川省成功案例经验,结合农业供给侧改革要求,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本书针对不同的农业产业化主体,从投融资、生产供给、销售、管理等环节实证评估了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揭示了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为四川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出了科学的指导意见。
《国家粮食安全与农地权利制 度创新研究》研究的是:国家粮食安全、乡村转型、 土地权益保护等问题都与农地制度实践密不可分。制 度效率与具体制度环境条件相联系。农村现有集体产 权的自然演化有利于转型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农地制 度创新的可行路径可通过构建公平的农地权利交易机 制逐步展开。群体共识在农地制度变迁的非正式约束 中起重要作用,村民自主治理也许是可行选择,可引 导、再造和重塑乡村群体共识,促进农民自主治理。 农地流转的实质是保障农地权利交易顺利实现,首要 任务是清晰界定并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诸如城中村 问题、失地农民问题、粮食安全问题等有强实践性 的问题解决离不开国家权力的影响,并常形成农地产 权的多方博弈,多赢的解决策略往往在持续性的渐进 过程中形成。
本书以阶级分析的视角,讨论了农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权力、财产、动力与社会关系。作者亨利·伯恩斯坦从农业耕作的大背景出发,询问了一系列貌似简单的问题:谁是农民?农民在历史上如何演化?与农民有关的其他群体,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关系如何嬗变?这些变化发生在怎样的社会、历史维度之下?对于这些疑问,伯恩斯坦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与敏锐的分析能力,带领读者从容地徜徉于农业与农民的历史长河之中。他以简洁的笔触,解读了资本主义前、中、后的不同发展阶段内,资本主义社会的农政变迁。
本报告面向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相关重大战略决策与农民现实问题,通过系统分析现代农业发展一般规律及其阶段性特征,构建现代农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其评判标准,开展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系统评价;深入剖析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民就业转型的主控因素、动力机制及其对农村主体弱化的影响;研究提出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与农民就业转型的区域模式;系统提出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创新路径,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我所农业地理研究服务“三农”的优良传统和专业优势,为满足我国农业现代化、新农村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适时提供科技咨询和科学决策依据。
本书以阶级分析的视角,讨论了农业生产与再生产过程中的权力、财产、动力与社会关系。作者亨利·伯恩斯坦从农业耕作的大背景出发,询问了一系列貌似简单的问题:谁是农民?农民在历史上如何演化?与农民有关的其他群体,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关系如何嬗变?这些变化发生在怎样的社会、历史维度之下?对于这些疑问,伯恩斯坦以深厚的理论知识与敏锐的分析能力,带领读者从容地徜徉于农业与农民的历史长河之中。他以简洁的笔触,解读了资本主义前、中、后的不同发展阶段内,资本主义社会的农政变迁。
本书共收集反映天气变化征兆的谚语约280条,并用现代天气学原理解释这些谚语所涉及的天气现象,如霞、晕、华、虹、雾、露、霜、云、雷雨、闪电、冰雹、风、台风等,阐述它们的形成、起因及其发展演变、消亡的全过程。
本书是针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而编写的具有操作性的手册。书本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操作步骤、林改内业工作流程与操作要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方法四个方面展开叙述,便于基层对林改政策的理解,在执行过程中拥有统一的林改范本,对进一步规范集体林权制度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论》研究提出的农业科技价值链系统创新管理理论,源于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的深度思考。中国农业技术创新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里从极其落后的技术水平跃升为接近世界农业技术先进水平,并且取得杂交水稻、转基因抗虫棉、禽流感疫苗等水平的重大技术突破,不仅解决了世界人口大国13亿人的粮食安全问题,还有望在2020年农业技术创新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按照西方经济学和技术创新学的经典理论,在市场经济和企业主体如此落后的情况下,中国农业技术创新不可能铸就今日的辉煌和明天的强盛。 从我国农业科技资源布局的实际出发,借鉴发达国家农业科技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遵循农业技术创新的客观规律,发挥多元化创新主体的协同创新作用,实施农业科技价
本书从纵论与综论两个维度,对60年问中国共产党关于“三农”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历程研究篇为纵论,共四章,即每个发展阶段为一章,力求按照较一致的框架,即以“三农”政策目标与实现路径选择为主线,展开对中国共产党解决“三农”问题之路的回顾和讨论,如此,既突出主线,又可以克服对史实取舍和研究的随意性,特别是避免有意识的一叶障目。综合研究篇为综论,共四章,对中国共产党在“三农”政策选择上的理论发展与创新、重大决策、政策演变动因进行系统梳理和辨析,并就未来现代农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与政策选择进行前瞻性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