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50-100元
  • 4折-5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 中华学术精品 瞿同祖 著 中华书局【正版.】
    •   ( 0 条评论 )
    • 瞿同祖 著 /2003-09-01/ 中华书局
    • 本书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 ???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不能像分析学派那样将法律看成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忽略其与社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本书将以二章来讨论家族、婚姻,另二章来讨论社会阶级。由于宗教与法律之间的关系也相当密切,我们将以一

    • ¥56.89 ¥125.78 折扣:4.5折
    • 河南法律史 《河南法律史》编委会 编 河南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河南法律史》编委会 编 /2019-11-01/ 河南人民出版社
    • 河南是孕育早中国的“天下之中”,是长期以来中国历史上的政治经济中心,是历史上兼收并蓄、辐射四方的文化高地。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主体性和包容性等基本特征。特殊的地理优势和历史方位,决定了河南法律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方史,而是具有普遍代表性和重大里程碑意义的国家法律史,在中华法系演进过程中具有重大价值,这集中体现于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文化和法律人物等方面。《河南法律史》打破以时间和部门法为经纬的史学、法学惯例,从法律思想、法律制度、法律文化、法律人物四编分门别类进行了专题阐发,彼此之间又相互观照,从不同维度归纳阐述了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制度和国家治理实践的经验教训。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提供学理支撑,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治文化支持。

    • ¥52 ¥129.37 折扣:4折
    • 中国盐法史 吴慧 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吴慧 著 /2013-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这是部从盐业政策的角度写作的简明的、系统的中国盐法史。分朝代客观论述和剖析盐法无税、征税、专卖三种形式的演变及其成败利钝的原由。全书既肯定了自管仲、商鞅到桑弘羊、刘晏实行食盐专卖的利国安民,又揭露了王莽、蔡京等实行专卖以及清代纲法之流弊。 全书以大量的史实证明盐制(盐法)与盐政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是专卖,效果不好是盐政不好之故,是政也,非制也。因此,同一制度在不同条件下加以不同的应用,会得出不同的结果,需对其做历史的具体的分析,不能化,以古为镜的实用价值主要就在这里。

    • ¥99 ¥203 折扣:4.9折
    • 张之洞与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 任晓兰 著 法律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任晓兰 著 /2009-08-01/ 法律出版社
    • 社会变革不仅需要先进思想的导引,也需要有常态的文化制衡。但是,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并没有像西方的保守主义者那样赢得社会更多的理解与认同。作为晚清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奠基者,张之洞在提醒人们关注文化民族性的同时,却忽视了对文化时代性的追求,他在试图维系现有政治秩序、并立足国情对社会变革做出循序渐进地审慎安排的同时,却无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能够适应社会近代转型的可靠思想资源。保守主义的关键不在于保守与否,而在于保守什么,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或许可以把中国文化保守主义的前途,看做是一种作为心理倾向的保守思路,以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求到一种合理的张力。

    • ¥72 ¥149 折扣:4.8折
    • 迷信与暴力:历史中的宣誓、决斗、神判与酷刑 (美)亨利·查尔斯·李(Henry Charles Lea) 著;X.Li
    •   ( 41 条评论 )
    • (美)亨利·查尔斯·李(Henry Charles Lea) 著;X.Li 译 /2016-07-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为撰写《迷信与暴力》一书,亨利·查尔斯·李从欧洲购买了数量惊人的古籍、文献和手稿等资料,现由宾夕法尼亚大学图书馆的“亨利·查尔斯·李”分馆作为特殊藏品珍藏。 作者旁征博引,记述了西欧各主要民族和国家的法律中对宣誓断讼、决斗断讼、神判断讼、刑讯逼供等各种古老司法程序的规定,并介绍了相关有名案例,同时对西方法学充斥着迷信和暴力的、不为人知的黑暗过往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比以往更加清晰地阐明一些渐趋消亡的旧俗和迷信的来源。 尽管作者已逝世一百多年,但作为历史和法学的重要参考书,《迷信与暴力》依然不断被再版和重印,其学术和文化价值可见一斑。

    • ¥54 ¥108 折扣:5折
    •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晚清卷) 胡绪鹍 主编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2 条评论 )
    • 胡绪鹍 主编 /2023-03-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较为全面地描述了从鸦片战争到清朝灭亡七十一年间武汉地方各项法律制度的演变与发展,包括各时期国家各项法律制度在武汉地区的实施情况、武汉地方性立法以及汉口官民共治的混合法秩序。其重点内容有两项:其一是汉口的官民共治城市体制与混合法秩序;其二是张之洞督鄂时期武汉地方各项法律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晚清法制近代化的影响。在研究方法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突出展示法治发展史研究的地方特色,归纳城市管理与法治发展历史的客观规律性,体现研究视域的多维度。

    • ¥60 ¥120 折扣:5折
    • 武汉地方法治发展史(仲裁卷) 胡绪鹍 主编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2 条评论 )
    • 胡绪鹍 主编 /2023-04-01/ 人民出版社
    • 作为“武汉法治发展史”专门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以“武汉仲裁史”为题,主要分清末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仲裁法颁布前和仲裁法颁布后三个历史时期对武汉地区仲裁制度的发生、发展和演变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这些研究厘清了武汉仲裁发展的脉络与特点,既丰富了武汉法治发展史的内容也对当前及未来武汉乃至全国仲裁事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按照编史的技术规范设置框架和篇目进行编纂,以史为鉴,为现实仲裁工作服务。

    • ¥50 ¥100 折扣:5折
    • 明代家产继承与争讼【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张凡著 /2015-12-01/ 法律出版社
    • 本书以明代家产继承制度为研究对象,对法定继承、遗嘱继承、立嗣继承等几种主要的继承方式与其中所蕴含的身份与家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希望通过对明代家产继承制度的研究揭示中国传统家产继承制度所呈现的特点与演变规律,并使成为观察和研究明代家庭生活与社会变迁的重要视角。本书在研究方法上,将明代家产继承的法律规定与现存明代判牍结合使用,通过研究涉及家产继承的争讼案件,揭示明代家产继承方面的法律适用,司法中认可的家产继承规则,以及明代解决争产案件所秉承的司法理念。

    • ¥81 ¥180 折扣:4.5折
    • 中国古代刑罚史略【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马肖印著,王骚校 /2019-07-01/ 南开大学出版社
    • 《中国古代刑罚史略》共分四编:一编以唐虞夏商时代为历史线索,展开对“旧五刑”体系形成的分析考证;第二编以西周、春秋战国和秦代为历史线索,展开对“旧五刑”体系发展成熟与消解的分析考证;第三编以汉、三国、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为历史线索,展开对“新五刑”体系形成与发展的分析考证;第四编以五代和宋元明清等朝代为历史线索,展开对中国古代“新五刑”体系成熟与终结的分析考证。这一历史分析框架,可以较为清楚地展现以“五刑”演变为核心的古代刑罚体系的历史演变线索和不同的时代特征。

    • ¥81.1 ¥180 折扣:4.5折
    • 列宁法律思想史 吕世伦法学论丛 吕世伦 编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吕世伦 编 /2018-04-01/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
    • 《列宁法律思想史/吕世伦法学论丛》为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史“三部曲”的第二部,是作者们历经多年不懈地潜心研究获得的成果。该书详细而系统地概括与阐释了马克思主义者、世界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国家)的缔造者列宁法律思想的发展历程。该书创作的动机与目的,首先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法律思想武装自己头脑,亦有利于我国法学教育与法学研究人员及法律实践工作者,不断坚持学习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自觉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更好地为中央改革开放方针和法治中国建设服务。 《列宁法律思想史/吕世伦法学论丛》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于2000年。本次编集,在原版的基础上稍有调整。

    • ¥100 ¥231.37 折扣:4.3折
    •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正版书籍】
    •   ( 0 条评论 )
    • 瞿同祖 著 /2007-09-01/ 中华书局
    • 本书是作者在云南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讲授中国法制史和社会史的讲义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最早于194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作者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深入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实施情况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本书的特色一是在研究法律制度演变过程的同时,重视对法律实施情况的研究;二是注重家族、阶级、宗教与法律之间的相互作用;三是比较法家和儒家对中国古代法律的影响,揭示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过程。本书版本采用中华书局2003年版。

    • ¥81.1 ¥180 折扣:4.5折
    • 中国监察通鉴 贺清龙 著 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0 条评论 )
    • 贺清龙 著 /2016-11-01/ 人民出版社
    • 《中国监察通鉴》全书约300万字,共11卷。专家们一致认为,该书是部系统研究中国监察制度的学术专,填补了多项历史空白。与其他学术专相比,该书的鲜明特色在于侧重于从资政的视角治史,用大量篇幅总结了历朝历代治国理政的成败得失,阐明了制度反腐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不可替代的地位,剖析了监察制度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设计的独值和深刻内涵,为我们学习、了解、研究古代监察制度建设及反腐倡廉的历史,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珍贵史料。 《中国监察通鉴(先秦、秦朝卷)》是其中的先秦秦朝卷,内含夏、商时期的监察概况;西周时期的监察与言谏;春秋战国时期的腐败与监察;先秦监察制度略评;先秦监察制度的经验教训与启示;秦朝的廉洁和贪腐状况;秦朝监察制度的主要内容;秦朝的反腐机制;法家政治文化中的反贪意识等十二章内容

    • ¥79 ¥165.37 折扣:4.8折
    • 历史与变革: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程【放心购买】
    •   ( 0 条评论 )
    • 蔡定剑 著 /1999-03-01/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本书就是为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的经验教训,揭示中国法制未来的发展。作者想以尽量客观的态度,记述中国法制建设的历史过程;阐述法制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深刻反思法制建设中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揭示法制建设当前面临的深刻危机;透视中国法制的变革和未来发展。 本书在叙述历史之后,对过去法制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反思。这些问题是:革命与法制;阶级斗争与法制;政策与法制;权力与法制;党与法制;运动与法制;法文化与法制;计划经济与法制。借历史给我们的高度,市场经济给我们的高度,市场经济给我们的角度和开放世界给我们的眼光,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剖析。这些问题与中国法制建设密切相关,是中国法制发展中最为困惑的问题。对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反思,将对总结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推动中国法制

    • ¥83.9 ¥187 折扣:4.5折
    • 明大诰与明代社会管理 与明代社会管理》 刘涛
    •   ( 1 条评论 )
    • 与明代社会管理刘涛 /2016-11-01/ 山东大学出版社
    • 《明<大诰>与明代社会管理》主要从社会构成的主体,即文武官员、衙门吏役、里甲粮长、乡间耆宿、富民豪强、普通民众以及文人、僧道、商人、匠户等角度来分析明代的社会阶层管理政策。明《大诰》是明太祖朱元璋颁布的重要法律文献,内容广泛,条目繁多,不仅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基本状况,而且体现了明代丰富的社会管理思想。

    • ¥68.7 ¥159.9 折扣:4.3折
    • 清末君主立宪思想史【可开电子发票】
    •   ( 0 条评论 )
    • 林孝文 著 /2015-08-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君主立宪是我国近代宪法思想之主要流派,是为国立宪之起点。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君民共主思想、二元君主立宪思想、议会制君主立宪思想。君民共主思想是中国近代立宪思想的起点,对冲破封建枷锁,引进宪法思想与制度做了清道夫。由君民共主到二元君主立宪,次在思想上对君权及其限制进行了思考,并构想出了若干宪法制度,为清末立宪实践提供了思想和基础。但是二元君主立宪仍然保留了君主很大权力,国民仍处于极为被动的境地,因此,当社会对清廷二元君主立宪表现出不满时,就迫切需要唤醒民主召开国会,推行议会制君主立宪。于是,议会制君主立宪思想也就应运而生。清末君主立宪思想变化多端,内涵丰富,但其核心内容却有迹可循,例如保留君主、组织议会、限制君权、保障民权等都思想大同小异,只是论述的方式与视角在不断变更而已。

    • ¥89.5 ¥199 折扣:4.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