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从刑法学角度研究行政法与刑法衔接问题,主要从刑法学角度对两法衔接立法状况、两法衔接执法实践状况等进行阐述,分析造成两法衔接实践困境的多种原因,在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两法衔接的路径选择。本书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分别为两法衔接的法理基础、两法衔接制度概述、两法衔接立法状况、两法衔接执法实践状况及完善两法衔接的路径选择。章:两法衔接的法理基础。第二章:两法衔接制度概述。第三章:两法衔接的立法状况。第四章:两法衔接的执法实践状况。第五章:完善两法衔接的路径选择。
《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新探》讲述了:文化市场在我国是新兴的市场,呈现出迅速发展的姿态,与此同时,新情况新问题也层出不穷。主要内容包括:如何审核文化行政处罚证据的关联性、合法性、真实性、合法、有效:证据的生命、关于加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思考、构建新型县域演出市场监管机制的策略和途径、浅谈当前音像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和浅谈公共娱乐场所消防安全的管理工作等等。
《行政法的自治范式研究:借助美国地方治理框架的分析》意在从公民自我治理的角度出发反思当下的行政法范式。当前的行政法范式依然坚持单一中心和自上而下的行政权运作方式,并以此为基点搭建一整套的概念体系、信念和方法,它难以解释或解决行政权的正当性危机,由此也引发了自身的范式危机。本书考察了行政法的自治范式是如何回应这一危机的,以及为了回应危机,自治范式应当具备哪些内涵,同时思考和探索了该范式在中国的可能性。
本书结合行政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及法律硕士课程教学的特点,以中国行政法为中心,择取了,十个专题:法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行政裁量的控制、行政主体、公务员对违法行政命令的不服从、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处罚等。通过对相关专题的基本理论的框架性梳理,剥离出内蕴于相关专题基础理论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做关联性的解读,并以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激发读者对相关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实践探讨的兴趣,从而和相关学理的阐述,互为依托,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走向法治: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海关行政法治化研究》在对法治、权治、行政法治、海关法治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与分析的基础上,以经济体制的转变引致的海关治理方式的变革作为理论背景,提出并分析了市场经济呼唤海关法治的基本观点。进而,从实然的角度对当前我国海关治理方式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成绩与问题两个方面。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从适应海关管理职能实现新发展等依据出发,提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海关行政法治化的目标模式及其主要措施。最后,对我国海关行政法治化的趋势作出了分析与展望。海关行政法治化是海关治理变革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建立现代海关制度、实现海关管理现代化的极其重要的一个研究领域。
本书是行政复议法学领域的一部新作,是作者在多年从事行政法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潜心思考行政复议法学领域现实问题的成果。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联系理论,凭借作者多年来在国务院法制办从事行政复议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从行政复议实务的角度思考行政复议制度建设的理论问题;二是,体系相对完整,在娴熟驾驭行政法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行政复议的实务,构建了行政复议法学的理论体系;三是,注重可持续性研究平台的建设,系统分析了十年行政复议法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创新行政复议法律制度创造了新的知识体系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