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集以“风险规制与行政法”为主题,共收入7篇文章,分为三部分。其中“风险规制基础与原理”部分的文章分别介绍了风险界定的困难、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的历史和风险预防原则的行为经济学辩护。“科学专家和公众参与”部分则关注两个内在于风险规制过程之中、并且事实上往往纠缠在一起的焦点议题:风险规制中科学的作用和风险规制中的公众参与。“风险规制的司法审查”部分则提供了两个案例研究的范例。
本书结合行政法的基本理论框架以及法律硕士课程教学的特点,以中国行政法为中心,择取了,十个专题:法律原则、法律保留原则、比例原则、行政裁量的控制、行政主体、公务员对违法行政命令的不服从、行政立法、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处罚等。通过对相关专题的基本理论的框架性梳理,剥离出内蕴于相关专题基础理论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结合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做关联性的解读,并以启发式提问的方式,激发读者对相关问题进行学理分析、实践探讨的兴趣,从而和相关学理的阐述,互为依托,深化对相关问题的理解。
本书主要从刑法学角度研究行政法与刑法衔接问题,主要从刑法学角度对两法衔接立法状况、两法衔接执法实践状况等进行阐述,分析造成两法衔接实践困境的多种原因,在论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两法衔接的路径选择。本书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分别为两法衔接的法理基础、两法衔接制度概述、两法衔接立法状况、两法衔接执法实践状况及完善两法衔接的路径选择。章:两法衔接的法理基础。第二章:两法衔接制度概述。第三章:两法衔接的立法状况。第四章:两法衔接的执法实践状况。第五章:完善两法衔接的路径选择。
《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收入近代法学家和政治活动家张耀曾先生的文章、著作、书信、读书札记及日记,近60万字。作者曾参与中国近代史上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活动,其论著反映了作者对中国近代宪政与法制建设的独到见解,日记则记录了作者晚年的日常工作、读书、生活、社会交游及所思所感,内容十分丰富,史料价值较高,对研究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法学史以及中华民国史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宪政救国之梦:张耀曾先生文存》编者杨琥,系北京大学校史馆副研究员,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