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9月5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1987年1月1日起实施以来,《条例》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治安出现了新情况、新问题,《条例》已经不能适应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对《条例》做了个别内容的修改。2005年8月28日,在全面总结《条例》实施经验以及对治安管理处罚制度进一步完善的基础上,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2012年10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修改,将原第六十
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全文,就重点条文作了详细具体的释义,帮助读者了解法条的精髓;其后收录公安部出台的*的部门规章等相关配套规定,方便读者了解我国人民警察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便于读者日常学习使用。
实用版系列 独具四重法律价值: 1.出版权威。中国法制出版社是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所属的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文本的权威出版机构。 2.法律文本规范。法律条文利用了本社法律单行本的资源,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正式版本完全一致,确保条文准确、权威。 3.条文解读专业、权威。本书中的【理解与适用】均是从庞杂的相互关联的法律条文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等对条文的权威解读中精选、提炼而来;【典型案例指引】来自*人民法院公报、各高级人民法院判决书等,点出适用要点,展示解决法律问题的实例。 4.附录实用。书末收录经提炼的法律流程图、诉讼文书、办案常用数据(如损害赔偿金额标准)等内容,帮助提高处理法律纠纷的效率。
本书收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gong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gong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i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20日通过,2018年3月20日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于2005年4月27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根据2017年9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修正;《中国gong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于2018年8月18日公布;《中国gong产党问责条例》于2016年7月印发。
《未成年人维权典型案例精析》系列是“中国律师未成年人保护志愿协作网络”办案经验的梳理和汇总,通过各地志愿律师办理的典型案件,介绍我国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现状,向读者展示律师办理未成年人保护与法律援助案件的特殊策略和方法,同时也为其他律师办理未成年人保护案件提供参考与指导。2010至2011年,各地志愿律师共办理了349件具有代表性的未成年人案件,佟丽华和张雪梅主编的《未成年人维权典型案例精析(三)》收录了77篇典型案例,其中涉及了未成年人的各种合法权益,基本涵盖了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类型,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为了保持丛书的连贯性,在内容的分类上,依然延续了前两本的方式,分为家庭、学校、社会与司法四类。作为交流和指导用书,我们力求做到完整、真实地呈现律师所办理的案件中每一个可供借鉴的细节与值得关注的
本书是法律出版社应广大实务界人士及社会大众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学习、适用的要求推出的一本实用型法律读物。书中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线索但不拘泥于法条,而是以法律规定为出发点,先对如何理解法条作简要介绍,之后将主要笔墨放在法律适用要点上,对该条法律规定在实务应用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常见的处理方法、关键字句的理解、需要注意的细节或陷阱等,列项作详细而有条理的阐释。最后通过社会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辅证法律适用的要点。 本书语言通俗、内容深入浅出,既适合实务界人士深入学习、正确适用《道路交通安全法》,也是社会大众了解、掌握《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不二良选。 本书由《新道路交通安全法适用要点与实例》编写组编著。
《中财法学文库》围绕民商法、经济法等领域实践中的重大疑难问题,对我国相关制度加以细致地探讨与解说,在选题和策划上,偏重经济领域中实践意义重大且学界较少探讨的具体问题;在内容上,较为侧重对具体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制度的合理构建,希望以此推动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的进步,并进而推动我国立法、司法目臻完善。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全球环境治理的法律框架》,书中对世界环境保护法展开了研究。
在中国行政法学研究中,行政违法问题曾长期处于“被遗忘的角落”,甚至在行政法学教科书中也没有专门的章节。因此,作者试图通过对行政违法理论的研究和探讨,揭示行政违法问题的成因、后果和法律责任。本书还对世界主要国家行政违法的理论做了详细的介绍。
本书由医学和法学专家、学者共同编写。内容包括:医疗告知与维权的关系;国内外有磁医疗知情同意权的法律概况;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及患者的知情同意权;麻醉、手术、榆血及各种特殊检查和特殊治疗的告知;知情同意书存在的问题;侵犯患者知情权引发的诉讼案例等。书末还附有各种知情同意书参考范本75个。本书内容丰富,既有理论价值,且实用性强。能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更好地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适于医务工作者、医疗管理人员、法律界人士、广大患者及其家属阅读参考。
《行政执法与行政审判(2012年第3集·总第53集)》主要内容包括: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本刊特稿、行政审判实务、探索与争鸣、调查与研究、域外撷英等。
公信力是行政复议制度存在的正当性基础与发展的基本动力,本书旨在探讨行政复议公信力塑造与复议主体制度改革的内在关联。行政复议公信力的生成依赖于复议机构独立、复议人员专业、复议程序正当、复议裁决公正、复议监督科学以及外部委员参与等要件。行政复议公信力生成原理及外的实践都证明,行政复议主体制度设计是塑造行政复议公信力的关键所在。我国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的试点应当改进后推广。改进方案应以确保行政复议委员会及复议人员相对集中设置,并确保办案独立、专业和公开为要旨;行政复议委员会之内部组织体制应当遵循机构、编制和人员与职能任务相适应的原则,基于其立案、调查、审议和议决等职能任务来设置机构、确定职位和编制、选定人员并规范其管理;应当科学设计行政复议委员会的内部工作程序以促进办案公开、独立和
本书通过理论结合以案说法的形式,针对交通运政、路政、征稽和交通职业道德、交通执法管理中的常见现象,结合交通法律、法规、规章,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交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基本理论、概念和法律程序、法律常识。全书贯穿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国家赔偿法等与规范交通行政执法密切相关的基本法律知识。 本套书籍共5本,分别为《交通执法人员职业道德与依法行政》、《交通行政执法理论结合案例研究》、《道路运政执法理论结合案例评析》、《公路路政执法理论结合案例评析》、《规费征稽执法理论结合案例评析》。本套书籍是一套具有交通行业特色的普法读本,也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岗位培训的教材。希望交通部门的广大干部特别是交通行政执法人员要认真学习该书,进一步提高广大交通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技能和法制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