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立法研究手册》是一本关于立法机构和立法研究的手册。手册概述了立法研究的理论方法,包括形式建模法,特别是博弈论方法。手册考察了议会内部的社会关系(内部关系)和议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内部-外部关系),以及立法类型方法和分类方法的历史演变,快速发展的立法研究方法和技术,政治行为和立法记名投票,在立法机构内辩论和审议的作用,以及立法研究的调查和访谈方法。手册还讨论了候选人选举及其对立法政治的影响、选举制度与立法行为的关系、选举制度的心理效应、立法职业对立法能力的影响、立法组织的内部结构和规则、两院制与立法委员会的意义、政党团结与纪律的联系、利益集团与议员的关系。此外,手册还探讨了欧洲议会的演变、拉丁美洲的立法政治,以及中欧和东欧新兴民主国家立法机构的力量等问题。
《欧盟竞争法(原书第9版)》为理查德 威尔士(Richard Whish)和大卫 贝利(David Bailey)在欧盟竞争法领域的代表作,也是欧洲竞争法领域的经典著作,在欧洲乃至世界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被诸多竞争法学者推崇。 书中解释了竞争政策的目的,介绍了竞争法中的关键概念和术语,并对分析市场行为时出现的众多问题给出了作者的见解。本书以经济和市场为背景描述法律,特别考虑了商业现象(分销协议、知识产权许可、卡特尔、合营企业和合并等)对竞争法的影响,并吸收了诸多资源(包括判决、决定、指南和期刊文献),可作为高校师生、律师、法官、竞争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学习、了解欧盟竞争法的参考工具书。
《劳动合同法重点讲义》针对劳动者在劳动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在其经营管理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现实问题,在阐明相关基本法律概念的同时,配以具代表性的案例,加之编写者对案情、裁判要点和法律规则等的生动分析和细致说明,使读者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劳动合同法的重点知识和争议问题。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在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重要文章,所选文章大体围绕行政法制建设中的合法性问题展开,代表了作者对行政法治的求索和在论文写作上的探索。
作者提出对法律和宪法的范式性背景理解加以澄清,它所针对的是法学界日益流行的法律怀疑论,尤其是我怕谓的虚假实在论,它低估了现存法律实践的那些规范性预设的经验效用。在我们自17世纪以来不断进行着的关于政治共同体之法律构成的讨论中,还表现出了一种对整个现代笥的道德实践自我理解。这种自我理解不仅存在于一种普遍主义道德意识的种种证据之中,而且存在于民主法治国的自由建制之中。商谈论所要做的工作,是对这种自我理解作一种重构,使它能维护自己的规范性硬核,既抵制科学主义的还原,也抵制审美主义的同化。这是一本非同寻常的著作。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可能是哈贝马斯的著作。
这本书的标题表明,作者的目的是要改造法制,设定一个符合社会变革需要的规范性模式。其基本构思是:使实质正义与形式正义统合在的制度之内,通过缩减中间环节和扩大参与机会的方式,在维护普遍性规范和公共秩充的同时,按照法的固有逻辑去实现人的可变的价值期望。从法制的进化过程来看,这种“回应型法”的出现是具有某种必然性的。他们把社会上存在的法律现象分炻种类型:“压制型法”、“自治型法”以及作为改革方向的“回应型法”。本书的主张与美国的现实主义法学及庞德(RoscoePound)式社会学法学的研究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诺内特和塞尔兹尼克甚至宣称,回应型法才是这些务实派法律理论的真正的纲领。因为它标志着法的进化更高级阶段,是自治型法的继承和发展。在意义上可以认为,回应型法的既是普遍性的、又是特殊性的;或者说
《股东法宝:股东权益保护与公司争议解决指南》上篇是股东权益相关法律知识的分类梳理,能够帮助股东更清楚地认识、行使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下篇是公司纠纷司法裁判的分析研究,既是广大股东及相关律师了解特定类型争议司法裁判状况的途径,也是解决公司相关类型争议的法律实务指南。
《认真对待权利》是美国当代著名法理学家罗纳德·德沃金的成名之作,写作于20世纪60至70年代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 在此期间,种族歧视、越南战争、公民不服从等问题成为美国政治的核心。围绕着什么是法律,法律的目的是什么,谁在什么情况下应该遵守法律,在没有成文法依据、也没有先例的情况下法官如何审判案件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德沃金发表了自己的主张。 德沃金尖锐地批判了美国法律传统中的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提出:政府必须平等地尊重和关心个人权利,不得为了社会福利或者社会利益牺牲人权。他在《认真对待权利》中论述的关于个人权利的法律与道德理论使他成为本领域有影响的学者之一。 德沃金的作品对主导20世纪英美法理学的两个概念——功利主义和法律实证主义——发起了正面袭击……德沃金的理论在法理学学者中间激起了惊
本书由全国人大法工委组织编写,根据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撰写释义,详细讲解我国立法层面的国家制度的相关问题,并附有该法修订草案、历次修改审议报告、立法调研报告等立法资料和新旧条文对照表,是国家立法机关法律释义的标准、权威文本。
本书在考查我国污水处理项目的实际情况,并参考外有关学术观点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污水处理应当以产业化为指导,引入竞争机制,以健全的BOT投融资法律制度为保障,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和服务质量为中心,以实现良好的社会、环境效益为目标,改变旧有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体系,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管理企业化和法制化。本书针对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对依法指导BOT模式在污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借鉴与移植面临的首要任务必然是对外国执行法律资源的整理与呈现。本书作者为理论和实务界对主要发达国家强制执行制度有研究造诣的学者、法官等,整理了法、德、日、韩、英五国的强制执行法或者民事执行法,以期对当前逐渐从“冷”向“热”发展的民事执行法研究提供一手、的素材。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既全面介绍各国法律的内容,又能做到表述精要、简洁、易懂,地呈现各国法的全貌和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