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同的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官所扮演的角色有何区别?在英美、西欧和社会主义国家中,民事诉讼当事人、刑事被告以及他们的律师各享有什么权利?在这部启人深思的著作中,一位的法学家对世界各地的法律制度如何管理司法以及政治与司法的关系作了高度原创性的比较分析。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展示了一种新的视角,使得迥然相异的程序特征呈现为可辨识的几种模式。
区域法治发展,是法治中国进程的有机构成要素。区域司法则是区域法治发展的关键环节,在国家法治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司法发展的统一性要求区域司法协同发展。因此,加强区域司法协同的理论研究具有促进法学理论发展与推动现实问题解决的双重意义。本书引入系统科学理论作为分析工具来考察区域司法协同发展这一动态过程。尝试构建区域司法协同机理体系,并据此建立区域司法协同机理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通过区域司法系统由内到外协同机制的建构,实现系统协同行为与创制秩序之间的平衡,促进区域司法协同发展的制度化,进而推进法治主导型国家治理建设的进程。
本书从当前实践中和理论上解决量刑公信力低和量刑效果差的做法和理念的主要问题入手,在对量刑个别化进行全面理论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深挖量刑个别化的历史渊源、法理基础和哲学原理等理论根基,通过解析量刑个别化在刑事政策、量刑原则和量刑方法等相关基本问题上的表现,通过解构量刑个别化的基本运行基础、运行根据和运行流程,通过评析若干热点判例、热点现象、量刑指导的量刑个别化问题,全面揭示和解读了量刑个别化的基本原理。这对于深入探究量刑问题、深化发展量刑理论,均具有重要意义。
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等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与毛泽东军事思想、毛泽东教育思想、毛泽东外交思想、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思想等的研究相比,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的系统研究起步较晚,本书是对毛泽东改造罪犯理论的第一次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是中央司法警官学院监狱学基础理论、监狱学科建设的重要成果。
本书通过 512 起受贿死刑案的实证分析,对法官自由裁量权存在的法理基础、范围和发展,以及“同案不同判”的成因进行了法理解析,从而提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完善谏言。
法官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决定他的司法行为和具体策略。当代中国法官常常遭遇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差距和矛盾,既背负着实现“程序正义”的现代法治理想的重任,又要面对社会“情理正义”观念的压力,其司法行为既要有“合法律性”,又要有“合法性”。在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双重压力下,法官角色呈现多元化特征。法官的司法行为并非严格遵循规则的结果,而是根据案件的局部情况和场景条件,依赖自身的努力完成的。法官因案而异的司法行为透露出当前司法的可协商性,法律正处于新制度创生的过程中,司法成为新制度的生成场域。
赵伟东著的《技术战术与法律规制——海上执法武力使用多维度透视》从海上执法武力使用的概念解析入手,研究了海上执法武力使用应具备的条件和原则,以及海上执法平台及武器装备的战术技术性能和特点,论证了海上执法武力使用的时机、方法和程序并对武力使用的渐进层级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还对海军海上执法的依据、主要形式、法律规制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究。很后,本书还较为详尽地提供了八个典型案例的基本案情、背景资料和处理结果,以期有益于海上执法武力使用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 本书无疑是对海上执法武力使用理论、方法和实践的系统总结和归纳,这对中国海警队伍有效履行海上执法职责、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本书也可为海洋执法领域教学和研究人员、海警执法人员、海警专业学员及其他涉海领域专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