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制度是如何形成的(第三版) 法学家苏力作品
    •   ( 3616 条评论 )
    • 苏力 /2022-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法学家苏力的代表作,也是对当代中国法学界有重要影响的著作,面世近二十年畅销不衰。 本书大致分成三编。编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和法律的热点问题,诸如隐私权、婚姻法修改、刑事诉讼法修改、送法下乡、科技与法律以及司法审查和制度形成的问题。当然都只是 攻其一点,不及其余 ,试图从一个角度切入进行学理的然而可能对社会实践有影响的讨论。第二编的文字是对于法学自身的反思。*后一编的五篇是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本书第三版改正了原书编校中的错讹,重新调整了每篇文章的语句,使全书论题更为集中,语言更为凝炼,风格更为鲜明。

    • ¥34.5 ¥69 折扣:5折
    • 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 暌违逾十年,苏力教授全新力作 (修订版)
    •   ( 910 条评论 )
    • 苏力 著 /2024-03-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从历史中国所面临的至关重要的核心政治问题出发,以十一章和四篇附录的篇幅,按照 齐家 治国 平天下 的逻辑顺序,层层递进,深入剖析了历史中国在宗法封建、父子长幼、男女两性、兵制与军事工程、边政区划、度量衡标准、经济政策、文字语言标准、政治人才选拔、皇帝制度、国人与村民等诸多方面的构成要素,对历史中国的宪制经验进行了总体把握和深度总结,从而重述了历史中国的制度图景。本书不仅揭示了历史中国数千年传承、具有强大活力的原因,还通过横向、纵向的对比反思和对本土知识资源的深入发掘,阐释了历史中国对人类制度文明做出的独有贡献。引论和结语还包含了作者作为资深法理学者多年的思考心得,对于以历史为素材展开法社会学研究具有方法论意义。

    • ¥48 ¥96 折扣:5折
    • 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第三版)法学家苏力教授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领域的代表作
    •   ( 3153 条评论 )
    • 苏力 /2022-07-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是著名法学家苏力的代表作,也是对当代中国法学研究和司法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力作。 本书聚焦中国当代基层(特别是农村)司法制度,将其置于20世纪中国背景下,置于具体的社会条件下,从司法制度、司法知识与技术、法官与法律人、研究方法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考察。苏力教授汲取社会人类学、制度经济学和法律经济学的成果、思想和方法,细查中国乡土社会中的司法实践、司法制度设计及司法知识和技术的应用,力求发现只有中国学者才可能敏感察觉和提出的中国当代司法的问题,对现实中国社会的法律实践资源进行了系统开掘,对中国基层法官的知识和智慧给予了 冷静又热烈 的 同情的理解 ,是其在 法治的本土资源 理论之后的又一次影响深远的理论努力。 本书面世20余年畅销不衰,第三版作出了全新修订。

    • ¥39.5 ¥79 折扣:5折
    • 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
    •   ( 639 条评论 )
    • (美)理查德·波斯纳 /2020-09-03/ 北京大学出版社
    • nbsp nbsp《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是美国著名法学家及法官理查德o波斯纳的*著作。在《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中,波斯纳总结提炼了他31年的审判经验。他总结了过去30年的时间里,美国司法机构所做出的改变。他揭示了律师如何辩论以及法官如何裁决可以使得审判质量得到提升。更为重要的是,他在《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中讨论了在令人目不暇接的科技进步面前,法官和律师们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波斯纳认为法律原旨主义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主要障碍,而法律原旨主义*显著的代表就是美国*法院的大法官安东宁o斯卡利亚,所以这《波斯纳法官司法反思录》可以看作是对斯卡里亚大法官发起的一场论战。波斯纳主张,一个好的法官应该从所收集的事实出发,仔细斟酌法条的语境,从而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并避免损害到其他领域的法律。波斯纳认为,他

    • ¥38 ¥69 折扣:5.5折
    • 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研究
    •   ( 40 条评论 )
    • 陈邦达 著 /2025-0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围绕与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相关的证据法问题进行层层分析。首先,阐释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的基础理论,探讨一般证据的可采性与证据能力的关系、鉴定意见可采性与一般证据可采性的关系、鉴定意见可采性的普适性与特殊性规定的关系等铺垫问题。其次,基于实证调研,重点关注科学证据质证程序、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专家参与庭审的角色定位与意见归属、司法鉴定意见审查认证规则及其配套制度的优化、医疗损害鉴定不信任的治理、检察技术性证据专门审查等问题。再次,从比较法研究的视角,对美国科学证据可采性规则的制度嬗变与启示、鉴真规则及其借鉴价值、法庭聘请专家制度、美国和加拿大法庭科学标准化实践展开研究。最后,本书还探讨了人工智能刑事证明应用的证据法逻辑。本书通过分析揭示司法鉴定和科学证据的相关实证状况、存在

    • ¥39.5 ¥79 折扣:5折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仲裁案例与实务精要
    •   ( 199 条评论 )
    • 深圳国际仲裁院,中国国际仲裁研究院 编著 /2023-02-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深圳国际仲裁院自1983年设立以来,处理了大量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在建设工程仲裁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帮助业界了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仲裁案件的裁判要点,深圳国际仲裁院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处理的众多建设工程仲裁案例,从中精选了30个代表性案例,在对当事人信息进行脱密处理的前提下,组织具有丰富裁判经验的实务专家,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及相关司法解释进行了深度评析。相信《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典型仲裁案例与实务精要》的出版将有助于业内人士和相关当事人了解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仲裁的裁判动向,为新形势下建设工程法律风险的防范以及纠纷的化解提供参考和指引。

    • ¥48.4 ¥88 折扣:5.5折
    • 规范性文件的司法附带审查
    •   ( 165 条评论 )
    • 袁勇 著 /2022-04-01/ 人民出版社
    • 书稿研究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适用问题,是我国行政诉讼法修正案生效实效后急需全面、深入检讨并改进的行政诉讼法学前沿课题。全稿按照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适用的基本进程,安排了启动、审查、结论及后期处理四部分递进结构。采用规范实证分析、案例实证分析与社会实证分析方法,逐步描述了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适用各层面的现状,揭示了其中尚存的难题,提出并论证了相应的解决方案、方法、对策。纵观全书稿的内容,其制度、原理与技术兼备,具有现实针对性强、理论技术度高、精致实用的特点。

    • ¥44 ¥88 折扣:5折
    •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制度的法经济学研究
    •   ( 6 条评论 )
    • /2024-11-2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人工智能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给各领域注入了发展驱动力,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给社会、伦理和法律等领域也带来一定的风险和挑战,特别是人工智能侵权问题。人工智能侵权责任应由谁承担,又该如何承担?对这些问题的前瞻性思考尤为重要。本书运用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人工智能立法实践,借鉴法经济学相关理论,遵循 责任界定 行为激励 制度选择 的逻辑,对 人工智能侵权是否构成 以及 人工智能侵权责任如何分配 两个核心问题进行探究,帮助破解现有法律制度应对人工智能侵权问题的困境,提升法律的威慑力和救济效率,对保障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 ¥49 ¥98 折扣:5折
    • 誓言:白宫与最高法院(了解美国司法!《九人》姐妹篇!剖析美国最高司法机构,解密政府高层如何博弈)
    •   ( 2691 条评论 )
    • 杰弗里·图宾 著,于霄 译 /2019-08-01/ 译林出版社
    • 2009年1月20日,在奥巴马的总统就职典礼上,联邦*法院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搞砸了宣誓仪式,这可谓*法院与白宫之间紧张关系的一个象征。更富戏剧性的一幕是,2012年,罗伯茨在 奥巴马医保 案中改变立场,转而投票支持奥巴马的计划,此举影响深远,时至今日仍有争议。长久以来,美国的政治、商业、公共安全、个人自由等所有议题都取决于九名大法官的衡量。在许多问题上,联邦*法院的影响力远大于白宫或国会。《誓言》是杰弗里 图宾继《九人》后的又一部非虚构力作。本书记录下2009 2012年间,美国联邦*法院的重大轨迹,以及美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杰弗里 图宾对大法官及其四十余位助理进行了*手的访谈,他深谙法律的精准与微妙,敏锐捕捉到不断变化的政治风向。在书中,图宾向读者展示了大法官们如何作出一个个重要判决,描绘了一群至今仍举足轻重的政

    • ¥44 ¥88 折扣:5折
    • 中国共产党法治思想史稿??从理念到实践(刑事卷)
    •   ( 52 条评论 )
    • 谢红星 /2022-08-01/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本书以时间为经,以刑事法治思想的诞生、发展、完善为纬,全面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刑事方面法治思想的诞生和发展历程,并对党在成立初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建立后等不同历史阶段关于刑事方面的法治思想的来源、探索、实践和完善进行了重点梳理。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本书重点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依法治国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根本保证。可以说,本书资料翔实、体例合理、详略得当,是一部难得的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刑事法治思想专著。

    • ¥42.9 ¥78 折扣:5.5折
    • 《民法典》时代的公司决议制度
    •   ( 7 条评论 )
    • 吴飞飞 /2024-11-28/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民法典》第134条在世界范围内首次确认了公司决议行为的法律行为属性,被誉为世界民法典的 中国元素 。公司决议制度作为决议行为制度体系中最为成熟的内容,在融入法律行为制度后必将面临诸多适应性命题。本书选择这一主题进行了系统梳理,集中呈现了公司决议行为的性质、理论价值、适用问题,以及公司决议规则的相应更新。在本书中,作者意图探寻如下问题的答案:《民法典》时代,公司决议制度给既有法律行为制度带来怎样的冲击;法律行为制度如何具体指导公司决议制度,使其 有本可依 ;从《民法典》视角审视,《公司法》对公司决议制度的更新有哪些无法回避的理论与应用命题。

    • ¥49 ¥98 折扣:5折
    • 链上正义:区块链司法的中国方案
    •   ( 25 条评论 )
    • /2023-09-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为典型的交叉学科研究成果,主要研究如下几方面内容: 1.在《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实施所带来新挑战的背景下,中国数字法治建设面临的痛点与困境,区块链的技术优势以及区块链技术赋能中国数字法治建设的意义; 2. 区块链法治 的中国实践探索与经验。主要针对如下探索做实证分析:区块链 侦查;区块链 检察;区块链 审判;区块链 司法;区块链 行政执法;区块链 其他特殊应用场景。 3、 区块链法治 方案的双重准备:技术标准与法律监管 区块链技术融入法治领域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产物,而且影响深远。这会引发法治生态的整体变化,比如区块链司法的形成,是互联网司法的迭代升级;区块链证据的出现改变了庭审质证规则,让科技证据焕发出新的力量。 在此语境下,亟需法律与技术的对话,系统研究区块链技术应用法治领域的

    • ¥39.5 ¥79 折扣:5折
    • 罪犯个别教育实务
    •   ( 178 条评论 )
    • 陈森尧 主编 /2017-11-0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罪犯个别教育实践经验为基础,阐述了常规类型罪犯、特殊类型罪犯的个别教育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分别介绍了罪犯特定情形时的教育对策和顽危罪犯的教育转化方法。全书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是:罪犯个别教育概述;罪犯个别教育的传统方法;罪犯个别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常规类型罪犯的个别教育;特殊类型罪犯的个别教育;罪犯特定情形的个别教育;顽危罪犯攻坚教育;罪犯个别教育的艺术运用。 本书可作为监狱基层民警日常执法的工具书,新任监狱民警的培训教材和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生的实训教材。

    • ¥34 ¥68 折扣:5折
    • 地方政府立法协作制度研究
    •   ( 3 条评论 )
    • 张彪 /2025-01-15/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公共事务具有越来越明显的外溢特征,如大气污染防治、河流整治、公共安全等公共事务逐渐超越原本单一行政区的空间限制,传统的以单个行政区为基础的 行政区治理 模式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能力不足问题。为了适应上述变化,一系列以跨行政区为特征的原理、制度和技术得以演绎。地方政府立法协作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制度演绎成果,成为地方政府突破土地管辖权限制、进行横向联系最为重要的制度手段之一。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立法协作既是地方政府应对跨域公共事务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本身也是需要进行有效规制的治理对象。

    • ¥49 ¥98 折扣:5折
    • 典型刑事案件对制度修正的意义及启示
    •   ( 19 条评论 )
    • 郭晓红 著 /2024-11-01/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本书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典型刑事案件,阐释了舆论对司法的影响,以及审判如何在保持独立性的同时,积极吸纳舆论中的合理成分,推动制度的优化与改革。 书中提到的典型刑事案件,都像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生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医疗保障、高速公路收费到拆迁补偿,再到冤假错案、司法鉴定、国家赔偿等一系列问题,书中强调了司法与舆论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不仅仅是一种理想状态,更是一种实践中的可能。本书通过大量案例的分析,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保持审判独立性的前提下,积极吸纳舆论中的合理成分,使司法判决更加符合社会公正和民众期待。同时,对于舆论中的非理性部分,作者也提出了 理性 地分析其原因、背景,并寻求科学解决方案的建议,这为我们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思路。 综上,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

    • ¥34.5 ¥69 折扣:5折
    • 何以公共: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的合法性机制探究
    •   ( 5 条评论 )
    • 温莹莹 /2025-01-1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通过定量与定性研究,分别探讨了规制、道德规范与文化- 认知三大制度合法性要素及其对村庄公共物品供给的影响。尤其通过个案研究,深入剖析了道德规范与文化- 认知要素对制度合法性的重要意义。在田野研究中,作者观察到,超越个体层面的群体结构也对公共物品供给等产生影响。作者强调,普遍道德和群体结构为理解公共物品供给等集体行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为有效克服 搭便车 等集体行动困境提供了新方案。

    • ¥49 ¥98 折扣:5折
    • 中外突发紧急事件法律制度研究
    •   ( 9 条评论 )
    • 沈展昌 等 著 /2023-03-01/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本书以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理论为切入点,聚焦中国及美国、英国、俄罗斯等国家应对突发事件的立法,全面梳理、分析了其突发事件应对的管理模式、机构组织及制度特色,为完善中国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全书共分共分为八章,包括突发紧急事件应对法概论、中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律制度、俄罗斯应对紧急情况的法律制度、美国应对紧急情况的法律制度、日本防灾应急法律制度、英国紧急状态应急法律制度、德国紧急状态应急法律制度和澳大利亚紧急状态法律制度等内容。

    • ¥44 ¥88 折扣:5折
    • 司法官僚(“消极的日本司法”批判之作)
    •   ( 711 条评论 )
    • 新藤宗幸 著,朱芒 译 /2021-03-01/ 译林出版社
    • 在日本司法体系中,下级审判机构的判决已经相当固化,从中见不到法官的独立性。法官被 隔离 于社会生活之外,因此无法亲身了解市民的生活感受;法官在履行职责时受到 控制 ,从而导致陈词滥调化的判决。司法消极性的这些方面一直以来饱受诟病,而要理解其中的原因,就不得不分析日本法院系统内由司法行政主导的官僚化人事安排。 司法官僚 是法院的实权者,对法官的人事任命、调动和晋升,对审判的运行,对司法的解释等掌握着*强大的权力,他们是法官中的精英,是身披法袍的行政官。以 司法官僚 为研究对象,新藤宗幸以内部视角观察日本司法行政体系的运行逻辑和司法官僚在整个司法制度中的角色,剖析了司法官僚的精英路线、法官人事系统,以及对下级审判机构的指导等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司法行政制度改革计划的建议。

    • ¥34 ¥68 折扣:5折
    • 商业秘密立法反思与制度建构
    •   ( 94 条评论 )
    • 崔汪卫 /2021-1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法、经济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我国商业秘密立法反思与制度构建为主线,结合《中美经贸协议》 商业秘密和保密商务信息 一节内容,围绕商业秘密立法基础与目的、立法模式与核心、立法框架和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勾勒出我国未来商业秘密专门立法的基本制度设计。正文之后以附录的形式提出《商业秘密保护法(建议稿)》及立法理由、《刑法》商业秘密条款立法建议稿及理由,供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借鉴参考。

    • ¥49 ¥98 折扣:5折
    • 碳金融市场的国家干预法律机制
    •   ( 4 条评论 )
    • /2024-10-1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本书从国家干预视角探讨碳金融市场的法制建设问题。国家对于碳金融市场的微观规制是从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内部即构成要素方面加以干预,主要涉及管理体制、总量控制制度、配额管理、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制度、履约机制、价格干预机制和配额收入的分配机制。国家对于碳金融市场的宏观调控主要是从战略高度把握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宏观性问题,主要涉及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负面效应的矫正、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连接机制以及碳排放权交易制度与其他相关制度的衔接。本书的研究可为建立健全实现 双碳 目标的市场法律机制提供一定借鉴。

    • ¥49 ¥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