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作为:母亲和女朋友同时掉进河里,应该先救谁?有一道千古难题,不知道你的女朋友或者男朋友有没有问过你,那就是“我和你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你可能会问,难道这个问题也和刑法有关吗?没错,还真和刑法有关。这涉及的是刑法中不作为犯的内容。 我们通常看到或者接触到的犯罪大多是作为犯,也就是因为实施了某种《刑法》禁止的行为而构成犯罪。但事实上,不作为也可能成立犯罪。这一节就来讲一下不作为犯的成立要件。基于保证人地位的作为义务不要以为不作为就是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没有做怎么可能构成犯罪呢?其实,不作为也是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刑法上指的是没有做该做的事情,也就是说行为人能够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但是没有履行。那么,不作为犯有什么特别的成立条件吗?想解决这个问题,要先了解两个概念——“
由西原春夫著的《刑法的根基与哲学(增补版)(精)》探索的主题是为什么人类社会要有刑罚或刑法?国家凭什么持有刑罚权?国家行使这一权力又得到了谁的允许?这些都是刑法学的很基本的问题。本书把处于刑法背后的.促使制定刑法的原动力称为“刑法的基础要素”,并把探索和分析这种要素作为主要目标。 本书由贯穿全书分析体系的纬线和经线编织而成。本书的纬线主要有二根:一是以基本方向为出发点来考察刑法制定的原动力;二是考察偏离原来方向的刑法制定的原动力。作者把前者称为实施国家刑罚权的生理现象的考察,把后者称为其病理现象的考察。 本书的经线是指分析的顺序。由于刑法背后潜伏着促使制定刑法的众多要素,而这些要素成体系地密集在一起,作者采用由浅及深与由深及浅相结合并以由浅及深为主的考察方法。
本书以刑事一体化为视角,对刑事法领域中若干理论及实践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范围涉及从刑法总论到刑法分论、从刑事实体到刑事程序等诸多争议性、前沿性问题。全书共五章:第一章对犯罪概念的基本语境,刑法理论通说、学术前沿与司法实践的关系进行了全面梳理。第二章对刑法中的注意与拟制、共同过失犯罪中的前置责任、人工智能对刑法发展的影响、刑法因果关系的判断以及防卫意图在正当防卫理论中的地位和作用等刑法总论前沿性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第三章从刑法解释学的角度对盗窃与抢夺的界分、扒窃行为的类型、卖淫行为的边界等诸多争议性较大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创新性研究。第四章以刑事司法为进路对犯罪事实确认的本质、犯罪事实的性质、疑罪从无与冤假错案的关系等程序性问题进行了多角度解析。第五章以司法体制创新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