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共分为以下5大部分:入罪之前、 不等于不 、 寻衅滋事 、罗生门之判、你的权利。共收录罗翔教授的40余篇随笔文章,罗老师在书中通过盘点一系列社会热点案件,探讨了刑法义理及其适用,盘点了丰富的法治知识与人文理念。作者笔调自省而尖锐,洋溢着责任感与人文情怀。本书不仅启蒙读者的法律思维与维权观念,更可以帮助理解刑法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基础。
本书收录了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及历次刑法修正案修改后的文本,就重点条文相关司法解释的延展规定进行附录。此外,还收录了相关规定的条文链接与典型案例裁判要旨。就条文的历次修订沿革做了脚注整理。此外,本书的后半部分附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历年修正案原文和立法解释,是学习适用我国刑法相关制度的实用图书。
本书共分为以下5大部分:入罪之前、“不等于不”、“寻衅滋事”、罗生门之判、你的权利。共收录罗翔教授的40余篇随笔文章,罗老师在书中通过盘点一系列社会热点案件,探讨了刑法义理及其适用,盘点了丰富的法治知识与人文理念。作者笔调自省而尖锐,洋溢着责任感与人文情怀。本书不仅启蒙读者的法律思维与维权观念,更可以帮助理解刑法背后更深层次的哲学基础。
《论犯罪与刑罚》是意大利刑法学家切萨雷 贝卡里亚创作的法学著作,1764年首次出版。 《论犯罪与刑罚》揭露了旧的刑事司法制度的蒙昧主义本质,依据人性论和功利主义的哲学观点分析了犯罪与刑罚的基本特征,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法制度所确立的刑法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和刑罚人道原则,首次阐述了为现代世界各国共同奉行的无罪推定原则的基本思想。《论犯罪与刑罚》明晰而系统地论述犯罪与刑罚问题,在刑法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各国的刑事法的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
【指导案例】 朱晓东故意杀人案[第1367号] --对有证据指向是预谋杀人但被告人否认的,如何审查判断证据 黄金章诈骗案[第1372号] --诈骗犯罪与民事欺诈行为的界限 万春禄虚假诉讼案[第1379号] --隐瞒真相行为能否构成虚假诉讼罪及如何确定虚假诉讼罪的既遂标准 解景芳非法出售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第1383号] --如何准确把握涉人工繁育野生动物资源刑事案件的定罪量刑 【立法、司法规范】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 海关总署 关于印发《打击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专题研讨会会议纪要》的通知 《打击非设关地成品油走私专
【指导案例】 圣德 阿美 强走私毒品案[第1193号] --如何运用间接证据认定"零口供"走私毒品案 张成建等贩卖毒品案[第1194号] --贩卖毒品案件中上下家的罪责区分及死刑适用 李智豪抢劫案[第1201号] --抢夺车辆后被对方GPS追踪、拦截而持枪威胁的,能否转化为抢劫罪 赵宏铃等盗窃案[第1202号] --非法侵入景点检售票系统修改门票数据获取门票收益的行为如何定性 龙某某拒不执行判决案[第1204号] --如何理解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中的"有能力执行" 【立法、司法规范】 *人民法院 *人民检察院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 《关于适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专题论坛】 我
【指导案例】 陈垚东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2 号] --如何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员 史锦钟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54 号] --如何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形成时间 牛子贤等人绑架、敲诈勒索、开设赌场、重婚案[第1160 号] --如何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标准,*人民法院经复核认为涉黑罪名不成立的应如何依法处理 邓统文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1 号] --组织者、领导者通过赔偿经济损失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的,量刑时应当如何把握 吴亚贤等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案[第1162 号] --组织者、领导者检举揭发构成立功,量刑时应如何把握 【立法、司法规范】 全国部分法院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工
本丛书对企业法律风险的研究,是从法学理论、法律实务、企业管理理论、企业经营实务等四个方面出发,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遵循“分析法律风险、评估法律风险、防范法律风险、治理法律风险”的原则,以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解析了上千个案例,对企业所面临的法律风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形成了独有的研究体系。
本书从刑法学的视角,站在金融安全和金融消费者保护的高度,从互联网金融的刑法介入、涉罪研究等几个方面对互联网金融中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同时也对P2P网贷、余额宝、众筹等互联网金融活动中涉及的刑法疑难问题进行分析。
《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问题研究》通过对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的内涵、特征和要求的提出,对我国刑事审前程序的诉讼化缺乏表征的现状进行分析入手、以对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的溯源、理论的追问、现实的剖析、西方司法审查制度的比较与透析为基础,再从诉讼法理出发论证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提出自己关于通过构建审前司法听证制度达到使刑事审前程序诉讼化的目标的初步设想,并具体设计了羁押性强制措施公开听证程序、不起诉公开听证程序和程序性违法的制裁与救济机制设计。
本丛书为法学院校学生掌握课程相关法律法规、提升法学专业能力而精心编撰,共设置10个分册。本丛书设置关键知识点速查表、法条要点提示、关联精选、对比记忆、考试真题、案例索引、学法导航、考研前瞻等特色版块,供读者随身携带、便捷查阅。 针对性强,适合学生。选法紧扣 学生常用 ; 要点提示 关联精选 对比记忆 司考真题 考研前瞻 等栏目设置契合学生日常学法用法之所需,便于法科学生全面掌握重点、难点和考点。 信息量大,性*比高。在收录大量法律文件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了常用法律资源网址、核心期刊信息、司考真题、名校历年考研真题等大量辅助学习信息。价位适合学生购买,性*比高。 修订及时,定期更新。根据立法和考试动态及时修订升级,新增2017年司考真题和2018、2019年考研试题,并对陈旧内容进行替换。 精选内容,携带方
本书系统辑录了新中国刑法学泰斗高铭暄教授不同时期重要的刑法学论文。全书共分板块:其为刑法学学科建设及刑法学教育,主要收录了高铭喧教授有关刑法学学科建设、法学人才培养方面的论著其二为刑事立法问题研究,集中收录了高铭暄教授发表的关于1 979年刑法制定、补充,1997年刑法修订、完善的一些论文;其三为刑法总则问题研究,涵括了高铭暄教授有关中国刑法基本理论问题研究方面的作品;其四为刑法分则问题研究,收录了高铭暄教授有关刑法分则问题探讨的一些重要文章。全书生动地再现了高铭暄教授刑法学研究历程,全面地凸显出高铭 暄教授对中国法制建设、法学人才培养、刑法理论研究的贡献。
本书是一本实务工作、研究教学、司考学习以及公民查阅,实用便利的工具书。上市连续十版都秉承内容和质量*的原则,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 本次新版修订增补第11版以来至2016年7月20日之前的刑法司法解释与刑法指导案例,并根据2015年10月30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补充规定(六)》,更新了相关罪名,更新部分公安部发布的刑法适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体例创新,以刑法典为纲,将有关刑法的各种立法解释、司法解释、相关立法以注释的形式进行系统整理,便于实务人员查阅、理解、引用相关刑法条文及司法解释,也为理论工作者从事刑法学教学与科研提供了便利。同时,具有弥补刑法教科书司法实务内容相对滞后的功能,对法科学生全面学习、掌握中国刑法甚有帮助。对于参加司法考试的广大
【刑事法学教授论坛】【个罪与实体法】【刑事司法界】【刑事法·科学·文化】【国际刑法与区际刑法】
《刑法评论》研究范围涵盖中国刑法、外国刑法、比较刑法、区际刑法与国际刑法等方向。主要设立“热点研讨”、“学术争鸣”、“专题论坛”、“对谈刑法”、“司法实务”、“国际刑法”、“域外法治”、“刑法学者”、“动态与信息”等栏目。
刑事法治是陈兴良教授自1999年以来一直关注并思考的—个现实法治问题。刑事法治这个概念是从法治中引申出来的,是指刑事法领域的法治状态。刑事法治的要旨在于对国家刑罚权的限制,以保障被告人的权利与自由。只有将这一刑事法治的价值贯穿整个刑事司法改革的始终,才能保证刑事司法改革在正确的方向上向前推进。本书秉承刑事—体化的研究方向,对刑事法治建设中涉及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刑事执行法、刑事政策与刑事司法体制等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都作了独到的法理分析。本书是陈兴良教授对现实法治的观察与思考后,对刑事法治的一种理论概括,对于推动刑事—体化的学术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