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探讨了近代以来中国亲属法立法思想和制度的演变、转型,指出皇权主导下的清末修律未能实现亲属法的转型,民国南京政府制定的亲属法虽然集各国民法之精要,实现了财产法与身份法内在精神的统一,但实际上未能改变宗法中国。解放后的政党与国家采取激进的方式,借着经济、政治和社会革命,成功地推动了婚姻家庭制度和个人婚姻家庭生活的转型。
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中央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法律问题是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为了响应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我们组织关注农业、农村和农民利益的学者和实务部门的同志,选取农民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法律问题,编写了这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法律指导丛书”。本丛书策划的宗旨是贴近农民,贴近生活,解决问题,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为社会主义新农
中国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在中国的婚姻立法史和婚俗改革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在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婚姻立法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由家族本位向个人本位过渡与转化的历程;婚俗改革则经历了关注域外婚俗、审视国人婚俗、转变婚俗观念与改革婚姻行为的历程。 本书通过研究中国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凸显了中西婚姻法制观念和婚俗文化的碰撞,凸显了中国传统婚姻法律文化在近代的传承和嬗变,凸显了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的伦理内涵和伦理价值,为客观评价中国近代婚姻文化的传承、扬弃、变异与超越奠定观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