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在结构上由“涉外离婚管辖权概述”、“涉外离婚管辖权冲突”、“涉外离婚管辖权立法”、“中国涉外离婚管辖权的司法实践”、“诉讼竞合”以及“间接管辖权”六部分组成,针对涉外离婚管辖权问题作较为全面的研究,在“涉外离婚管辖权立法”部分特别研究了德国的相关理论及法律规定,用比较的方法,为中国的相关理论和法律规定提出建议本书附录详细罗列了中国有关涉外离婚管辖权的法律法规,为读者全面了解中国目前立法状况提供了详尽的资料,同时也为本书提出的观点提供了法律上的佐证,因此,也是本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索赔技巧从法律纠纷的全局出发,总结出要注意的要点和技巧,并加以深入浅出的讲解。赔偿计算从计算公式、法律规定、相关证据、支付方式、计算举例等方面详加解释,让读者既能够轻松计算,还明白为什么这样算。计算标准把计算中用到的职工年人均工资、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丧葬费标准等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便于参考。真实案例通过真实案例演示的形式,采用文中附加注解的方法,读者一点一点地具体掌握索赔的技巧和计算的方法。法律依据把相关的法律文件汇集整理,便于读者查阅、翻看。
婚姻兼具来自人类本能欲望的自然性和来自人类理性文明的社会性。婚姻的自然性决定了婚姻自由具有天生的正当性,因为理想婚姻中的亲密关系只有在双方自愿时才能真正得以实现。但作为一种制度性的存在,婚姻从来都是对人类两性关系的制约和规范,婚姻制度正是要使人类在两性关系中的自由天性相容于社会文化,服从于社会秩序,其首要的价值追求就是正义。个人自由与社会正义之间的冲突与平衡是婚姻法领域的永恒命题,其贯穿于婚姻法的方方面面,不仅辐射到婚姻关系性质的界定,也影响到离婚法律制度的宽严,并在根本上决定着婚姻法的调整范围和介入方式。本书分上篇婚姻法基础命题、中篇婚姻关系理论分析和下篇婚姻终止制度专论。本书立足于自由与正义的法理之辩,揭示婚姻关系基础理论研究与具体法律制度得失之间的逻辑关联,尝试从一个
婚姻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关系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和睦生活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法律。人类社会从野蛮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产生了婚姻家庭的制度和规范。据史料记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正姓氏,通媒妁,以重人伦之本,而民始不渎。《礼记·昏义》日:“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我国古代在周朝时期就制定了娉娶六礼,其后各个朝代的立法中,如《九章律》、《北齐律》、《开皇律》、《永徽律》、《宋刑统》、《大元通制》、《大明律》、《大清律》等,不仅都有户婚的内容,而且以刑罚手段调整婚姻家庭关系,保障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变,婚姻法也在不断的修改变化之中,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我国的婚姻法从其产
中国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在中国的婚姻立法史和婚俗改革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尤其在中国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婚姻立法经历了由传统到现代、由家族本位向个人本位过渡与转化的历程;婚俗改革则经历了关注域外婚俗、审视国人婚俗、转变婚俗观念与改革婚姻行为的历程。 本书通过研究中国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凸显了中西婚姻法制观念和婚俗文化的碰撞,凸显了中国传统婚姻法律文化在近代的传承和嬗变,凸显了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的伦理内涵和伦理价值,为客观评价中国近代婚姻文化的传承、扬弃、变异与奠定观念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