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采纳了普通法系教材的部分结构体例,使读者在学习完本书之后,对普通法系的商法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本书以我国2006年实施的新公司法为基础着重编写了公司法部分,体现出了实时性和新颖性。 本书共分8章。包括:商法概述,合伙法,公司法,保险法,银行法,知识产权法,纠纷解决机制和商务谈判。每章内容后都附有案例分析、练习题、思考题和相关课外阅读,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书后选录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英文译文,便于读者能够进行比较学习,了解异同。 本书的特色为全英文编著,适用于法学院和商学院的学生及商法的英文爱好者,目的是为学生创设全英文的学习环境,培养他们用外文思考的能力;另一特色是专业性与趣味性并重,每篇课文后都附有一句法律英语常用句和一个法律英语小幽默,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加深他们对日常法
《民商法律评论》是由我国民商法学家江平教授主编的民商法类专业学术刊物,由方正出版社出版发行。拟在每年推出1~2卷,现欢迎学界同仁不吝赐稿。 《民商法律评论》以繁荣民商法学学术为基本宗旨,希图为民商法学人搭建一个交流观点、沟通思想、建言献策的平台。其基本办刊思路是:立足中国民商法制,博采各国民商法律文化精华;探索民商法基本理论,推进中国民商法制建设。 围绕上述办刊宗旨和思路,刊物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栏目。比较典型者如:专题研究,将主要围绕民商立法、司法或者法学研究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从多角度、多侧面进行集中、深入探讨,以期开阔学术视野、增进观点碰撞;民事制度研究,主要刊载对民法领域某一具体法律制度进行学理探析和立法研究的学术作品,以及对民法制度进行综合研究的理论文章;商事制
民商法学是高等(医药)院校经管类相关专业必设的专业基础课。由于经济法课程多以民商法理论为基础,而经管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一般没有接受过民商法专业基础理论的系统教学,所以学生掌握经济法类课程的难度较大,也直接影响到经管类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于民商法内容的教科书,目前多从纯法学角度出发进行编订,其理论性更强,而没有针对非法学专业受众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调整。本教材基于上述情况,以非法学专业学生尤其是医药院校经管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为立足点,针对其专业特点和课程设置进行编订。在目录编定过程中,即根据教学需要,对课程进行了相应的压缩,突出与经济类、管理类各专业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强调教材重点内容的提炼。 由于目前我国法学界对所谓“民商法”一词,尚无严格的定义,本书使用“民商法”一词
本书以真实的商标纠纷案例的精选和评析的方式进行编撰。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主要是讲商标的注册、复审与注销,共分为六章;下编主要讲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内容、保护与救济,也分为六章。分析了注册商标在使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只有在具体的案件中我们才能深刻理解商标法的精髓。 选取的近一百个典型案例,每一个案例提取一个核心问题,在案例评析部分以核心问题为主,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兼顾相关的争议焦点。 作者利用多年来在商标领域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对商标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点、风险点等进行系统梳理,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呈现出来,给在实务中摸索的当事人和律师指明了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思路,这些在先的判例指引着我们运用法理解决同类纠纷,同时对案件的走向也有了初步的预期。
本书是陕西标典律师事务所在结合新三板法律实务工作基础上,对新三板法律法规、政策指引、实际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团队多年实践经验著成的新三板资本运作全书。如何用好资本工具,撬动市场资源,做好要素配给,是本书关注的主要内容。同时本书对新三板的挂牌程序、条件、审核要点,尽职调查,制度规范,新三板并购重组,新三板定向增发,新三板股权激励等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讲解专业深入。本书内容具备前瞻性、全面性,并结合针对性的案例,力求让投资者更深刻地理解新三板市场,为作出投融资决策提供指导,堪称集新三板法律知识、典型案例、实务操作于一书的上乘之作。
为维护企业的利益,请您关注商业秘密。目前企业知识产权受侵害最严重的当首推商业秘密。本书是有关商业秘密知识的普及读本,作者以通俗易懂的笔法,详细介绍分析了我国商业秘密的法律性质、内容、由商业秘密受侵害引发的诉讼诉讼之程序、方法及企业商业秘密的有效管理,既有理论分析,又有大师案例剖析,极具实际指导意义。
本书全方位展示推定信托的理论。作者首先从历史上详细介绍传统的推定信托的理论,接着详细展示推定信托在婚姻家庭及非婚姻家庭的适用条件、范围及具体案例,然后详细对推定信托与明示信托、暗示信托、共同信托、秘密信托的比较。在此基础上,对推定信托的适用条件、规则进行比较性分析。作者并不仅仅局限于普通法系的推定信托的介绍,而是通过与大陆法系的相似规则进行比较性分析,让读者清晰得知推定信托与大陆法系既有的规则存在不同。系统地介绍推定信托的这种法律机制。 衡平法的推定信托研究,在英美法中已存续几百年,但在我国,是法律理论的一个空白点。本书作者针对我国既有的法律体系,大胆借鉴,研究推定信托理论,提出将推定信托机制引入中国的建议。并且结合中国目前的经典判例,加以科学而详细剖析的研究方法,证明在
本书稿为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学院组织的一批关于诉讼法学专业的演讲,演讲者为本专业知名学者和专家,主要收录了关于民商法学的讲演稿,包括《赵荣之:专利在提高企业竞争力方面的思考》《侯国跃:中国侵权法的制定及“西南的立场”》《刘云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究——以公法与私法的关系为视角》《孙宪忠、陈小君:中国《物权法》实施与发展之路》《陈苇:论婚内夫妻一方家务劳动的价值及职业机会利益损失的补偿之道》等。
全书由英文写成,系统介绍了中国商法的基本规定和相关理论,内容包括公司法、证券法、外资企业法等内容,语言通顺、流畅,适合双语教学、留学生课程学习使用。附录部分,收录了公司法、证券法和外资企业法的英文法条,也具有的参考学习价值。
新三板市场建设法律问题研究对新三板的挂牌审查制度、新三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新三板市场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非上市公众公司与独立董事制度、新三板市场的做市商制度研究、新三板市场的并购重组制度、场外交易市场(拟)挂牌公司的公开发行制度、多层次资本市场与介绍上市制度、多层次资本市场条件下的转板机制、新三板市场分层建设、全国股转系统公司的自律监管等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和解答。
在新的世纪开始的时候,人民法院公布了《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司法解释,将中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走上了基本完备的阶段。这部文集汇集的是本次论坛提交的论文,题目都是有关精神损害赔偿专题的。
本书以《公司法》《劳动法》和新的《保险法》为主体,以重点问题为主线,采用解析和特别提示的形式予以回答,对这些重要的商事法律和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做了较为透彻的阐述。 本书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性:本书体现了商事法律的立法精神和法律实施目的,涵盖了商事法律的法律法规、司法结实和典型案例。 二、实用性:本书将商事法律中的那些理解起来有较大难度,容易产生歧义的法条和有新的司法解释的法条重点详细设计题目,解析时明确指出了产生歧义的原因和修改出台新的解释的原因,并特别强调了实践中应如何适用及适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书中引用了几十个近年来在商事法律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帮助大家解决实践中的疑难与困惑。书后附有的商事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便于读者查找。 三、可读性:本书
本书重点研究商标法的基本价值、基本原则、基本范畴,商标法的历史沿革与未来发展的基本规律,商标战略制度的实施与完善建议,我国区际商标制度的协调机制。重点解决的难题主要包括证明商标与集体商标的保护利用、地理标志如何促进农业发展、保护与打造国际品牌、我国商标的海外维权机制、商标权担保融资制度、商标争议处理制度的改革。
本书客观阐述了民商分立国家各项商事制度在立法的价值取向、立法原则、具体制度设计等方面,与民法相关制度存在的差异。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商事立法的理论与实践,在坚持民商合一立法体例的前提下,就如何借鉴民商分立国家在商事立法理念、制度设计等方面的有益经验,提出了建议。 本书既有对商法原理的阐述,也有对我国商事立法的分析和评价,是学习、研究我国商事立法和实践的重要参考书。
动物的法律地位是两大法系环境法与民法领域里最有争议的问题。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动物是不是物或财产。这个问题的实质是动物是否是法律客体。但这个问题的解决则不能仅于对客体的讨论,因为客体是与主体相对而言的。该问题与其说是一个客体问题,倒不如说是一个主体问题,因为客体的分析止于技术层面,而主体的论证则涉及伦理及法律的意义、价值和目的等更为本质的问题。 一种价值观念的发展要想影响到法律,上升为最有力的行为规范,必须透过法律的概念之网,因为法学在一定的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是一门概念的管理学。这门学科认为,通过将社会现象和事物概括为概念,就能把握世界。在传统的法律体系中,动物是作为客体而存在的,是所有权人的财产。由于法律遵循主体与客体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动物是主体还是客体遂取决手法律对世界的
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几乎每一次社会经济的重大变革都与“金融创新”这个关键词有关,然而对于金融创新的制度环境尤其是私法规则的研究还远谈不上敏感、深入。《金融创新视野中的商事法变革》从证券化、表外化、全球化三个动态趋势来理解金融创新,试图阐释金融创新的经济现象与商主体法、商行为法的互动关系:商事主体的组织形式需要拓展,融集资本的途径正在扩充,加强内部治理结构的要求亟需得到重视;商事交易的客体已经发展出多样化的各种特殊形态,交易关系的结构日趋复杂灵活,交易的履行方式也更加的专业化。为了回应金融创新,防范金融风险,商事法律及相关的私法制度应当进行有针对性的变革。《金融创新视野中的商事法变革》由季奎明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