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商法论丛》1994年创刊,是我国创办*早的法学类集刊,亦为CSCI来源刊。本书是第71卷,共14篇文章,分为6个栏目。 民法 专栏围绕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部分连带责任、作者合同、合同法中的强制性规则以及夫妻个人财产等展开研究和译介。 商法 栏目探讨了被除名股东的财产权保留、股东查阅权以及与公司相比较下信托在英美商业史中的发展和重要作用。其余栏目分别涉及间接识别性个人信息规制、法律父爱主义视阈下的劳动保护路径、机器人诉讼地位、法院地国适用外国国际强制规范的考量要素。
解释是连接文本与实施的桥梁和纽带。借鉴并吸收域外理论与经验而生成的中国《反垄断法》文本在实施中也必然离不开解释,但解释什么、怎么解释、效果如何则是其中的关键和焦点。基于此,本书主要从基本原理与具体制度两个层面来构建研究框架,以文本规范为研究主线,从历史和体系两个维度来寻求文本规范的 解释方案,以求有限的文本规范能获得 化的实践效果。
随着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生物识别正被广泛应用于公共管理、工业生产和商业服务等领域。为规范和引导生物识别技术科学发展,展现科技向善的力量,各国政府纷纷出台法律法规和政策加以规制。全书由五个部分组成:1.引言;2.生物识别技术应用;3.生物识别信息特征;4.生物识别技术风险;5.生物识别社会风险;6.生物识别伦理风险;7.生物识别法律风险;8.构建生物识别信息二元保护机制;9.构建生物识别信息传播法律规制体系。
格劳秀斯在国际法上的重大贡献,集中表现在他的巨著《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此书共分三编,主要研究国家间的战争与和平法规问题。在序言中论述权利和法律的起源。编共三章,论述战争是否合乎正义,并解释主权的意义;论述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公战与私战的区别。第二编共二十五章,论述了战争的起源,以及人的权利、皇帝继承法、使节的尊严、刑罚的性质等。第三编共二十五章,论述战时的合法行为、和平的种类和战争条约等项内容。格劳秀斯把国际法从神学桎梏中解放出来,根据自然法来阐明战争的动机、方式和结局等关系。对于实际战争中的各种复杂情形,他提出了许多合乎自然法的人道主义的看法,使之形成了独立的法律理念,从而对世界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问题的处理发生了重大的影响。
国际司法协助是国家问在司法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司法协助方面积极开展条约谈判缔结工作,逐步搭建起 对外司法合作的条约框架,为我国同国际社会在各领域日益密切的交往提供法律保障。 本书以中外文对照的形式收集了我国目前已签署的所有民商(刑)事司法协助条约集,共35项。
解释是连接文本与实施的桥梁和纽带。借鉴并吸收域外理论与经验而生成的中国《反垄断法》文本在实施中也必然离不开解释,但解释什么、怎么解释、效果如何则是其中的关键和焦点。基于此,本书主要从基本原理与具体制度两个层面来构建研究框架,以文本规范为研究主线,从历史和体系两个维度来寻求文本规范的 解释方案,以求有限的文本规范能获得 化的实践效果。
国际司法协助是国家间在司法领域开展合作的重要方式。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司法协助方面积极开展条约谈判缔结工作,逐步搭建起对外司法合作的条约框架,为我国同国际社会在各领域日益密切的交往提供法律保障。 本书以中外文对照的形式收集了我国目前已签署的所有双边引渡条约和打击三股势力条约,共38项。
《民商法论丛》1994年创刊,是我国创办早的法学类集刊,亦为CSCI来源刊。本书是第72卷,围绕民商法领域的前沿问题展开研究。具体来说, 法条评释 部分,围绕《民法典》的相关条款进行评释; 域外法 部分重点介绍了英格兰的对价理论以及数字经济下算法与法律的关系问题; 法律资料 部分重点介绍了人工智能、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域外法律规定; 专题研究 部分内容较为丰富,既包括民法典债、合同的有关内容,也包括人格权、婚姻家庭等有关内容,还涉及对域外法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