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前期,在军事变革的汹涌浪潮里,在国际政治力量严重失衡的深刻不安中,在恐怖主义的严重威胁下,自1856年以来,乃至上溯到1648年以来,武装冲突法发展的历史长链将会出现难以接续的裂痕吗?本书对21世纪前期的国际格局、战争样式以及人权、人道主义等意识形态的走向作了全面考察与独到判断,深入分析了武装冲突法稳定与变化的关系,对近年来争论较大的武装冲突法理论与实践问题提出了看法;在此基础上,还就中国在武装冲突法问题上应持的立场和原则提出了见解。
本书以《儿童权利公约》的运作实践与理论为视角,探讨了国际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制演变;重点论述了儿童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儿童基本权利的内涵与实施机制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以国际社会保护儿童权利的实践为基础,总结中国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制经验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保护儿童权利的制度提出法律建议。 本书的出版,将有益于推动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立法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
本书著者奥本海(1858~1919)是近代著名国际法学者。第九版修订者詹宁斯曾是剑桥大学惠威尔国际法讲座教授、国际法院院长;瓦茨曾是英国外交和联邦事务部法律顾问。原著1905~1906年出版后,即确立其作为国际法经典著作的地位,其后经过八次修订,历来是最为流行的一种国际法教材,广泛流通。在第八次修订的三十七年后,卷由詹宁斯和瓦茨修订出版,此举深受国际法学界的欢迎。新版考虑到国际法的发展,扩大了范围和内容,包括海洋法、外交和领事关系、条约法等的新的补充;还涉及到外层空间、恐怖主义、环境保护、南极、人权等问题。新版卷内容比第八版增加了一倍以上,分为两册五个部分。新版维持原来的水平和声誉,是进行国际法教学和研究的主要参考著作,对实际工作者也大有裨益。
本书以《儿童权利公约》的运作实践与理论为视角,探讨了国际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制演变;重点论述了儿童权利保护的基本原则、儿童基本权利的内涵与实施机制涉及的主要法律问题;以国际社会保护儿童权利的实践为基础,总结中国儿童权利保护的法制经验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保护儿童权利的制度提出法律建议。本书的出版,将有益于推动我国儿童权利保护立法理论与实践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