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旨在对我国及国外(主要是欧盟和美国)最近十年来(2013-2023年)在数据权属和数据交易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综述,以期梳理学术研究脉络,形成某些学术共识,继而在既有学术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增量的学术研究。本书共分为五编、十四章。第一编为“导论”,主要讨论了研究数据权益和数据交易时必须解决的基本概念问题,同时也对数据权益体系进行了介绍。第二编为“个人数据权益与个人数据交易”,包括三章,分别研究了个人数据权益、个人数据的授权机制以及个人数据的交易。第三编为“企业数据权益与企业数据交易”,包括四章。第四编为“公共数据权益与共享开放、授权运营”,包括三章。第五编为“数据安全保护与数据跨境流动”,包括两章,分别对数据安全保护义务与数据跨境流动进行了研究。
本书从一位从事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家暴受害人法律援助工作二十年专业律师成长视角,用公开典型案例讲述妇女儿童权益保障的法律问题。作者从个人经历、难忘案件、办案感受,对女性困境的思考以及对女性权益社会现状法律的思考并创建援助中心,希望让大家通过一种尊重和支持的团体氛围,让女性树立生活信心。通过故事的讲述引导面临困境的读者们创造出全新的、坚实的情感联结,亦明白自己并不是一座孤岛。如作者说:“一晃近20年过去了,这是我此生最丰沛的一段生命历程,奋斗的岁月最终以一组组数字呈现,显得简单、具象,只有我自己知道那背后的艰难、繁杂,怎样的厚重,深远呢!那是她们的故事,也是我的。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主要的目的在于研究并分析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及主要特征。 法律是社会产物,是社会制度之一,是社会规范之一。它与风俗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它维护现存的制度和道德、伦理等价值观念,它反映某一时期、某一社会的社会结构,法律与社会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我们不能像分析学派那样将法律看成一种孤立的存在,而忽略其与社会的关系。任何社会的法律都是为了维护并巩固其社会制度和社会秩序而制定的,只有充分了解产生某一种法律的社会背景,才能了解这些法律的意义和作用。 中国古代法律的主要特征表现在家族主义和阶级概念上。二者是儒家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中国社会的基础,也是中国法律所着重维护的制度和社会秩序。《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华现代学术名著》将以二章来讨论家族、婚姻,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法律问题,大到结婚买房,小到网上购物。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知法却不懂法”,不知该如何保护自己。法律早就成了现代社会的通行证,但当我们真的身处这些纠纷时,还是会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对此,“南方周末”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法学教授,历时一年,共同打磨课程。他们不仅会分享在面对网络暴力、大数据杀熟、个人信息泄露等日常问题时要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更会说透法律人在面对类似问题时的底层思考模式,助你像法律人一样,用更宏大的视野,直面更复杂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书是华中科技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项目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研究” 的结项成果。本书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 运用概念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理基础进行研究,探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价值依据和实践路径。
本书基于实地调研,从县域治理和国家整体治理的视角出发,对基层法院在县域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定位、治理功能、运行机理等做出了透彻的分析和解读,探究了县域社会中司法部门的实际运行状态。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基层法院是县域治理中的常规性力量。相较于通常以传统司法理论或者部门法学的“内部视角”展开的讨论,本书是一种更为偏向于“外部视角”或者“法律人—政治家视角”的研究,力图从有效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高度,立足国情考察基层法院运行的实然状态及其内在机理。从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许多有别于传统司法理论描绘的法院运行面相,进而深入理解中国语境中县域司法与治理关系的深层制度逻辑。
本书阐述的是一种依存于判例,并从判例中引申出来的法理。判例成为本书的基本线索,以判例为载体,对刑法重大问题进行个案性的考察,进而对司法过程的思维方法进行学理上的评判。这个意义上的刑法学,就是本书之所谓判例刑法学。
该书以“药家鑫案”“许霆案”“黄碟案”等曾引发社会广泛争议的案例为研究“标本”,以法学家的理性、敏锐和洞察力,从那些被人们、甚至法律人有意遗忘、主动省略或懒得验证的但却至关重要的情节和事实入手,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思考和结论, 启发意义。 作者认为,中国法理研究应当坚持的进路是:摆事实、讲道理(法理)、断是非。三者的顺序也不能乱。只有针对普通人确实能经验感知的事实,才能展开可分享的说理,虽然由于对相关因素的评价不同,甚至因为自我利益的驱动,各自得出的判断并不一致。这正是本书的追求。 这是一种 生动也 开放的案例分析。虽然这些案件都已尘埃落定,但它们留给人们的思考空间仍然很大,作者提出的问题以及有关的讨论本身,仍有意思,仍值得我们深思。 本次修订对全书文字做了些许调整、修改和补充
《犯罪心理学》是“现代侦查学的创始人”和“科学犯罪学的奠基人”、在司法侦察和犯罪学领域拥有无可置疑权威的汉斯·格罗斯博士的两大代表作之一。这部作品是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有分量的犯罪心理学著作,可以说是最早的专门探究犯罪心理的专业性著作,具有无与伦比的地位。《犯罪心理学》出版后,引起了司法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不久就被多次重印,并翻译成8种文字,在欧洲和北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公检法司及司法专业师生不可不读的专业经典之作。
本书杜撰了一个中国式的“洞穴奇案”,书中以中国古代的“管秋阳食人案”为原型,塑造了一场如电影般精彩的“朝堂辩论”。十四位虚构的古代人物围绕该案应如何判决产生激烈讨论,内容涵盖礼与法、世俗伦理与儒家统治、民间舆论与司法审判等价值冲突。通过对虚构案件的辩论,进而深入探究传统中国法哲学究竟可以如何应对“绝境之下杀死、食用一个人,以保全更多人”的这类司法审判难题,也展现了中国传统法律思想的诸多方面。此外,作者大胆地将思想实验这种目前在中国法学界尚很少见的方法运用于对中国法律思想史的研究,原创性极强。
本书共分7章,分别介绍了信访业务办理,信访工作的运行机制,信访系统工作,信访办公管理,信访突发事件管理与处置,各基层的信访工作,信访干部队伍建设等。在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为新时代信访工作提供基本遵循的同时,重点对信访工作的实践进行指导,是信访工作者培训的基本实务教材。本书总结党长期以来领导和开展信访工作经验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信访工作制度改革成果,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理顺信访工作体制机制,又充分考虑到做好新《信访工作条例》实施和国务院《信访条例》按法定程序废止前的相关工作衔接,注重工作实务的程序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