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研究》从经典文本出发, 全面把握、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思想, 并遵循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本质与特征、形态与功能、趋势与使命以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构建的逻辑顺序展开论述, 从而形成一部系统再现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思想的专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研究》共分五章, 主要内容包括: 导言 ;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论。
书稿首先对意识、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形态进行了科学界定,然后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意识形态的本质及形成机制,意识形态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意识形态的内容及体系结构,意识形态的发展及内在规律。再次,对马克思恩格斯在意识形态理论领域的丰富斗争实践进行了深刻剖析,概括了马克思恩格斯反对唯心主义、旧唯物主义、反对非科学的形形色色社会主义、反对非马克思主义、假马克思主义的斗争:过程、内容及做法;最后,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与斗争实践的特点: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坚定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等等。以及总结并指出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与斗争实践的当代价值:理论指导意义与实践借鉴价值。
《意识形态理论研究》把意识形态理解为一种日常话语,一种被用来为日常生活中的权力关系服务的话语。这是一种全新的意识形态概念。它从日常话语的交流、从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的维度来理解意识形态,因而,比人们通常所理解的意识形态概念更务实、更具体、更贴近生活。《意识形态理论研究》从思想史上吸取各种资源来深入说明这个全新的意识形态概念。
《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基于社会政治稳定的研究视野》基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制度与价值的二元维度考察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内在规定性,探讨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对于实现社会政治稳定的价值与意义,并揭示国家意识形态作用于社会政治稳定的内在机制。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面临全球化、市场化与网络化的全新历史境遇出发,探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向,从信仰塑造、认同凝聚与掌握话语权的角度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实现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功能与作用,研究有效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面临的社会基础构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