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
    • 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 人民出版社
    •   ( 0 条评论 )
    • 张国宝 /2018-09-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稿收录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同志在担任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期间对亲自参与的一些重特大工程项目动议、决策、建设情况而发表的文章、讲话,以及退休后撰写的回忆性文章60余篇(含附录),这些文章生动回顾了张国宝同志亲历的有关国家重大工程项目或能源建设项目的决策过程及建设经过,比如青藏铁路、上海洋山深水港、首都机场扩建工程、西气东输工程、西电东送工程、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等国家重特大工程项目决策历程和实施情况等。通过对这些重特大工程项目决策建设实施过程的回顾与梳理,作者系统总结了这些重特大工程项目从动议、比较到决策、实施、运行的宝贵经验和巨大成就,以期对国家未来重大工程项目和关键行业更好地科学规划与决策建设实施提供有益参

    • ¥69 ¥138 折扣:5折
    • 历史的见证——“文革”的终结 薛庆超著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29 条评论 )
    • 薛庆超 著 /2023-02-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根据大量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回忆,翔实、生动地反映了“文化大革命”中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毛泽东、邓小平等领导人的重要活动。本书共分三部分:“逆水行舟”、“砥柱中流”、“拨乱反正”。本书通过对“文革”时期一些重大事件的介绍,阐明了十年浩劫对党和国家带来的沉重灾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不屈不挠的斗争。

    • ¥59 ¥118 折扣:5折
    • 浮生取义 外两种 吴飞 著 进一步思考中国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和正义问题 人们对“过日子”和“做人”的思考 中国哲学上海三联
    •   ( 12 条评论 )
    • 吴飞|责编:徐建新 /2024-01-01/ 上海三联
    • 本书是吴飞教授《浮生取义》一书的修订版,并附以他研究 的另外两本著作《 与美好生活》和《 作为中国问题》,全面呈现他 研究的 主要内容。这项 研究源于21世纪初费立鹏团队对中国 率的重新测算,发现中国 率属于世界 的之一,却与西方 一般 规律颇为不同。吴飞为了深入研究中国 问题,首先详细梳理了西方 学的哲学基础,形成《 与美好生活》一书,然后通过细致深入的田野研究,以“过日子”和“做人”解释中国 大多起于家庭纠纷的现象,并进一步思考中国日常生活中的生命和正义问题,形成《浮生取义》一书。《 作为中国问题》则是对两项研究中主要思想的简要呈现。这三本书初版已经过去十多年,中国 率也早已降了下来,但人们对“过日子”和“做人”的思考并未改变,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也仍然存在,只是以不同的方式呈现出来而已。

    • ¥83.93 ¥168 折扣:5折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研究 韩喜平著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8 条评论 )
    • /2023-07-01/ 人民出版社
    •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保障和改善民生,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重要的民生问题持续发力,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从教育制度、就业与分配制度、医疗卫生制度、养老制度、救助扶助制度、住房制度建设着手,构建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将我国民生保障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在向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新征程,我们要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通过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制度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

    • ¥64 ¥128 折扣:5折
    • 不断提高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和水平——2023年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上、下册)中国政研会秘书处编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11 条评论 )
    • 中国政研会秘书处 编 /2023-10-01/ 人民出版社
    •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基层党组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围绕思想政治工作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围绕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因地、因人、因事、因时制宜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了许多富有创新性、成效显著的优秀案例。 中国政研会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编审委员会从方向正确、主题鲜明、亮点突出、条理清晰、文字顺畅等五个方面对基层会员单位上报的案例进行了认真评选,并报中央宣传部领导审定,评选出《“理论宣传二人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等80个优秀案例结集出版。

    • ¥84 ¥168 折扣:5折
    •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 李克军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李克军 著 /2015-01-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县委书记们的主政谋略》是一位具有10年县委书记工作经验并在省、地机关工作多年的退休副厅级干部撰写的调查报告。作者根据切身体会、调查访谈获取的第一手资料以及媒体的报道,对一百多个县(市、区)委书记在践行党的宗旨、推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统带班子队伍等方面的指导思想、施政方略、工作技巧进行了生动描述和概括分析。通过具体翔实的案例、通俗生动的语言,客观、全面地展示了县委书记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风貌和行为特征,探索了县域治理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

    • ¥74.23 ¥160.46 折扣:4.6折
    • 秦汉官制史稿(上、下) 安作璋、熊铁基著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139 条评论 )
    • 无 /2022-08-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分上中下三编:第一编内容为中央官制,第二编内容为地方官制,第三编内容为秦汉时期官吏的选用、考课及其他各项制度,结合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和传统史学方法,充分利用传世和考古资料,对汉代以后尤其是乾嘉以来研究成果进行了认真考究和审订,全面阐述了秦汉中央与地方官制结构,条理清晰,把各种官位的源流、演变以及作用、评价都作了足够的交待,成为了解和研究秦汉官制乃至中国古代官制的经典著作,是一部真正的秦汉官制“史”著作。

    • ¥59 ¥118 折扣:5折
    • 中国的社与会(修订本) 陈宝良著 人民出版社旗舰店
    •   ( 24 条评论 )
    • 无 /2023-07-01/ 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作者10余年学术研究形成的关于中国传统社与会的著作,在详尽占有资料的基础上,对大量资料进行排比、归类、分析、考订,形成了中国的社与会的研究框架。本书将中国的社与会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政治型会社”“经济型会社”“军事型会社”“文化生活型会杜”。按照时间顺序,对先秦至民国初年各种类似的社与会的起源、分类、发展、变迁、特点等进行了详尽严谨的阐述,并总结出传统社与会的组织结构的一般特征,以及讨论了传统社与会对中国社会的功能及其影响。

    • ¥59 ¥118 折扣:5折
    • 真实的四大家族【正版图书,满额减】
    •   ( 0 条评论 )
    • 华宸 著 /2017-09-01/ 中共党史出版社
    • 蒋介石家族、宋子文家族、孔祥熙家族和陈果夫陈立夫家族是20世纪中国赫赫有名的四大家族,掌控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巨大权力,甚至达到左右中国命运的地步。 《真实的四大家族》记述了四大家族的兴衰过程,重点介绍了四大家族的主要人物及其生平事迹和家族经济情况。 随着岁月的流逝,四大家族的辉煌也渐行渐远,《真实的四大家族》对四大家族的后代情况也作了介绍。 《真实的四大家族》是了解民国政治和经济状况的一本通俗读物。

    • ¥80 ¥168 折扣:4.8折
    • 问史求信集 阎长贵 王广宇 红旗出版社【正版】
    •   ( 0 条评论 )
    • 阎长贵,王广宇 著 /2009-04-01/ 红旗出版社
    • 说中国有“当代人不修当代史”的传统,这只是问题即历史传统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中国也有“当代人修当代史”的史学传统。司马迁著的《史记》共130篇,其中写西汉初年或重点是写这一时期的人和事的有66篇,占《史记》篇幅的一半多,这是就数量说;就质量说,班固赞《史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所以我说,司马迁不仅是“当代人修当代史”的突出代表,而且是代表,很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其实,“当代人不修当代史”的传统也早被中国人打破了。从网上看到《当代中国史料的若干问题》的文章说:“当代人不研究当代史的传统被打破,魏源等首开先河,研究本朝史。民国以后,社会自由度大大提高。李剑农的名著《辛亥后三十年中国政治史》,即当代人修当代史的典范。”尽管如此,“当代人不修当代史”的传

    • ¥53.39 ¥118.78 折扣:4.5折
    •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 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   ( 22 条评论 )
    • 刘后滨|责编:焦娇//夏贵根 /2022-01-01/ 中国人民大学
    • “中书门下体制”是本书提出的用以涵盖唐中后期政治体制的核心概念。这个体制是在原有“三省制”框架内成长起来的,基本特征是以中书门下宰相机构为中枢,决策行政合一,以尚书六部和内外使职为行政主体,“设官以经之,置使以纬之”,整个官僚系统的运作形成了新的体制。 政务的申奏与裁决则依托不同于三省制下的政务文书体系,形成了新的政务运行机制。这个体制在开元十一年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时初步建立,经唐中后期和五代的发展演变,奠定了北宋政治体制的基础。本书力图摆脱以往制度史研究中的静态描述,厘清宋人著述中对唐朝制度理解造成的混乱,从政务文书等基础史料出发,研究唐朝各个时期实际运行的制度及其变化,以期建立一个有利于描述唐代政治体制总体变化的叙述框架。

    • ¥64.45 ¥129 折扣:5折
    • 唐、五代时期的尚书省研究
    •   ( 4 条评论 )
    • 王孙盈政|责编:詹夺 /2024-02-01/ 人民
    • 自唐至五代,尚书省始终是 承认的“天下政本”。但“天下政本”的含义却在行政体制转型过程中,经历了从宰相机构到 行政机构,再到 名义上 行政机构(保有一定的政令权)的转变。其中每一阶段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尚书省“天下政本”含义的转变,即尚书省与宰相(宰相机构)权力、职能、地位和作用的交替变换,是唐、五代时期行政体制转型的实质内容,亦是中央官制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这种转变,中央其他行政机构、职官系统性质亦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职掌趋于模糊。反之又对尚书省在 政务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形成冲击。在此冲击之下,尚书省或积极调整,或被动回应,内部从建制、运行模式到机构之间的关系都随之演进。这种变化正是唐、五代时期官制发展的缩影,充分展现出唐宋变革时期的诸种特色。

    • ¥51.58 ¥89 折扣:5.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