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国家治理与廉能政治:理解探索、历史和比较视野中的中国反腐败和腐败防治的中观研究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理解国家治理及其现代化;制度化反腐:从廉洁政治到廉能政治;建设廉洁政治:内涵、意义与实现途径等。
作为一本关于反腐败问题的学术著作,本书始终以预防腐败为主线,集中对于腐败行为进行技术层面的分析。有效的预防腐败的前提是深入了解腐败行为的发生机理和深层规律,这些技术性因素是腐败得以产生的关键,因此成为本书研究的重点。 本书分为六章,章提出了公共权力(资源)、腐败动机、腐败机会“三位一体。的解释模式。之后用三章分别分析了公共权力(资源)、腐败动机、腐败机会的总体特点、变化规律及其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前四章构成了本书的理论部分,第五章和第六章则基于“三位一体”的解释模式,着重剖析了工程建设领域和国有企业的腐败现象的根源,并提出了系统的预防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1月13日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严肃查处腐败分子,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传递出中央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系列新判断、新思路、新举措、新要求。为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正确认识我国当前的反腐倡廉的新形势新任务,本书选取新华社、《求是》、《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文汇报》、《检察日报》、《华夏时报》等媒体的报道和文章,对如何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进行了权威系统的论述。
腐败是全球普遍存在的“毒瘤”,反腐败成为各国国家治理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李秋芳、孙壮志主编的《反腐败体制机制国际比较研究》运用比较分析方法,站在全球和区域两个角度对主要国家反腐败体制的基本类型、特点、效能等进行了横向对比,同时运用典型分析法,深入剖析了六大洲主要国家的反腐败体制、反腐机构、法律制度、反腐举措等,在比较分析过程中提出了借鉴国外反腐败体制机制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