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对这部著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本著作深刻考察了毛泽东成功改造中国的方法,科学总结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深入挖掘了毛泽东实践和思想的精髓,提炼出了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新的观点、新的论断。全书涉及的都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对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理论建设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书章节的题目多是毛泽东的话,立论别开生面,发人深省。虽然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历史著作,但语言通俗,思想鲜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的激情。专家认为,这样一部匠心独运、具有历史深度和理论深度的作品,是我国思想界研究毛泽东的一个卓越的学术成果,肯定会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 毛泽东改造中国的活动极其丰富而深厚。他是怎样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进行
2004年9月27日由温家宝总理签署国务院第42l号令。发布了《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以下简称《内保条例》),并于2004年12月1日起施行。为了配合《内保条例》的贯彻实施,为广大公安机关内保部门及其民警和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人员提供一部有益的学习参考书,特地编写了《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执行手册》一书。《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执行手册》的结构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内保条例》释解,是对《内保条例》的规定和相关规定提出问题并一一加以回答,以帮助读者理解掌握条文的内容,以便准确地贯彻执行《内保条例》。第二部分为单位内部治安管理,第三部分是单位内部治安保卫,依据《内保条例》的规定,重新定位和阐述内保工作,是本书最显著的特点。
地缘政治与政治地理学、政治学存在区别,其主要着力点在于政治权力的使用,政治权力的内涵与外延诸多层面对地缘政治作用的发挥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成果分为三部分,编着重对地缘政治理论进行阐释,深入剖析地缘政治的产生与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演变;第二编主要论述中国地缘政治发生发展和实践过程,从文史典籍到历朝历代,逐一进行评判,深入剖析其地缘政治把控的机缘和经验教训;第三编,立足于当今社会中国所面临的地缘政治困境,从思想到行动进行深入探讨,寻求破解中国地缘政治困境的渠道和途径。
《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2册)与11册同为讲述宋、辽、金、夏四朝之间之战争历史,时间段限有所交叉。主要战争包括:北宋平定内乱各战役、金灭北宋之战以及金侵南宋之诸战役。《中国历代战争史》为蒋介石亲自下令台湾“三军大学”编撰的一部以战争为中心的中国古代通史。全书上起黄帝败蚩尤之涿鹿之战,下终太平天国天京陷落,4600余年战事集于一览,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18个时代,分立18册,500万字,791幅战争地图。囊括台湾顶尖文史、军事专家,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屈万里、宋晞等一众名家倾力襄助,历经16年编纂,5年修订,终成此中国战争史的扛鼎之作。迄今,这部中国现代史上最顶尖的军事专家和历史专
《陈云文选(第一卷)》共收入陈云的主要著作190篇。第一卷收入陈云1926年7月至1949年6月的著作55篇。内容涉及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革命根据地建设、党在白区工作等各个方面。第二卷收入陈云1949年8月至1956年7月的著作52篇,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到基本完成对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
制心权——通往一切战争的秘匙。虽然现代战争的形态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从陆地到空中,从水面到海底,但决定战争胜负的最终因素之一,仍然是对人的控制,正如美国虽然军事上打败了伊拉克,但远远不能说它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本篇从概念、理论上探索了制心权的基本内涵、基本内容、基本关系,对制心的重要性、特点、手段、力量、谋略作了阐述,阐明了“力之战争”与“心之战争”的关系和转换。
《甘肃省选拔万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考试专用教材:文科专业基础知识(2014版)》内容覆盖了甘肃省选拔万名高校毕业生下基层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与范围,对知识点做了全方位的系统梳理,旨在帮助考生准确理解和掌握考试的相关知识,迅速捕捉考试要点,配以经典例题和解析,培养正确的解题思路和科学的复习方法。
国民经济动员,是国家为应对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运用国民经济资源以保持和增强国家防卫能力的活动,涉及工业、农业、商业、贸易、财政、金融、交通、运输、邮政、通信、医疗和物资储备等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国民经济动员是国防动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举措,拥有现代化的国民经济动员能力,对于和平时期实现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协调发展,增加国家的战略威慑能力,危机时期迅速提高国家遏止和消除战争或其他军事危机的能力,建立战时经济秩序,满足武装力量作战、维护社会稳定和消除战争灾害对国民经济的需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发展的近30年(1949年至1978年)中,党和国家为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着眼打赢现代化大规模全面战争,在不断加强国家武装力量建设和战备
年鉴是按年度编纂,逐年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本书是记述了2005年年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新发展、新情况为主要内容,具有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时间密集的特点,是高密度、高容量的知识、信息、文献资料的结合体。本书对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来说,是“昨天的记录,今天的镜子,明天的见证”。
本书主要阐述的观点是:周恩来同志作为我党统一战线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卓越领导人之一,他成功地运用了我党统一战线的路线、政策、策略,形成了丰富的统一战线工作的思想。他既是我党统一战线重大决策的制定者之一,又是统一战线工作的主要指挥者和模范执行者。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极为丰富,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是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思想渊源之一,对新时期做好与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本书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本书分十个专题对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序言部分系统地总结阐述了周恩来关于统一战线的思想及其对我党统一战线工作的伟大贡献,其他各部分所阐述的专题是:国共关系、
本书系统、全面叙述了1841—1997年港英政治制度与香港社会变迁的历史,对港英政治制度的各项子项制度,如港督制度、行政局制度、立法局制度、行政制度、司法制度、行政监察制度、公务员制度、区域咨询制度等,引证了大量史料进行论述,尤其深入分析了英国统治香港的“主权在英”的原则、直辖“殖民地”的政制模式、行政主导的政制特点、从禁止到超速的“民主发展”政策以及对回归祖国后香港社会的影响。 本书内容丰富,史料翔实,持论客观公允。它有助于了解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的历史和香港社会的变迁,有助于深刻认识回归后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社会现实和“一国两制”的实践,它是修读香港政治、香港历史课程的理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