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萨米尔 阿明的主要代表作,曾对一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和阿拉伯国家的发展实践产生显著影响。作者认为,资本主义世界是由一个由 中心 和 外围 两种 社会经济形态 构成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 中心 利用不平等的国际劳动分工剥削 外围 ,从而实现其世界规模的资本积累;而 外围 的经济发展则因此被 滞阻 ,并处于对 中心 的依附地位。这是发达与欠发达的根本原因,欠发达国家只有摆脱这种依附关系,才能获得经济发展。
经济制裁是当今世界上常用的非战争制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解决反恐、核扩散、军事冲突以及其他外交危机问题。但是,经济制裁也引发了关于其有效性、人道主义影响、合法性、道德问题的争论。本书作为美国权威智库彼得 乔治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重要研究成果,对20世纪的大量经济制裁案例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影响制裁政策的因素进行考察,致力于寻找出,在哪些情况下使用经济制裁*有可能推动和促进某国实现其对外政策的目标,从而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南。本书自1985年首度问世以来,已经有三个版本,得到广泛引用,被誉为 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学界探讨经济制裁问题的*权威资料 。
《文明的冲突(精)》作者塞缪尔·亨廷顿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大学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所长。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的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 作者认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巾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 本书所持观点及其论述颇有争议,但作为一部具有深刻预见性和洞察力的经典著作,书中对现今世界各种文明的研究和剖析,将会持续带给渎者深入思考和启迪。
本书讨论了从古代到20世纪国际政治概念的变革。除了一些在该领域耳熟能详的主题,如独立主权国家之间的关系、国家利益的冲突以及对自然法的一般解释,本书还探讨了一些虽不太为人熟知,但却影响了国际政治思想发展的概念,如文明之间的区别、民族文化与野蛮社会,以及一些关于种族差异与帝国主义的理论。本书所探讨的核心国际政治思想家包括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康德、马克思和摩根索,同时还包括一些较少受到研究的学者,例如希罗多德、波普 因诺森特四世、赫德、康斯坦特、齐默恩。 本书的写作风格生动有趣、深入浅出,是每一个有兴趣了解国际政治的人的理想入门读物。
在19世纪40年代美国罗得岛州立宪运动之中,以托马斯 多尔为首的激进派绕开议会,自行立宪,并试图取代州政府,由此引发了一场时人口中所称的 多尔战争 。本书以围绕 多尔战争 的政治辩论为切入点,对 人民 多数统治 革命 等美国核心政治概念的内涵演变,以及美国后革命时代的政治变革的机制和政治文化的特点进行了细致、深入的研究,揭示了 民主主义 和 制度主义 两种理念是如何在竞争中达成一种均衡,并深刻塑造了美国政治变革的道路。
长期以来,欧洲一直被视为地区一体化的典范,欧盟在国际贸易、气候变化等区域和全球治理领域,凭借其设计国际规则、建构规范认同的能力成功地影响了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本书首先从权力的概念出发,认为欧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 大国 强国 ,它不再适用于权力政治的逻辑。进而,对欧美、欧俄关系和欧洲治理、全球治理进行了深入分析,论证了世界政治的多重维度,得出一种较为中立和谨慎的结论:欧洲规范性力量并非没有出路,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环境压力,欧洲的规范性工具和治理经验仍然具有不可小觑的 软权力 。
本书是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和实践智慧应用于国际关系领域的知识生产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文化资源不会自动生成社会科学理论,中华文化作为智识资源的重要意义在于同现代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经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升华,终产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理论范式,成为人类共同知识的组成部分。本书的研究重点在于对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挖掘,对原有概念进行再概念化和理论化的创新发展,对中华文化蕴涵、关涉国际关系的叙事结构进行剖析,对中国实践经验和社会规范做理论上的凝练。
在《斯大林格勒三部曲》这套*著作*三部卷二,戴维 格兰茨继续并完成了他这份*具*性的历史大作。*三卷*二部阐述了红军顺利实施的反攻 天王星 行动。 借助过去难以获得或被认为已缺失的资料,格兰茨对德军命运多舛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后十周做出详尽描述。简言之,红军阻挡、随后击败了德军解救*6集团军的两场尝试,粉碎意大利*8、匈牙利*2集团军,重创德国*4装甲集团军和*2集团军,*终将德国*6集团军歼灭在斯大林格勒废墟中。随着50多万名将士消失于东线作战序列,希特勒的轴心国军队惊恐地发现,他们从胜利方陡然沦为失败者。本书对轴心国这场深具决定性的失败做出生动、详细的描述。 对于这场战役的*后阶段,相关事件的神话远甚于先前的事件,特别是 天王星 行动为何能取得胜利、德军解围行动为何失败、德国*6集团军能否逃出包围圈或*救援、谁
世界石油工业的发展史是一部垄断史。冷战期间,石油是一个重要的战场。本书通过追溯冷战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轨迹,阐释不同时期世界石油工业的垄断状况与冷战国际关系演变之间的宏观规律关系,同时又着力从微观角度分析世界石油市场上的重要国家,主要是美国,其他包括苏联、西欧、中东产油国等的石油外交政策对对冷战形势所产生的影响,探寻一国的石油能力与国家权力之间的关系。试图将宏、微观两方面的研究在国家石油外交层面结合起来,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研究美国的石油冷战史。
《弗里德曼说,下一个一百年地缘大冲突》 全景呈现未来 100 年世界地缘格局演变 精准掌控 21 世纪人类命运的发展主线 ★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的底气何在?麦金德的 心脏地带 理论如何影响了美苏冷战?马汉的 海权论 对美国海洋霸权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面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巨额政府负债、结构化转型的阵痛,中国如何才能跳出曾经的 日本陷阱 ? ★乌克兰危机对俄罗斯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影响?面对土耳其等国家的挑衅,普京手中的杀手锏 天然气管道阀门是否显得力不从心? 弗里德曼以世界领导人的大棋局视野,结合其敏锐洞察力及有关历史及地理政治学的探讨,以地缘政治为切入点,拨开层层迷雾,大胆提出包括人口、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分析与预测,对全球局势进行精妙解析。 在书中,作者对美国还将统治世界100年信心
云南边疆民族地区的边防文化是以边防守卫力量和边疆民族群众为主体,以先进军事文化和边疆民族文化为根基,以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边疆发展为目的,以爱国和奉献为主要内容,以思想理论和文学艺术为主要形式的精神活动及产品,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融合性、人民性、创新性,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传统革命文化的继承创新,凝聚军民力量的精神支柱,戍边强边兴边的宝贵财富。
美国在钓鱼岛上如何“用心良苦”?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美国?美国为何重返亚洲?中美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中美存在哪些共同的“敌人”?中美开战可能性有多大?美国:你拿什么和我交换?美国在步步紧逼,中国在见招拆招!王德培编著的《再平衡——中国的优势与美国的强势》对中美趋势的研判立足于结构分析,跟踪研究影响中关关系的各种变量的动态,并对其权重变化进行综合考虑,力求寻找各个要素矛盾运动的“合力”方向,以确定未来趋势。
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活动猖獗的国际恐怖主义遭到重击。伊拉克和叙利亚相继收复被 伊斯兰国 占领和控制的众多城镇与大片土地;中国和上海合作组织各成员国反恐斗争成效显著,区域内十分活跃的恐怖主义活动受到极大遏制;国际反恐合作也不同程度地取得进展。不过,从全球来看,恐怖主义仍是威胁国际社会和平与稳定的重大因素之一。 为进一步加强对国际恐怖主义的研究和资料工作,宁夏大学组织力量对国际恐怖主义进行系统梳理,记录国际社会的反恐措施与政策,跟踪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的发展态势,以期为国家相关部门、机构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为研究者提供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领域的扎实基础材料;对普通读者深入了解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斗争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