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军队在朝鲜战争(1950~1953)中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要仰仗义务兵。这些人如同“中彩”一般脱离了平民生活,接受基础的军事训练之后,其中的一部分人——比如作者吉姆·雅各布斯,就志愿前往海外服兵役。当他们到达目的地后才恍然发现自己陷入了战争泥潭,而其酷烈和危险程度并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从1951年3月到1952年6月,作者都待在一支由170人组成的独立迫击炮连队中,并参与了的临津江之战,在前线冲锋陷阵。他没有被俘虏或是被击毙,但很多战友却没有这样幸运。兵役结束后他回到了英国,但几个月后又志愿重返战场,加入了某高炮连。在此期间,他经历了1953年5月爆发的第三次钩子山之战,再次沐浴在猛烈的战火之中。很有可能只有他是经历过这两场战斗的义务兵。 在这本举重若轻的战争回忆录中,吉姆平静而生动地叙述了他从参军到
《冷战》,扣人心弦的年度非虚构作品,让我们前所未有的感受到了世界在毁灭边缘时的情形。 这是你看过所有间谍恐怖小说的真相:为什么美国和苏联陷入高度僵持;我们曾经离核灾难有多近;当时的领导者们,从斯大林到毛泽东,从里根到戈尔巴乔夫,心里都做何打算;情报人员如何密谋,以及东德度假者如何推动了柏林墙的倒塌。这是一个关于危机谈话、借口、暴君和权力争斗——以及普通人改变历史进程的故事。
《21世纪的中俄美三角关系:单极还是多极世界的博弈》系统地研究了中俄美三角 关系的发展和演变轨迹,从而揭示了。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历史轨迹。详细来看,《单极还是多 极世界的博弈》总结了俄美关系和俄罗斯对美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处理好与美国 关系中的诸问题提供借鉴;通过对俄罗斯对美政策的研究,解析俄罗斯与我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政策意图;通过分析俄罗斯对美政策的 变化。解析俄中战略协作关系在俄罗斯外交政策总构想中,特别是在其对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为我国处理中俄战略协作关系问 题提供政策分析。中国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构成了中国最主要的外部环境,研究21世纪中俄美三角关系的演变,对于我国外交战略运筹 的趋利避害。对于我国长期保持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具有重大的、显而易见的
本书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场以“中国为目标的粮食战争”的红蓝对抗军棋推演。 军棋推演完全基于粮食战争的可行性数学规律和详实完备的数据。 作者以蓝方阵营,通过一系列战略战术手段对中国所在的红方阵营展开模拟攻击。红方的防御空间已经极其有限,一旦红方情况满足方案条件,将面临 灭顶之灾 。 回到现实世界,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已经 危如累卵 ,中国人口进入极度危险区域已成定局。未来15—20年,中国人口政策将行走于悬崖峭壁之间。 人口是对中国进行战略绞杀的*后机会。既然无法阻止中国长大,只能顺水推舟地让中国自己撑死!
全书共分为六章: *章为英国与欧盟关系的演变。本章将英国与欧盟的关系变化划分为5个阶段:主张联合阶段、对抗一体化阶段、加入欧共体阶段、合作与分歧阶段和正式脱欧阶段。 第二章为英国脱欧前与欧盟及主要成员国的经贸关系。 第三章为英国脱欧对双方经贸关系的影响分析。本章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部分和第二部分主要从就业、人民福利、金融业、社会投资和整体经济走势共5个角度,详细分析了英国脱欧对英国自身以及对欧盟的影响。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英国脱欧对双方经贸关系的影响。 第四章为英国脱欧后双方经贸合作模式分析。本章主要深入分析了英国脱欧之后双方可能采取或借鉴的经贸模式, 第五章为英国脱欧后双方经贸关系前景分析。本章主要分析了英国脱欧后将要面临的贸易谈判以及英国脱欧后双方经贸关系的走向。 第六章为英国脱欧对
近年来,英国脱欧、欧洲难民潮、ISIS主导的一系列恐怖事件潮引发欧洲经济政治剧烈震荡。本书作者马克·斯坦恩在其作品《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里,曾预言过的西方发达国家末日似乎正在逐一应验。 但美国真能“独行”,在西方世界的末日里独善其身? 马克·斯坦恩在这部出版后轰动全美、横扫各大畅销榜的《衰亡的美国:大国如何应对末日危局》给出了答案。在书中他进一步指出,世界第一大国美国的末日即将来临,美国已同欧洲国家一样,走上了自我毁灭的不归路。 美国不仅面临着迫在眉睫的金融危机、不断加速的文明衰落、种种不幸的社会事件,而且作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美国在华盛顿作出的错误决策,使美国陷于更加严重危机。这一切预示着美国最终走向世界末日。如今的美国公民持着自由放纵的生活态度,天真地认为美国政府可以解决一
《同济大学政治学丛书:当代亚洲地区国家政治与经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出发,综合运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展开论述。 《同济大学政治学丛书:当代亚洲地区国家政治与经济》适宜作大学政治学、行政管理、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专业的基本教材,也可用作就读上述学科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专业参考书,同时适合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干部和对国际问题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1950年12月到1953年7月的2年8个月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朝鲜上空与美国空军进行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然而,凭借着惊人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奇迹:驾起了进的战机,一飞冲天;进行了大规模的空战,一鸣惊人。做到了勇气与智慧的高效复合,取得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辉煌战果,获得了史诗般的胜利!本书作者经过大量的走访和翻阅资料,以热情洋溢的笔调,翔实地记录了这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刻画了一个个面目鲜活、有血有肉的志愿军空军的英雄形象,集中展现了志愿军空军为祖国和人民甘洒热血的爱国精神。
本书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自2001年正式推出《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跨年度分析报告的9本。该报告集全院专家学者之力,对当年度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及影响深远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系统总结和深刻阐释,对来年国际形势发展趋势和走向做出科学预测及评估。立意高远,观点鲜明,资料丰富翔实,持之有理,论之有据,具长远眼光和战略视野,在中国国际关系学界和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和社会影响。
俄罗斯在历史上曾是国际体系的主角之一,作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核大国和欧亚大国,当代俄罗斯对维护欧亚大陆稳定、国际安全和国际战略平衡同样具有特殊作用,没有俄罗斯的参与,很难预期会建立稳定的世界新秩序。《融合与制衡:转型中的俄罗斯与变革中的世界秩序/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纵横博士文库》以当代俄罗斯与冷战后的国际体系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了处于历史复兴进程中的新兴大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既包括对变革时代的国际格局与发展趋势、世界新秩序构建的基础和路径、大国关系理念和外交原则的学理层面的思考,也包括在复兴进程中与世界秩序变革和地区秩序塑造、与国际机制完善和新型大国关系模式构建等外交政策层面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对大国复兴的时代背景、战略条件和路径选择等做出规律性和启示性的结论。《融合
1950年12月到1953年7月的2年8个月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朝鲜上空与美国空军进行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然而,凭借着惊人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奇迹:驾起了进的战机,一飞冲天;进行了大规模的空战,一鸣惊人。做到了勇气与智慧的高效复合,取得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辉煌战果,获得了史诗般的胜利!本书作者经过大量的走访和翻阅资料,以热情洋溢的笔调,翔实地记录了这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刻画了一个个面目鲜活、有血有肉的志愿军空军的英雄形象,集中展现了志愿军空军为祖国和人民甘洒热血的爱国精神。
《21世纪的中俄美三角关系:单极还是多极世界的博弈》系统地研究了中俄美三角 关系的发展和演变轨迹,从而揭示了。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格局演变的历史轨迹。详细来看,《单极还是多 极世界的博弈》总结了俄美关系和俄罗斯对美政策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处理好与美国 关系中的诸问题提供借鉴;通过对俄罗斯对美政策的研究,解析俄罗斯与我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政策意图;通过分析俄罗斯对美政策的 变化。解析俄中战略协作关系在俄罗斯外交政策总构想中,特别是在其对美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变化,为我国处理中俄战略协作关系问 题提供政策分析。中国与美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构成了中国最主要的外部环境,研究21世纪中俄美三角关系的演变,对于我国外交战略运筹 的趋利避害。对于我国长期保持有利于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具有重大的、显而易见的
1950年12月到1953年7月的2年8个月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在朝鲜上空与美国空军进行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对决。然而,凭借着惊人的勇气和大无畏的精神,志愿军空军飞行员在极短的时间内,创造了奇迹:驾起了进的战机,一飞冲天;进行了大规模的空战,一鸣惊人。做到了勇气与智慧的高效复合,取得了“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辉煌战果,获得了史诗般的胜利!本书作者经过大量的走访和翻阅资料,以热情洋溢的笔调,翔实地记录了这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辉煌历史,刻画了一个个面目鲜活、有血有肉的志愿军空军的英雄形象,集中展现了志愿军空军为祖国和人民甘洒热血的爱国精神。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本书对人类历史上古典的、战争与革命时代的、和平与发展时代的安全战略思维,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国际安全战略思维创新的演进加以梳理、研析。研读国际安全战略思维的历史,领悟古往今来战略思维的冲突与交融,传承与创新,无疑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以宽广的眼界洞悉国际安全风云大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感悟国际安全大势的内在逻辑,深刻认识实现世界的公平正义、和平和谐的条件、困难和途径,自觉坚持中国首倡的国家总体安全观,推进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本书与《国际安全战略思维文选导读》是国际安全及相近专业配套的基础理论教材,对于关注国际安全的各界朋友,也是思考国际问题难得的参考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