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单行本,已由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
国务院总理*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条例具有以下四大亮点:1.实施公开招聘。条例规定,事业单位新聘用工作人员,应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效回应社会关注的“萝卜招聘”、“内部招聘”问题。2.规范聘用合同。条例规定,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订立的聘用合同,期限一般不低于3年。3.参加社会保险。条例规定,事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工作人员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4.工资增长机制。条例规定,国家建立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的正常增长机制。
观点导读 ◎ 群体性事件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事物,要研究和把握群体性事件的基本规律、特征,提高领导干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防止本领 恐慌 、事到临头无对策。 ◎ 处置群体性事件,要以维护群众利益为根本目标,要站在群众立场上思考和说话,要善用群众工作方法来解决问题,要带着对群众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要把群众合法合理的利益诉求解决好。 ◎ 处置群体性事件是特殊状态下的群众工作。 ◎ 群体性事件不是群众事件,不能简单将其作为群众闹事事件来对待。绝大多数群体性事件都因利益冲突或矛盾纠纷而起,背后总是连着利益、关系民生。不能把事件的处置与维护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 ◎ 群体性事件大都会经历 萌芽 酝酿 发生 发展 恶化 结束 的过程。因此,只要在 萌芽、酝酿 阶段把矛盾
老一辈革命家陈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特别突出地表现在财经工作、党建工作和思想方法三大方面。该书是作者根据积累的材料,结合陈云财经工作、党建工作、军事工作、文化工作等研究陈云思想方法的一本书。该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从整体上研究陈云的思想方法。在研究陈云历史贡献的同时研究了他的思想方法。第二部分是从财经工作的角度研究了陈云的经济思想和财经工作方法。分别从财经工作总体上,从金融工作上,从治水工作上,从武汉调查上,从抗美援朝财经工作上,从建国前财经工作方法上,从陈云经济思想上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是研究陈云的用人之道和学习之道。
在当今的比较政治学研究更多地把目光转向对 现象 的具体研究时,本书难能可贵地保持了对 规则 的关注。作为一本比较政治学领域的经典著作,本书系统介绍了国家的政治、行政、立法、司法等多项基本制度,涉及政治文化、政治参与、政治传播与政策制定等重要情境,并讨论了政党、选民与利益集团等关键行动者。通过对政府与政治领域中关键结构、情境与行动者的全面论述,作者绘制了关于政治的规则图景。同时,还对政治学关键概念与基本研究范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为读者对 规则 的理解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本书呈现了跨越地理和文化界限以比较各种形式的政治组织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有助于读者理解政府与政治体制的运转以及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治模式。通过阅读本书,读者既能对比较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方法与议题形成框架性认识,又可尝试
本书基于国家视角和国家立场来研究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将中国的边疆置于国家领土空间及国家活动覆盖的地理空间中考察,突出边疆的国家属性和政治地理空间属性,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大国的边疆和边疆治理理论,把边疆视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从国家治理的总体格局来审视边疆治理,梳理中国边疆及边疆治理的历史文化资源,总结当代中国边疆认知和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通过有效的理论创新来构建适应国家发展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为新形势下的边疆建设和边疆治理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和理论支持。
本书的中心议题是探寻现代乡村治理的基础。乡村治理并非一个单纯的治理体制或治理模式问题,其在本质上是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以建构乡村秩序的过程,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目标是在乡村社会塑造一套与现代化国家相适应的政治经济结构。本书一个重要的学术贡献在于提出了 乡村治理的基础秩序 这一学术命题,将通常意义的乡村治理研究转化为治理活动与作为其基础平台的农民形态、产权制度、空间布局之间互动秩序的分析,拓展了乡村治理的研究空间。基础秩序构成了乡村治理现代化 内生的锚 ,基础秩序的变动和变革,一方面为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内在的稳定性与秩序感,另一方面也必然催生治理体制的现代转型。
政党是美国政治生活和政治运作中的核心要素,深入认识美国政党政治有助于更好理解变革中的美国政治。本书分 政党和政党制度 作为组织的政党 选民中的政党 政党、提名和选举 政府中的政党 五大部分,系统介绍了美国政党的发展历程、组织和运作以及政党在各级机构及其选举中所发挥的作用。本书还通过对竞选策略和竞选手段的详细介绍,揭示了美国两党之间激烈的交锋、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如何在选举中争取选票、美国政党如何面对来自利益集团和媒体的挑战、金钱在美国总统选举中的重要作用等。本书内容全面、生动直观、论证清晰,是研究美国政治的指南性读物,有助于读者较为深入全面地了解美国政治的运转。
乡里制度史研究主要有两个切入点:一是王朝国家的乡里控制制度,着眼于国家对于乡村地区的控制,重点放在乡里制度的内涵、结构与实施、变化方面;二是乡村社会自身的 制度 ,亦即乡村社会内在的秩序与组织。本书试图将两者结合起来加以考虑,揭示国家控制与乡村自治两种制度与传统在历史过程中的矛盾、结合及其互动关系。在王朝国家的乡里制度研究方面,将重点放在王朝国家的乡里制度推行到全国不同地区的历史过程、区域差异及其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变异上;而在乡村自治制度的研究方面,将把重点放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自治组织及其与王朝国家的乡里制度的关系上。
本书致力于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操作层面的研究。思考的主要问题是,在既定的条件下,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有什么抓手,可以做点什么。 围绕这一主题,本书分为基本问题、知识基础、方案策划、主体推动四个部分。其中 基本问题 和 知识基础 涵盖了设计思想、适用范围、重要原则等内容, 方案策划 详述了关于大调研 大讨论、社会各界座谈会、理论座谈会、时政热点关注分析、立法草案征询意见会议、人民建议征集、委员会会议、干部选人程序等方面的实践案例与优化设想, 主体推动 聚焦提高制度供给能力和领导干部素养,为各地方、各部门践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提供行动指南和具体路径的参考。
作者在1986-1990年对山东省三个村落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个社区对改革作出的迥然不同反应,并详尽地剖析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对北方农村妇女地位、生产活动及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这一研究表明,尽管在家族领域甚至在家庭企业中妇女的境遇已大为改观,但在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尤其是在村政府和村级集体企业中男性仍垄断了几乎所有的主要职位,从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社会。性别与权力关系在婚姻家庭、就业、参政、社会组织与网络等诸多私人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运作与流变。
《干部教育培训绩效的评估指标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研究》从干部队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人手,探讨了干部教育培训及其评估的重要性,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了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阐述了课题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技术路线与主要内容。
《行政管理学学习辅导习题与案例 (第2版)》是根据夏书章教授主编的《行政管理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五版)的 体系结构和内容而编写的学习辅导书。编写者都是教 材《行政管理学》(第五版)的编著者,其中陈瑞莲教 授是教材的副主编。他们长期从事该学科的教学和研 究工作,成果颇丰,教学实践经验丰富,所编写的这 本学习辅导具有权威性,影响力大。 《行政管理学学习辅导习题与案例(第2版)》各 章内容由知识点阐述、相关知识拓展、练习题及答案 、案例分析四大部分组成,具有内容简明扼要、实践 操作性强等特点,若与教材配套使用,可有效帮助读 者学习、掌握行政管理学这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 理论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 参与各类考试(含公务员考试)的应试能力。
本书又名《玉树土司调查记》,是周希武受甘肃当局委托,于1915年秋赴玉树调查,历时九个月,深入藏族同胞帐房,访问长老,参阅图志,考察玉树山川形势、民情风俗,并参考旧时档案,分门别类,苦心孤诣编纂而成的。全书共两卷,附《宁海纪行》一卷。著名藏学专家吴均先生对此书作了校释,本次出版系吴均先生的校释本。书首列玉树二十五族图和位置图两幅,上卷记部落、山脉、水道、地形、政治,下卷记宗教、风俗、实业、掌故、考证,强调玉树的战略地位,资料翔实,记载准确,体例严谨,以致有人据此编纂《玉树县志稿》,为人们认识玉树的山川形胜、建制沿革、风土人情,为研究青海藏族史和唐蕃交通史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关系中的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视角,从关系变迁与国家互构的视角研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改进和演化问题。分为多卷本。第二卷的主题是地域 血缘关系中的帝制国家。阐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的国家和国家治理超越了血缘关系主导,转变为地域关系主导,形成超大规模的地域领土国家。维系这一国家的帝制体系包括皇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郡县官僚、行政城市、家户合体、国法规制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因素。与久远的血缘关系相伴随的因素在帝制体系中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帝制国家再生产出国家与官吏、士人、农民、商人、军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互动中演化。本卷共十五章,以专题形式探讨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晚清王朝时期国家和国家治理进程及内在支配关系。
本书基于作者在联合国的工作经验,总结联合国发展系统对世界发展和变革的作用,概述了联合国发展系统从产生到演变的全过程,并对现在联合国发展系统组织分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创立后是如何通过吸收先进的经济思想,实现了从片面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向消除全球发展不平衡的转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联合国发展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进一步阐释并强调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内部改革的内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