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在1986-1990年对山东省三个村落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各个社区对改革作出的迥然不同反应,并详尽地剖析了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对北方农村妇女地位、生产活动及社会关系的深刻影响。这一研究表明,尽管在家族领域甚至在家庭企业中妇女的境遇已大为改观,但在更广阔的社会舞台上,尤其是在村政府和村级集体企业中男性仍垄断了几乎所有的主要职位,从而令人信服地揭示了社会。性别与权力关系在婚姻家庭、就业、参政、社会组织与网络等诸多私人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运作与流变。
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近代的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始于上海公共租界,是在租界侨民 自治政府 上海工部局的主持下逐步确立,进而影响中国其他地区的。上海公共租界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制度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管理重点经历了由着意消除环境中产生 瘴气 的 秽物 到发现及对抗致病病菌的转变,它不是西方经验在上海的简单复制,而是秉持近代西方公共卫生管理理念并加以本土调适的产物。这套制度创制及实施的目的是保护占租界人口少数的外国侨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及上海港的商业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诸多租界及其周边华人受惠,并成为中国近代意义上公共卫生管理的源头之一。
本书以公共行政的概念产生与发展为脉络,对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史进行了深入而精致的描绘,展示出一幅内涵丰富、灵动飘逸的画卷。作者紧扣公共行政概念与历史进步共生、共进的主题,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去剖析概念的演进、变异和衍生出相关基本概念的历史过程,透过概念的嬗变去把握理论的发展轨迹,揭示了公共行政理论在每个时代如何适应实践的要求而改变自身,也同时使理论发展的逻辑清晰地展现出来,使公共行政学面向未来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特别是对公共行政学的本土化建构而言,具有启发意义。
本书从公共政策决策流程的角度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全书共8章,包括绪论、定义政策问题、政策信息的收集、公共政策评估、方案开发、结果预测、政策方案的优化选择及政策理论模型。本书可供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政府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户籍制度改革是国家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著作在介绍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着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市民化、城乡户籍一元化、新型城镇化、恢复公民迁徙自由权、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主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结,并指出了与其相应的户籍制度改革路径,希望能为下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本书认为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是治理理念科学化、治理主体协同化、治理目标系统化、治理方式复合化、治理道路合宜化的有机统一,这 五化 分别是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逻辑前提、核心环节、关键所在、必要保障、应有之义;实现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到马克思唯物史观中寻求理论指导。本书从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人民主体思想、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社会有机体理论、历史发展动力理论、社会形态演进理论等重要内容中汲取理论智慧,对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
本教材介绍了社会危机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基本内容,介绍了社会危机管理的内涵、社会危机管理的识别、判断,社会危机管理的预警、社会危机管理的预防、社会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社会危机管理的隔离、社会危机管理的善后等,还介绍了社会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社会危机管理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社会危机管理的国内外比较。本书还列举了大量的国内外的案例,并进行了分析,本书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以政府组织如何行使公共权力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为研究对象,围绕行政管理的目标与价值、行政体制、行政过程、行政技术、行政保障、行政改革六个方面的十多个管理环节和管理要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既较为全面地介绍了行政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又对国内外行政管理的理论与实践进展进行了追踪,特别是对当前我国政府行政管理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向进行了分析。较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公共性价值的结合。
本书基于作者在联合国的工作经验,总结联合国发展系统对世界发展和变革的作用,概述了联合国发展系统从产生到演变的全过程,并对现在联合国发展系统组织分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创立后是如何通过吸收先进的经济思想,实现了从片面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向消除全球发展不平衡的转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联合国发展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进一步阐释并强调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内部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沿着制度—程序—机制的主线,在管理学、哲学(包括系统论)、政治学(包括公共管理、政党政治)、社会学和中国历史、中国现代转型史等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结晶。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挑战。意识形态建设处于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态势,互联网领域的意识形态论争高发频发,对于党心民心形成了巨大冲击,对于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挑战。对此,同志在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本着对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了进一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如何积极妥善地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积极正面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相应成为了一个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课题。
政治家如何考虑与腐败作战?哪几种腐败和不法行为为害最盛?什么样的反腐败措施是有效的,它们在官僚腐败势力强大的环境中又是如何被实施的?《控制腐败》通过分析香港警察、新加坡海关、菲律宾税收机构和驻韩美军采购部门的腐败现象与控制腐败的成功之举,为政治家提供了控制腐败的政策性思路,为学者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n
本书以“立德树人”作为思想,将“立德树人”纳入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当中,从教育阶段入手,构建价值观层面的稳定和谐,解决创新创业活动中主体冲突,建立一个健康、良性循环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兼顾国家、高校、企业、学生的发展,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知识传递与共享功能、协同合作功能、学科交叉与互动功能、培育个人技能与价值实现功能。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定位、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京津冀世界城市群、推动三地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举措。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要以首善标准补齐当前城市运行中的短板,还要秉承全新的发展理念,对标全球城市,实现城市空间、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了北京城市发展的阶段性需求、通州建设现状以及外特大城市建设副中心的经验,提出了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路径。
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实施,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人畜共饮、共居的问题,但定居以后仍有诸多问题亟须解决。《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效益评价及后续问题研究》主要以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背景,基于农牧民满意度,通过对安居工程进行效益评价,揭示定居后续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理论方案,让藏区广大农牧民切实享受到这项工程带来的实质利益。《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的效益评价及后续问题研究》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对西藏农牧民安居工程进行经济属性阐释,对安居工程实施效益进行实证分析,对农牧民安居工程后续产业发展问题、增收问题、社区治理问题及如何实现西藏城乡统筹发展等问题进行理论研究。
本书首先分析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公众采纳理论,提出面向公众需求整合 互联网 政务服务 信息资源,根据政务服务主题、用户对象、政务业务流程、信息服务逻辑层进行信息资源整合,有利于提高 互联网 政务服务 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以及公众采纳意向;其次,针对 互联网 复杂环境对公众采纳行为的影响,从感知信任、外部环境、用户满意度等多维角度分析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以及不同阶段公众采纳的心理特点,构建基于过程的多维度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公众采纳框架,对 互联网 政务服务 的建设和完善具有指导作用;再次,在采纳理论基础上,根据实证结果提出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公众采纳对策,用于指导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平台的建设以及服务平台的不断改进,深化 互联网 政务服务 应用,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后论述突发事件下政务短视频在公众采纳中
《公共管理学(第2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系列教材》内容共分三个部分: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演化过程、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特点、公共管理者角色与技能以及公共部门的角色与定位、公共责任的本质含义与公共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第二部分是公共部门过程管理,主要介绍了公共管理过程中的战略、计划、决策、组织、绩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第三部分是公共资源管理,主要介绍了公共部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力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
协商民主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新的民主理论和实践形式,是对传统代议民主的某种,代表了两方民主的发展。罗尔斯、吉登斯、哈贝马斯等两方思想界的领军人物都是协商民主的积极倡导者。 “协商民主译丛”精选两方学者在协商民主研究方面的代表性论著,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思想渊源、代表人物、主要观点、重要争论和现实基础,旨在为国内读者了解和研究当代西方民丰政治提供基础性的文献资料。 本书是丛书之一,收录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治思想中心的学术成果。 本书收录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政治思想中心的学术成果。收录的文章从规范性视角和制度性视角两方面对协商民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们一般从对前人有关协商民主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出发,结合当今多元和复杂的社会文化背景,引申出对协商民主规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城乡规划学研究丛书》编著者沈山等。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与实证研究/城乡规划学研究丛书》共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是生活圈视域下的县域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与江苏省邳州市(县)域的实证。中篇是基于乡村社区居民需求实地调查的乡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理论与江苏省邳州市港上镇前湖社区的实证。下篇是基于城市公共设施服务边界理论支持下的城市增长过程中城市边界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城市空间调控的理论及徐州主城区的实证。 本书可以作为城乡规划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以及城乡规划学规划编制人员和相关专业研究人员的参考资料。
《怎样做好官》以当前领导干部历史使命为出发点,融汇中国历代“好官”标准,深入阐述了“为官五要素”:做官起点和灵魂上讲“公”;与人民群众关系讲“仁”;对待工作态度讲“明”;在自身修养和行为上讲“廉”;在做官归宿和效果上讲“功”。全书以官德源流引起,又以“好官民造”收尾,贯穿了为官做人的个人修养和社会基础,将“做好官”这一要求具体化、可操化。全书视野开阔,逻辑清晰,“好官”形象清晰,事例详实具有说服力,是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修养,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