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近代的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始于上海公共租界,是在租界侨民 自治政府 上海工部局的主持下逐步确立,进而影响中国其他地区的。上海公共租界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制度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管理重点经历了由着意消除环境中产生 瘴气 的 秽物 到发现及对抗致病病菌的转变,它不是西方经验在上海的简单复制,而是秉持近代西方公共卫生管理理念并加以本土调适的产物。这套制度创制及实施的目的是保护占租界人口少数的外国侨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及上海港的商业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诸多租界及其周边华人受惠,并成为中国近代意义上公共卫生管理的源头之一。
......
本书是本从公共管理学科视角探讨案例研究的方法书,旨在向读者介绍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原理与应用。书中编详尽阐释了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规范界定、案例选择、研究设计、分析技术与研究报告撰写;第二编以公共政策、绩效管理、可持续发展政策、技术管理、国家安全管理、应急与灾害管理、社区和卫生服务、公共基础设施、公共运输及政府运行等公共管理领域为观察对象,对上述领域中的具体案例进行了深描,探讨了具体案例的事件历程与分析技术,进一步深化了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知识应用,有力推动了公共管理案例研究方法的知识扩散。
社会政策事关人民福祉与美好生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同富裕成为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新动能,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显。本书是第十六届中国社会政策国际论坛的参会优秀论文集。第十六届论坛以 共同富裕与社会政策创新 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从事与之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我国社会政策创新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界人士参与本次论坛,进行研讨与交流,并提出本次大会的共识。
本书讨论了从上古到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文化状况。三皇五帝时期制订了中华文明初的天文历法和礼仪制度,建立了军队和国家的职官系统,确定了礼刑结合的法律框架。夏商时期,王道政治成为主流,夏王朝建立了世袭封建王朝。西周王朝的封建系统趋于完善,建立了完备的中央政权体系和地方治权体系。春秋战国绵延数百年,诸子百家的辉煌学说为中华政治文明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两千年来中华民族及其政治文化的核心。
政府重大决策关乎民生福祉,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重点内容是利益相关者识别、风险因素判定、权重指数确定和风险综合指数计算,并可作为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判定的重要依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受工程
本书论述了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尤其是如何消除两者之间的“真空”或误会。通过对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从理论到实践的系统阐述,并着重区分了两者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令我们能清晰地区分出两者的不同,同时又理解两者相互协同相互支持的关系。主要的目在于说明应急管理者需要具备管理的概念和原理基础,而大学教育课程对于应急管理者而言非常重要和必要。应急管理理论是由一套独特概念和原理组成的,它与应急处置当中运用的各类专业技能完全不同。应急管理者更多的是进行概念、原理,以及管理实践的学习,但在涉及具体的各种应急处置的技能时,还需要专门的、针对性的培训。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在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准备、响应和恢复、减缓当中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应急管理通过预测预警、沟通、协调、策划、后勤
......
本书为 社科基金结项成果。随着近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变迁,乡土社会生活出现了新与旧的嬗替、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本书以此为时代背景,以东北乡土社会为考察对象。通过查阅大量的官书、档案、方志、报刊、碑刻等历史文献资料,并通过大量田野调研后,全面梳理了东北乡土社会中的信仰、仪式、风俗、礼仪等问题。进而作为切入点分析了东北乡土社会的生活方式、大众心理、社会结构以及社会功能等,同时对多民族融合共生理论、 —社会等理论进行了验证。
《关系中的国家》以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视角,从关系变迁与国家互构的视角研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改进和演化问题。分为多卷本。第二卷的主题是地域 血缘关系中的帝制国家。阐述了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中国的国家和国家治理超越了血缘关系主导,转变为地域关系主导,形成超大规模的地域领土国家。维系这一国家的帝制体系包括皇权为代表的中央集权、郡县官僚、行政城市、家户合体、国法规制等一系列新的制度因素。与久远的血缘关系相伴随的因素在帝制体系中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帝制国家再生产出国家与官吏、士人、农民、商人、军人之间的关系,并在互动中演化。本卷共十五章,以专题形式探讨从秦始皇统一中国到晚清王朝时期国家和国家治理进程及内在支配关系。
国家治理既是政治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又是政治学学术领域的关键命题。实现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离不开对中国国家治理内在逻辑的深刻认识。本书从 行政区划与府际关系 统合式治理 经营型政府 引导型自治 等地方治理中的典型现象出发,系统整理了作者近年来对中国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的思考,以期为推动中国国家治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具有创新性的理论与思想贡献。
徐晓林教授为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始院长,也是国内电子政务(数字政府)研究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本书以徐晓林教授20余年来对行政学、电子政务、数字治理和非传统安全理论的探索为主轴,精选其在国内重要期刊上发表的相关研究成果35篇,以此管窥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过程和对其的思考。所关涉的问题既有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电子政务与数字政府、数字治理、数字城市改革等行政实务,也有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国虚拟社会治理、公共管理研究的中国经验等理论分析;这些成果分析了电子政务成熟度评价的基本维度,聚焦数字时代政府治理形态变革的具体路径,对数字治理条件下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前瞻性展望,从不同视角展现了当前行政学前沿研究的视野和方法,具有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全球治理是冷战后兴起的国际关系热点话题,深受各国学术界、政界的关注;网络安全是全世界面临的一个共同话题,维护网络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责任,国际社会越来越重视网络安全的问题;近年来,世界各国已深刻认识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