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国家视角和国家立场来研究中国的边疆及边疆治理,将中国的边疆置于国家领土空间及国家活动覆盖的地理空间中考察,突出边疆的国家属性和政治地理空间属性,借鉴其他国家尤其是西方大国的边疆和边疆治理理论,把边疆视为国家疆域的边缘性区域,从国家治理的总体格局来审视边疆治理,梳理中国边疆及边疆治理的历史文化资源,总结当代中国边疆认知和边疆治理的经验教训,通过有效的理论创新来构建适应国家发展的边疆及边疆治理理论,为新形势下的边疆建设和边疆治理提供有效的知识供给和理论支持。
本书以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和治理效果为研究主线和问题意识,将县政府、县党部、县参议会之现代地方政权结构与县域社会阶层、社会背景网络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系统探讨了县政的权力结构、制度运作、社会管理与控制、县域公务员群体、相关利益群体、社会背景等历史实况;突破了传统单纯以县行政制度为主的县政研究体系和框架,将制度史和社会史、知识舆论史等研究视角及其内容相结合融会,并从大历史的视域将中国古代县政发展脉络及其古今之变贯通映衬对照,从整体与具体中把握与总结南京国民政府县政发展的内涵、演进的轨迹、具有的特点、得失成败及其经验教训。
本选题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城市人民公社文献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终成果。编者李端祥教授历时22年,大范围长距离查阅了包括从中央到地方(当时27个省市区)的各级档案馆(地市管辖下的区级档案馆)75家,以及1958年到1963年间各主要报刊,收集到几千份珍贵的城市人民公社原始文献。《选编》就是从中挑选了1523篇(连同附件。其中原始档案文献1345篇,报刊文献178篇)城市人民公社文献编辑而成。全书约520万字,10卷,29章(中央文献129篇,组成*卷*章, 27个省市区各一章。*后一章,即第29章,由《参考资料》转载的境外媒体关于城市人民公社的资讯)组成。
本书地阐述了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它以界定、区分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为出发点,详细分析了应急管理的利益相关者与组织,全面介绍了应急管理所涉及的主要对象,涵盖减缓、准备、响应、恢复等应急管理的四个阶段,并探讨了沟通、应急评估、国际应急管理、应急管理职业化、应急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此外,为了教学与研究的方便,每一章都自成单元,前面为学生与读者设定了学习目标,后面开列了一系列的题目。
本书是对美国公共行政学研究现状的反思,全面考查了公共行政领域如何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深化就公共行政研究的恰当方法、标准和认识论的探讨。本书内容涵盖了博士学位论文及学术期刊文章中关于质量和方法、公共事务和行政领域的知识获取和理论发展等哲学问题。 对于所有从事公共行政研究的人,本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尤其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及其导师,本书为其指明了做论文时可能避免的问题与困境。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学者和专家们也可从本书提出的研究哲学和方法论问题的讨论中受到启迪。
本书是美国著名公共管理学专家格罗弗·斯塔林著的一本公共行政管理学的教科书。公共管理、公共行政是关于国家行政机构、公共服务部门和各种非营利组织如何构建、运作、管理、以及公共管理者是如何组织、计划、决策、执行和评估的学科。这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是现代国家每个公务员的必修课和基础课。 本书分部分:部分政治管理,主要介绍公共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行政管理的职责和伦理。第二部分计划管理是本书重点,论述公共管理中计划的制订、决策的分析、组织的领导,以及政策的执行与评估。第三部分论述资源管理,涉及人力资源和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关涉组织文化、文官制度的改革,以及吸引、培育和保持有效率劳动力的问题。财务资源管理部分讨论预算和税收的问题。最后一章信息革命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
《工会干部岗位规范与工会管理制度全集》从工会的实际需要出发,结合工会各项工作的特点,分门别类地进行编写,内容详实、结构合理、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汇聚全国数百家“模范职工之家”的工作规范与工会管理制度,针对性、实用性很强,为工会干部制定工会管理制度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和案例,具有很实用的参考价值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