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基于作者在联合国的工作经验,总结联合国发展系统对世界发展和变革的作用,概述了联合国发展系统从产生到演变的全过程,并对现在联合国发展系统组织分散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介绍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创立后是如何通过吸收先进的经济思想,实现了从片面关注全球经济发展向消除全球发展不平衡的转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立足于联合国发展系统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解决思路和方法,进一步阐释并强调了联合国发展系统内部改革的内容和意义。
本书从概念、理论基础、内涵和主要特征等方面提出了公共服务体系的一般分析框架,全面总结教育、医疗卫生、就业和社会保障、养老服务、社会救助、公共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发展成效,科学分析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深挖其形成原因,系统提出构建更加科学合理、覆盖城乡居民、均衡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方向、总体思路、重点领域、重大改革和关键举措等,突出公共服务政策的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本书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聚焦当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关键问题,包括公共服务体系内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公共服务的分类供给与生产、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等,同时系统分析“十四五”及未来一段时期国内外环境变化对公共服务发展的影响,系统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背景下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总体构想,
公共精神是一个含义广泛而深刻的概念。它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的公共生活领域,对它的研究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恒常性的课题。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开展对公共精神的研究,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着力探讨公共精神生发的内在机理,揭示公共精神与现代化的种种诉求之间的内在关联,特别是西方在现代性展开过程中倡立公共精神的经验教训,以启示当代中国公共精神的培育,推进当前和谐社会构建及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创新。
本书针对目前国内PPP这一新型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聚焦其在建立健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推进新时代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做法,在搜集、分析现有政策、法规、案例的基础上提出PPP模式的改革思路与政策建议。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梳理现行PPP项目用地法规,并从应用层面对PPP项目用地取得方式进行整理,同时重点论述 土地资源配置 方式的可行性。2.通过研究政府性基金预算的使用限制,探讨其在城镇综合开发类项目中的应用。3.通过整理典型PPP项目案例,梳理各类项目中的土地应用方式,并从扩大PPP项目收入来源的角度,思考 溢价归公 模式的应用的可行性。4.从土地取得、土地价值的分配利用等多角度提出政策研究建议。本书选题思路较新颖,兼具学术与政策建议价值,在目前PPP类读物的出版市场上尚不多见。
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农村基层干部身处乡村振兴工作一线,急需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具备基于深入领会中央工作部署上的高度的工作自觉和基于对各方面具体工作规律认识基础上的成熟谋划,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各地成功经验启示进行积极探索。为增强农村基层干部一线工作具体操作的政策能力、规划视野和工作能力,本书精要讲解中央有关农村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方针,提供值得借鉴的先进经验和案例,指出在具体条件下一线工作可以努力的方向和做法。
本书从公共政策决策流程的角度阐述了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全书共8章,包括绪论、定义政策问题、政策信息的收集、公共政策评估、方案开发、结果预测、政策方案的优化选择及政策理论模型。本书可供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使用,也可供政府工作人员参考使用。
《公共管理学(第2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系列教材》内容共分三个部分:部分是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了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演化过程、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特点、公共管理者角色与技能以及公共部门的角色与定位、公共责任的本质含义与公共管理伦理的价值取向。第二部分是公共部门过程管理,主要介绍了公共管理过程中的战略、计划、决策、组织、绩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第三部分是公共资源管理,主要介绍了公共部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财力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
本教材介绍了社会危机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基本内容,介绍了社会危机管理的内涵、社会危机管理的识别、判断,社会危机管理的预警、社会危机管理的预防、社会危机管理的控制处理、社会危机管理的隔离、社会危机管理的善后等,还介绍了社会危机管理的法制建设、社会危机管理的教育和人才培养、社会危机管理的国内外比较。本书还列举了大量的国内外的案例,并进行了分析,本书从纵向和横向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户籍制度改革是国家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一项重要任务。本著作在介绍当代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围绕着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流动人口管理制度、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工市民化、城乡户籍一元化、新型城镇化、恢复公民迁徙自由权、国家治理现代化等主题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结,并指出了与其相应的户籍制度改革路径,希望能为下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参考。
本书核心技术以国际急救指南为标准,结合我国保安工作实践,力求兼具科学性、先进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全书共有八章,分为三个教学模块,一是紧急救助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二是创伤现场心理救助,三是安全救助和自我防护。主要内容包括,挽救生命的核心技术、创伤现场救助的基本技术、突发急症和意外伤害紧急救助、创伤心理救助和自我防护、保安现场保护五个方面。以受训者的视野为出发点,各章节的编写思路依次为,首先以保安员熟悉的现场实际案例为引子,导入相关的基本知识点,然后围绕此展开基本技能操作步骤,最后强调注意事项和自我保护。每项关键技术都配有插图,方便理解和实施。每章后安排了模拟演练或思考题,利于学院课堂学习和课后巩固掌握该项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