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种意义上,中国近代的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始于上海公共租界,是在租界侨民 自治政府 上海工部局的主持下逐步确立,进而影响中国其他地区的。上海公共租界公共卫生行政管理制度的确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管理重点经历了由着意消除环境中产生 瘴气 的 秽物 到发现及对抗致病病菌的转变,它不是西方经验在上海的简单复制,而是秉持近代西方公共卫生管理理念并加以本土调适的产物。这套制度创制及实施的目的是保护占租界人口少数的外国侨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及上海港的商业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使诸多租界及其周边华人受惠,并成为中国近代意义上公共卫生管理的源头之一。
社会政策事关人民福祉与美好生活,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中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共同富裕成为中国社会政策发展的新动能,社会政策研究的重要性更加突显。本书是第十六届中国社会政策国际论坛的参会优秀论文集。第十六届论坛以 共同富裕与社会政策创新 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从事与之相关学科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在我国社会政策创新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专家、学者以及实务界人士参与本次论坛,进行研讨与交流,并提出本次大会的共识。
机关事务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机关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机关事务部门在基础理论和实践创新上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探索,取得积极进展和成效。本书汇总了近年来机关事务理论与实践研究的代表性成果,主要研究探讨了机关事务工作政治性、保障性、经济性、内部性、特殊性等属性特征,以及治理法治化、服务规范化、保障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机构职能化、手段信息化、评价绩效化等目标任务,提出了推进集中统一管理的政策思路。
本书是大学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等专业的本科基础教材,内容包括社会保障的发展、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社会保障制度及模式的构成、社会保障的目标及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作和管理等八个章节。 本书会面、深入地介绍和论术了世界上主要国家及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历史、理论演变、内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本书立论准确,资料详实,论述清晰,具有知识性、理论性、现实性、概括性等特点。不仅适合大学相关学科教学,也适合广大社会保障工作都及一般社会人士阅读。
本书以30年从基层到总部各级机关的亲身经历,紧贴机关工作实际,阐释机关工作的特点和奥秘,传授做好机关工作的方法和技巧。全面、系统、准确、透彻,兼具理论性与指导性。不仅帮助“新机关”尽快入门,也帮助“老机关”全面提高,更可以帮助企业管理人士提升管理能力和技巧,堪称“机关生存技术手册”。
基于以人为本的宗旨,中国社区建设的发展、创新、再发展,离不开人的参与、人的创造力及人的奉献。而就六个主要内容: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环境、社区文化及社区组织来说,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要着眼于社区里的居民。推进社区建设,必须让社区居民广泛参与。面社区志愿服务是志愿者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为志愿服务的行动提供了指导性的说明。 全书共分四篇,包括:理论篇、实务篇、组织篇和拓展篇。
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面临着一个无法回避的时代挑战。意识形态建设处于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态势,互联网领域的意识形态论争高发频发,对于党心民心形成了巨大冲击,对于社会稳定造成了巨大挑战。对此,同志在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等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本着对党的思想意识形态建设高度负责的态度,为了进一步推进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如何积极妥善地化解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风险,并进行积极正面的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相应成为了一个具有重大时代意义的课题。
都是实务操作,不写理论,只告诉分工会主席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系统的问题程序化、规范化; 精选案例,专家点评指导; 工作方法、领导艺术融于日常工作实践。
本书是作者十多年来沿着制度—程序—机制的主线,在管理学、哲学(包括系统论)、政治学(包括公共管理、政党政治)、社会学和中国历史、中国现代转型史等多学科领域研究的结晶。
公共精神是一个含义广泛而深刻的概念。它是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涉及到人类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的公共生活领域,对它的研究是一个带有全局性和恒常性的课题。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开展对公共精神的研究,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着力探讨公共精神生发的内在机理,揭示公共精神与现代化的种种诉求之间的内在关联,特别是西方在现代性展开过程中倡立公共精神的经验教训,以启示当代中国公共精神的培育,推进当前和谐社会构建及政治文明建设的路径创新。
本工作文集,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广东省公务员局)综合管理与培训处和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组织编辑,是“广东省公务员新加坡公共管理专题研究班”第四期的培训研究论文。学员们用论文的形式,运用所学公共管理理论并结合新加坡公共管理经验来深入探讨广东公共管理实践,涉及公务员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社会政策和公共治理等各个方面,对我国和广东省改革开放进程中面对的诸多公共管理具体问题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对转变观念、提高公共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公共管理与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索。
制度是人类文明中最主要和最核心的成果。如果把人类文明比喻成一棵大树,那么制度就是这棵大树的树干和股叉。没有制度存在的人类文明社会是不可想象的。制度既是人类文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它本身又是饱含着经验和教训的人类文明智慧的结晶,伴随人类从早期文明国家发展到今天成熟、发达的现代文明社会。制度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充分关注,一些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和思想家,往往把对自己所信仰的制度的捍卫和创造,作为自己一生的追求,其因就在于此。当然,从根本上说,制度虽离不开思想家的设计和创设,但更重要的是时代需要和社会矛盾运动的产物。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落实北京“四个中心”定位、优化提升首都功能、疏解非首都功能的重要任务,也是建设京津冀世界城市群、推动三地一体化发展的有力举措。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要以首善标准补齐当前城市运行中的短板,还要秉承全新的发展理念,对标全球城市,实现城市空间、经济、环境、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城市副中心》综合了北京城市发展的阶段性需求、通州建设现状以及外特大城市建设副中心的经验,提出了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双轮驱动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发展路径。
都是实务操作,不写理论,只告诉分工会主席如何做好本职工作; 复杂的工作简单化,系统的问题程序化、规范化; 精选案例,专家点评指导; 工作方法、领导艺术融于日常工作实践。
本书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并兼收境外有益经验,对大调解工作体系的建构做出了比较完整的阐述,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建议,对于推动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建设,帮助参与大调解工作的各有关单位和广大专兼职调解人员进一步增强大调解的共识和行动力,应该有的帮助,可作为有关专业培训的参考材料。本书还将上海近年来形成的有关调解工作的主要文件附录于后,供广大读者参阅。
《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分为理论篇与实务篇,其中各章节既自成体系,又互相联系。理论阐述上注重详略有致,章节内容环环相扣,使学员经常能处在温故而知新的良性循环中。书面语言力求简洁通俗,突出重点,既宜于课堂教学,也适于学员自学阅读。书中所举案例力求贴切新颖,具有较强的参照性。为了使学员能够将所学的公共关系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工作或生活实践,《警察公共关系理论与实务》每章后均结合该章的学习重点,布置有练习思考题和案例分析,促使学员举一反三,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
应对可持续挑战的全球治理,是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本书是全球环境治理难题的及时汇编。全书共101个词条,每个词条界定一个全球环境治理的核心概念,展现历史演进,介绍相关争论,包括关键参考文献和拓展阅读。词条兼具理性分析与经验描述。本书提供全球环境治理现状的前沿分析;呈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治理议题;进行当前全球环境治理国际架构的深入探讨;审视环境政治与贸易、发展、安全等其他治理领域的互动;详尽述评全球环境治理的近期文献。本书以独特的编纂方式整合不同领域知名专家的文章,汇聚原创思想与备受瞩目的专业知识,可供学生、学者、实务人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