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哲学:问题与争论》作为一部政治哲学的导论性作品,本书既不是政治思想史的纵向叙述,也不是政治意识形态的平行罗列,而是以这一古老学科的基本问题为中心,呈现重要的理论争论并展开批判性的分析。全书围绕政治、权利与美德、社会正义主题,聚焦于西方现代的相关理论争鸣,同时兼顾政治哲学史的视野,以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呈现了一幅论辩式的、开放的政治哲学理论图景。
科学技术哲学是一个充满生命力与时代性的学科,具有广阔的研究领域,经典著作众多,思想广博。本书以开放的视野,从科学哲学,技术哲学,自然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STS),科学思想史诸方面勾勒出该学科五条基础研究进路,从繁多的经典著作中撷取精髓,精选出24篇基本文献,既强调文献的经典性,又兼顾当代思考的诉求与探索性。本书着重分析每种进路的方法与思想沿革,对每篇经典文献妥加研议,使科学技术哲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重要问题得以突显,是学习科学技术哲学的精要读本,并为不同需求的读者提供了多种阅读序列。本书亦可作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的专业文献研读课的参考教材。
本稿对方以智庄学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文本以《东西均》、《药地炮庄》为主,兼及《易余》、《冬灰录》、《一贯问答》和《青原志略》等。探讨了方以智庄学的五个主题:方以智庄学(炮庄)的笔法、社会功效与功夫论、方以智新庄学创作的研究、道盛与方以智师徒“托孤”说研究、明末清初儒、道、释“三教会通”思潮中的典型个案——方以智会通庄禅易的思想特色研究、方以智生平与与思想特质分析。本稿论证了方以智对庄学的终身关怀和践履,开辟了对方以智庄学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学术新领域。
约翰·杜威,美国实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相比皮尔士和詹姆斯,他的理论更具备一种综合的特征。杜威的实用主义,主要采用的仍是分析的方法,但特点是将逻辑的与伦理的问题结合起来探讨。因此,价值以及与此相关的哲学问题,是杜威实用主义的理论兴趣所在。 《评价理论》这本书的主体,选自美国芝加哥大学出版的“国际统一科学百科全书”中的一章,是作为科学统一的基础理论来对待的。这本书,集中了杜威有关评价理论的多篇论文,比较系统地反映了杜威哲学对待价值问题的思路,并对人文社会学科的科学建制工作提供了原创的、富有成果的论述。
本书把人性的特点作为探讨的主题,如真诚、羞愧、自尊、虚伪等,经过系统的分析,层层的推进,并把中西文化心理历史和人的人格、自有和自我意识等相结合,落实到每个中国人的身上。全书笔触细腻,结论清晰,具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