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道家老子的后学,对于“道”另有独树一帜的见解。他博览群书,深通人情世故,领悟高明智慧,自有一套人生哲学,其思想保存在《庄子》一书中,流传于后世。今日我们所读的《庄子》版本为晋代郭象删定,原文近七万字,共三十三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三部分。《傅佩荣译解:庄子》充满了妙趣横生的语言和随处可见的警世格言,尤其是生动的想象力所造就的文字魅力更让人目眩神迷。 傅佩荣教授的译解,以哲学思辨为重点,秉承“澄清概念,设定标准,建构系统”的原则,对书中的关键概念(如道、德、天、性、情、自然等)以及价值判断作了清楚的说明,希望借此重建庄子的哲学体系。
本书系统介绍了20世纪中国易学发展的历史。作者以1949年为限,将百来年的易学研究分为前后两大发展阶段。后一阶段,又分为大陆和两部分。在前一阶段中,作者重点讨论了传统经学家和新史学派及新探索者的易学研究。后一阶段的大陆部分,又以1978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一时期,主要介绍关于《周易》经传的成书、性质、作者、哲学思想以及与之相关的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后一日期,重点介绍了《周易》经传的研究、易学史的研究,《周易》系统典籍研究、利用考古材料进行的易学研究、人文易研究、科学易研究等。后一阶段的部分,主要讨论了其在易学文献、易学史和易学思想研究等方面的贡献。
《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丛书:易学与哲学》主要从易学哲学发展之源流,来研究易学哲学的概念、范畴之基本内容,勾勒其逻辑演变的历史进程及发展规律以及其在易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上所具有的重要地位和价值,从而揭示易学思维的丰富内容和基本特征。全书包括四个方面内容,即“易经、易传与易学思维”“汉代易学与哲学”“宋明易学及其哲学”“当代易学哲学研究”;在研究方法上,《长江学术文献大系·哲学卷·丛书:易学与哲学》以易学哲学问题为经线,以易学史上的各家各派观点为纬线,重在对历代易学史料的分析,并从中梳理出易学哲学的基本范畴、命题、理论体系,发掘易学哲学中的根本问题,总结其理论思维的经验教训,展示易学哲学的成果,使之在当代社会的文明建设中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
本书为探测阴阳、宏观宇宙、立断吉凶之学也。易经五行灾异说渊源于《春秋》,本之于《书经·洪范》,根据《易经》之本旨,卦气卦候谶纬之学,益之以《礼记·月令》、《吕氏春秋》及阴阳家邹衍五行始终之大宇宙现,如是而合成一门大学问。是书仍《易》《书》《礼》《春秋》微言大义之总和,亦诸子百家之精思奥旨。附录取《易纬》中为先儒引述较多者五种,外加《参同契》一种。作者会通诸说,精注于此,亦有辅于《易经》之运用与会通也。
历来的易学家多通过注释经文来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笔者在《周易新义与日用》中采取了“韵文释义”,在《想象的智慧——周易想象学发微》中采取了“观象释义”。而今,我把《周易》的想象机理归结为意象思维,从而拥有了一个阐释《周易》的全新维度——意象释卦。其大致构架为:以卦爻为肌体,以精义为灵魂,以经文为血肉,以传言为骨骼,直观而又理性地析解六十四卦的生动情性与内蕴智慧,从中感悟人生真谛。就“说文解字”而言,意象释卦或非尽善尽美。但它对于会通卦爻经传,领悟经典要义,锻炼意象思维,乃至推进易学创新,当起别具一格的功效。
《周易》为六经之首,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化重要的源头活水,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易学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变化,在各个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不同的易学家和易学派别从各个角度对《周易》一书进行解说、诠释,从而形成了异彩纷呈、博大精深的《周易》文化。张涛编著的《周易文化研究(第4辑)》内容丰富,为易学研究的成果,书中作者董治安、韩增禄等都是知名的哲学史专家,对易学有精深的研究。
刘玉建主编的、张文智所著的《孟焦京易学新探(汉代易学研究丛书)》从哲学与史学的角度将整个西汉易学进行条贯,把孟、焦、京易学放在整个西汉经学发展史中进行审视,所以在此要费些笔墨将孟、焦、京易学产生之前及产生之时的政治背景与学术演变进行评述,以期获得一个更为清晰的包括易学在内的整个西汉学术发展的脉络。
本书将《易经》64卦,一一分篇介绍,通过对每一卦象的解析,针对个人人生遇到的困惑、困境,进行具体的分析介绍,文字平白生动,其中穿插案例和详尽的解说。相信,你会找到想要的答案!只要你翻开这本《易经教你闯社会》,就会发现《易经》其实就是一本励志书!千百年来,我们原本可以从中得到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人生智慧!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只把它当作了一本占卜书,这真是舍本逐末。不问苍生问鬼神,大概说的就是这种现象吧!从开始,让我们一起感受《易经》巨大的精神能量!
本书系作者经过二十年研究,彻悟易学原委后对《周易》做的白话注解。作者指出《周易》以奇卦为经、偶卦为纬,每两卦为一对,编织了一个立体章回式结构,是周公旦借卜辞形式记录文武二王开国事迹,用来教诲后世的著作。其中,上经是写周武王的业绩,下经是写周文王的故事,乾坤既济未济四卦分别为上下经的概论。全书抓住此线索,逐字逐句进行白话解读,条理清晰,了无阙疑,再现了这部传世奇书的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