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说佛(彩色图文本)》的作者李叔同是一个传奇,从风光八面的文化名流转而皈依佛门,在风花雪月的杭州避世而居,潜心修行,从此往昔种种仿佛一切两断,李叔同已死,而弘一法师方生。这是我们常人无法领悟的境界。李叔同把他的学佛心得整理,修订,以大才子,大学者与大艺术家的俗家修为向常人揭示出佛门的真谛。他的演讲稿与辑录的处世格言被梁实秋,林语堂等文化巨擘誉为“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 时下的书籍,大多只是供人匆匆一览,禁得起反复阅读,反复领会的经典屈指可数。这本书无疑就是这样的经典,其间还配有弘一大师亲笔手书的格言,并有其学生丰子恺的插画,与星云法师的评注一起合璧。 本书收录有《弘一大师讲演录》、《格言别录》、《李叔同诗集》等,主要为大
怎样获得长寿和健康? 怎样培养福慧具足的子女? 怎样奠定家庭和睦、事业兴旺的根基? 一部人人受益、流布广远的经典! 印光一生极力倡印的书! 《寿康宝鉴》概成书于清代,原名《不可录》。分序题、警训、事证、立誓、求子、附录、增附等部分。既告诫青少年,气血未定之时,不要沉迷黄色书刊,以防摧残身体,消磨意志,荒废学业;也提醒夫妻生活应按照古德和经典的教诲而有所节制。既从伦理道德的角度,劝告大家平居和应事时应正心诚意;又从生理健康的角度,告诫大家不合宜的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大家树立正确的伦理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终生保持健康生活;为人父母者更要做好家庭教育,以身作则,教给孩子必要的生活常识。
《中论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主要内容:《中论颂》是公元二三世纪时印度论师龙树的代表作,是大乘佛教的义理基石。该论上承般若经,下启中观派,阐述“一切皆空”的思想体系,主张一切存在唯是名言而无对应自体。这一思想不仅影响了后世所有的佛教宗派,在人类思想史上也独树一帜。 5世纪初鸠摩罗什将青目释《中论》译汉,对中国佛教的义理研习和宗派沿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龙树由此被誉为“八宗共祖”。 《中论颂:梵藏汉合校·导读·译注》梵藏本以及什译于一处,力求汇校善本并吸取学界研究成果。书中附上笔者直接译自梵文的现代汉语译注,并在每一品的开头添设“导读”以疏通文义,希望能为有志研习《中论》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世界佛教通史:卷印度佛教从佛教起源至公元7世纪》是一部佛教的世界通史,论述佛教从起源到20世纪在世界范围内兴衰演变的主要过程,由十四卷十五册构成。卷和第二卷是对印度佛教的贯通性叙述。第三卷至第八卷是对中国汉传、藏传和南传佛教的全面论述。第九卷至第十一卷依次是日本、韩国和越南的佛教通史。第十二卷阐述斯里兰卡和东南亚佛教的历史。第十三卷是对亚洲之外佛教的全景式描述。第十四卷是世界佛教大事年表 br/>
金钱如水,必须要流动才能产生大用。如何用钱是一种很深的智慧。用钱使人众部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般若宝藏,才能使自己永远享有用钱的快乐。所以,拥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我们活在人世间,必须有一些福慧资粮。世间有所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日常生活要有起码的条件。可惜人们错把追求物质当作了人生的目的,发展出计较与比较之后的贫富差别,比如“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富家一席洒,穷汉半年粮”、“宁吃少年苦,不受老来贫”、“有钱能使鬼推磨,无钱难倒英雄汉”,这些都是来自民间深刻的感叹。
佛徒持诵的都是西来宝典,惟独这部《坛经》是东土学者自己的著述,它以一整套有关佛性、有关修行途径、有关领悟境界的思想,开创了纯粹中国化的佛教体系,并对中国文化在唐宋以来的流变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本《坛经现代读》中,台湾学者东方桥先生以其融和各家于一炉的深厚功底,将《坛经》十品的基本内容和归纳分析,与中国禅宗的来龙去脉及各大流派的纷呈演变等有机结合,借助恬淡流畅的文笔进行串讲,娓娓动人,听者忘倦。
《吐蕃时期藏译汉传佛典 对堪与研究/汉臧佛学研究丛书》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古时代中国佛教世俗化的代表性经典《善恶因果经》。通过对该经藏文经录的研究,可大致确定其藏文译本的源流。在8-9世纪之交,《善恶因果经》或经吐蕃译师释迦光之手,在吐蕃本部(拉萨/桑耶)被首次译为藏文;及至9世纪前半叶,复经吐蕃译师法成之手,在河陇一带(沙州/甘州)被重新译为藏文。这两种藏文译本皆完整地见存于藏文大藏经《甘珠尔》中,经考证乃知源自同一汉文文本系统。基于对该经的对勘与研究,可知法成的后出译本或曾参用过释迦光的早先译本,敦煌所出此经藏文残本5件,均属法成译本系统。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 亦复如是……”《心经摸象》是作者多年来对心经的研究,供读者阅读参考。
《佛祖道影线刻图》主要讲解佛祖道影线刻图等方面的知识,是虚雲和尚重辑。《佛祖道影线刻图》主要内容包括初祖摩诃迦叶尊者、二祖阿难陀尊者、三祖荫那和修尊者、四祖优婆炮多尊者、五祖提多迦尊者、六祖弥遮迦尊者、七祖婆须密尊者、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九祖伏驮密多尊者、十祖胁尊者、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十二祖马呜大士、十三祖迦艳降罗耸者、十四祖龙树耸者等等。
《佛祖道影线刻图》主要讲解佛祖道影线刻图等方面的知识,是虚雲和尚重辑。《佛祖道影线刻图》主要内容包括初祖摩诃迦叶尊者、二祖阿难陀尊者、三祖荫那和修尊者、四祖优婆炮多尊者、五祖提多迦尊者、六祖弥遮迦尊者、七祖婆须密尊者、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九祖伏驮密多尊者、十祖胁尊者、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十二祖马呜大士、十三祖迦艳降罗耸者、十四祖龙树耸者等等。
本书分为智慧禅、修身禅、养心禅、生活禅、自然禅、处世禅、事业禅、财富禅、放下禅、幸福禅、劣根禅和生命禅十二篇。用禅的智慧为忙碌的人们解答思想、生活、工作和情感等人生的各种困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心灵的花开,生命的蓬勃,有时就缘于一次次善意的馈赠或启悟。一桩桩公案、一句句偈语、一首首禅诗,如同一道顿悟的光芒、一泓沁心的溪水,让人们在尘世的喧嚣中洗涤心灵的尘埃,发现生命的意义,在古老而精辟的禅思中咀嚼人生百味。本书分为修身禅、养心禅、处世禅、工作禅、财富禅、生活禅、当下禅、慈悲禅、幸福禅和生命禅十篇,用禅的智慧解答了人们在工作、生活、情感和人生中的各种困惑,用禅的境界化解人们心中挥之不去的种种烦恼,用禅的方法解决人生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以禅指导生活、点化生活、净化自心、消解
《佛在敦煌》为段文杰先生关于敦煌佛教艺术的学术随笔集,典雅文存第七号作品。内容关于敦煌壁画和雕塑艺术的发展历史。在梳理艺术发展历史的同时,对佛教发展的历史也一并梳理。书中选配的32幅段文杰先生敦煌壁画的临本,向我们展示,敦煌学家段文杰先生也是一位很好的艺术家。
以小说形式探究重大政治问题,是西方文史的传统手法。《波斯人信札》不仅是西方文学史上的名著,也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这部小说中,孟德斯鸠假托两位阿拉伯人离开祖国出游欧洲后写的书信以及他们与各色人等的通信,表达了启蒙思想的基本诉求。 《女人、阉奴与政制》为施特劳斯1966年春在芝加哥大学开设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研讨课的授课记录,共七讲。施特劳斯将《波斯人信札》共161封信分为七个部分,并针对每一封信进行了详尽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