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深度解析古希腊哲学巨匠苏格拉底思想精髓的书,精心汇集了《申辩篇》《斐多篇》和《普罗塔戈拉篇》三部经典对话录。通过苏格拉底与不同人物的深刻对话,本书全面展现了其对正义、知识、美德、死亡以及真理的不懈探索与深刻洞见,引领读者感受智慧的启迪,思考生命的真谛。
“死亡”的概念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生死书》中有着非常丰富的涵意,不仅仅表达我们通常所说的肉体的死亡。 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前一个瞬间对于下一个瞬间来说就是死去的,不再是当下的事实,而是储存在记忆中的东西,或者说是知识,已知的事物,因此会说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死亡在这里毋宁说是一种消逝和变化。 在这本书里面,死亡不仅作为一种客观的事实,还是一种解脱的方式。当我们执著于某种事物或某个理念,或者有所依赖,我们就会产生恐惧和痛苦,这时我们就要抛下这些执著,割断这些依赖,与那些过去的事物和已知的事物挥手告别,抛弃理念、图像、幻象以及未来等等在思想中反映出来的现象,这些现象属于思想,而思想属于时间,时间又为了延续,如此就陷入了恐惧和痛苦之中。 人的恐惧是死亡,最痛苦的是生命无法延续,而死亡
克里希那穆提是一位原始意义上的哲学家,不是学院式的,也不是知识分子式的,而是一个热爱真理的人,他提出了那些生活的本质问题。他用一生的时间在全世界为人讲述那些永恒的人生问题。 1955年的夏天,在橡树林的荫蔽之下,在加利福尼亚的奥哈伊山谷中,在上百名观众面前,克里希那穆提进行的八次谈话。这些谈话让我们懂得,在每日的生活当中,人怎样才能做到如其本来的样子。尽管这些思考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了,但是它们的意义在今天听来仍然新鲜,仍然与我们休戚相关。
《学术前沿:疯癫与文明(修订译本)(第4版)》旨在译介二战结束以来,尤其是本世纪60年代之后国外学术界的前沿性著作,以期促进中国的学科建设和学术反思,并回应当代学术前沿中的重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