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定六壬金口合占(上中下)》为《故宫珍本丛刊》术数类、属中之一种,原书藏北京故宫,不著撰者,清康熙内府刻本;此次整理,分 上、中、下三册出版。原书将六壬所可能产生的每一课(以干支六十甲子纪日配每日的十二个 时辰共可得720课)都分列“天时、射覆、行人、田宅,谒见、捕猎、疾病、出行、文信、来意、婚姻、迁移、孕产、失物”等14项古人常欲占断的 事项并逐项给出了断辞;正如本书书名,这些断辞都是根据“六壬”和“金口诀”两种方式的原理联合做出的。 为了方便读者比较,我们将仅根据“六壬”原理所做的分析和断辞(即《故宫珍本丛刊》中的《御定六壬直指析义》720课的内容)分别排在 “合占”每一课的后面。由于原书没有关于“六壬”和“金口诀”的基本相识的介绍,为了方便读者学习,本书将《故宫珍本丛刊》中的《御定六 壬直指
《天地冥阳水陆仪文校点》是作者戴晓云,在做水陆画研究时发现的一份佛教水陆仪文。作者从研究水陆图像出发,追究和图像相对应的水陆仪文,把现存仪文《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和现存水陆图像作对比阅读时,发现仪文和图像完全无法对应。于是想到可能存在另外的仪文和现存图像匹配。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一份名为《天地冥阳水陆仪文》进入了作者的研究视野,经过认真的考据,确定历史上南北水陆之说确有其据。南水陆的修斋仪轨是现存在《大藏经》中的《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北水陆的修斋仪轨就是散逸在《大藏经》外的《天地冥阳水陆仪文》。因而这项发现证实了南北水陆仪式的存在和区别,为佛教仪轨研究提供了古文献的基础。
这本《易隐(文白对照足本全译)》由曹九锡、曹横琴著,金志文译注。《易隐》一书结合斗数、八字、河洛、太乙等先天易学精华于一身,其融会贯通,海纳百川的气势,更是他书所不及;它与神数相挂钩,相结合,作为高级断命方法的独特优点所在,是寻常术数所难以比拟的,此书所树立起来的预测精度,所达到的预测高度,所提到的预测方法,这在当今的预测学中,更是寻常预测学难以比拟的。这本《易隐(文白对照足本全译)》断命法比“四柱法”更为详尽,比“紫薇斗数”更为灵活,比“太乙神数”更具优势,使用起来比“五大神数”更为广泛方便,其断命是应用了大象、爻象、爻位、爻辞等新的算法,定式与活式相结合,不仅可以通过人的出生时间以断命运,还可以通过摇卦来断命运,甚至可以将两者结合,共同进入卦中以断命运,其本命局是的,而河洛理
《古代命理学研究:命理格局(修订)》是针对当前社会上的一些人对古典文献中阴阳五行在预测人生的疾病、体质、生命的变化状态尚不了解,对某些神秘现象抱着各种盲信,以及想知又不得而知的各种不解的心理状态,通过古籍学术资料,尽量以现代科学原理对其奥秘的部分,进行通俗的整理和破译,并以此提供给读者参考与认识。
刘慧著的这本《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艺术研究》结合美术学、考古学、历史学学科的相关材料,综合利用美术史图像学、考古类型学以及文献学等研究方法重点考察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通过对弥勒造像在时间上的排序和空间上的比较,考察其图像特征与造像风格的发展演变。
以充实的史料,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简述命理学的发展历史,展现命理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和探究方法的特点,使读者读后对曾在世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命理文化,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印象和简明的发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