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蠡测》原是文庸教授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教材。他的目的是想从当代学术研究的角度对《圣经》进行客观的介绍,这在中国学术界是一种崭新的做法,因此被认为是一个重要贡献而受到欢迎。他不仅介绍了《圣经》的成书、版本、影响等,还分卷介绍了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内容、结构和中心思想,并附有圣经故事80篇。他还特别照顾了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教会各自惯用的不同的《圣经》版本,并介绍了“次经”部分。《圣经蠡测》的读者面很广,包括从事宗教、外国文学、民族、统战、外事、翻译等的工作者和研究人员,以及大专院校中对《圣经》感兴趣的师生和受过高等教育的基督徒和非基督徒。
《生命的洗练》——属灵操练礼赞,是一本灵修经典,书内探讨了十二种灵修操练:默想、祷告、禁食、研究、简朴、独处、顺服、认罪、敬拜、引导、庆祝,对每种操练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指导,章后附有思考和讨论的题目,以及相关经文和进深读物。作者深厚的生命素养,扎实的和神学功底,使之成为名副其实的当代灵修大师。 《生命的洗练》是傅士德的处女作,英文原版首现于1978年,一举奠定了他在灵修学上的地位, 2018年《生命的洗练》出版四十周年,已超过200万册;学者们赞叹其思想深度,高列于各大神学院教科书榜单。 此次中文简体版出版方增加了作者的自序和导论部分,本书适用于小组学习、团契操练、读书会等。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奋兴布道家宋尚节主为奋战,足迹遍及中国大陆及东南亚等地,为华人教会带来的复兴,其影响力延续至今。 本书摘录整理自他四十多本失而复得的日记,许多珍贵的资料及老照片,带我们进入宋尚节那短暂却为主烧尽的一生——深夜蒙主呼召、入精神病院、抛世上的尊荣于太平洋、主领无数激励人心的奋兴会、硝烟中南下北上、饱受疾病无情的煎熬.......他生命中的软弱与失败、刚强与得胜,一一展现人前。
《心灵面包))是《心灵花园》系列的第二本,选摘自12位灵修大师的传世之作,包括秀加尔文的《》、伍尔曼的自传《伍尔曼日记》,约翰:多恩的《丧钟为谁而鸣》,小德兰的《》,以及奥吉斯丁、马丁·路德、约翰·卫斯理等人的文选。 这些珍贵的文字。经过精心编选后悄然落于我们掌中。每日一篇,每篇以精练优美的小标题点明主旨,引导思维。深邃的哲思和细腻的语言,所展现出来的心灵和深沉智慧,对于在人生旅途中感到饥渴疲乏的读者,不啻是的精神食粮。
19世纪初英国传教士马礼逊来华,开始了基督教(新教)在中国的传教历史。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基督教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的发展历程。以丰富的资料,介绍了传教士及差会机构在中国的传教活动,并对他们在中国社会各不同历史时期的活动情况和历史作用,作了客观的评价,分析了基督教对中国民众、社会、思想、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对基督教在中国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重大事件、中国民众对基督教的态度及中国基督教会的发展历程、新中国的三自爱国运动的兴起都作了详尽介绍。
这是一本联结《》当中,关于清晨的光景和祷告的书。借着本书,你会对神在清晨所施行的事工感到惊讶,并且会遇到那些去旷野祷告寻找神的人,因而在读完本书之前,你就会渴望遇见那些人所遇见的神,而开始清晨祷告。
基督教研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前所未有的,已成为中国宗教学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中国对外开放、实行改革以来,当代中国学术界对基督教的学术探究不断扩大、逐渐深入,取得了可喜的成就。而且,在中国思想文化氛围和当代社会处境中,这种研究既有外观、亦有内省,既有吸纳、更有奉献。它虽然正在融入国际学术研讨的发展之中,却也格外醒目地体现出其学术自我,有着与外界研究的明显不同和侧重。这就是其中国学术风格的显现、中国研究特色的形成。因此,当代中国学术界的基督教研究正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并且也在世界学苑中脱颖而出。 本书为“当代中国宗教学术研究精选丛书”之一,以对当代中国基督教学术研究加以回顾和梳理。在本文集中收入了一批当代中国基督教研究者的代表性论文,旨在真实、生动地反映这段学术发展
本书对《Sheng经》所记载的上帝的形象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揭露了基督教某些反人性的本质。作者指出,以上帝信仰为中心的基督教,把神视作全知全能,把人的能力却压缩得微不足道,神力所至,形成了专断与排他的空气,严重打压了人的尊严、自信,并且因为向神效忠而破坏了父母儿女、兄弟姐妹之间的人伦之爱和道德关系;而人的美德就在于发挥人的能动性,实现人的理想,而不是盲从神的意志。
本书为两类人而写:一类是刚归信不久的读者。他们对《》不知从何读起,洋洋洒洒66卷,写作历史年代跨度久远,作者众多,内容前后看不出必然联系,、令人简直一头雾承,理不出头绪。本书只用了十几万字就帮你把《》从头至尾梳理了一遍,令人豁然开朗。对伟大的“书中之书”的认识、梳理,至今没有哪位解经家能超过斯托得的本书。 另一类读者是信了几年的基督徒。他们每天虔诚地诵读《》,然而有一天他们忽然发现,自己对《》的理解仍然停留在表面,他们渴望成为一个成熟的、有生命的基督徒:真正认识神,通过服侍别人来实现自我,在一个失落、迷茫的时代,希望真正明白上帝通过被译为2000多种语言的“书中之书”,到底要对他们的生命有什么样的启示?
本书内容大部分采自考门夫人的灵修巨著《荒漠甘泉》(Streamsin the Desert)。不过,本社为使读者每日得以快速汲取智慧的源泉,领受智慧的启示,乃节译原著中最精华之处,编辑成简短有力、字字珠玑、每天一页的灵修小品,其中少许篇章则加以删去,另补增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续集》及戴德生、司布真等前辈的著作。 考门夫人的《荒漠甘泉》是橄榄压出的油,是葡萄釀出的酒,半个多世纪以来已造就了千千万万的世人。
《基督的新娘--中国贞女研究》以历史为经,以制度(或问题)为纬,不仅对贞女群体的兴起与发展、在教会和中国社会扮演的角色、所做的贡献进行深入评说,而且还将这一独身女性群体置入具体的时代、具体的社会、具体的场景下进行分析,并结合社会史、风俗史、性别史、身体史、心态史、个体生活史以及、神学、灵修学等多学科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综合考察,对于客观、理性、全方位地理解信仰,认识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关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奥古斯丁生活在罗马帝国走向衰落的年代,是当时最的神学家。他的著作在整个中世纪对基督教学说和观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事实上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本书是他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两部著作之一,供广大爱好者阅读参考。 在这部书里,你可以看到奥古斯丁与古典思想之间的连续和断裂。但重要的不仅是他与古典的关系,而且是它与后来的基督教思想,特别是现代思想中一些核心理念之间的关系。
路德地伟大在于他上帝的忠诚与对基督福音的激情。引爆16世纪教改革火药桶的那一粒火星,正是从路德的心灵里发出来的。今天的我们仍然生活在他的影响之下。 路德的著作是难以穷尽的大海,本书的收录只是其中主流的一小部分。他时而滔滔雄辩,时而恬静优美的文字足以光耀千夏天,彰显出不能掩蔽的光辉与无可抵御的能力,折射出他美好的灵性和天恩的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