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教徒》是《回到正统》一书的姊妹篇。对切斯特顿来说,《异教徒》是对坏哲学或异端思想的批评,《回到正统》则是对好哲学或正统信仰的辩护。作者在《异教徒》中抨击了他同时代那些藐视正统信仰的异教徒,揭示出他们的思想何以是坏哲学。书中充满着智慧的悖论和思考问题的独特视角,语言诙谐幽默,颇为引人人胜。
《沙漠教父言行录》收录了沙漠教父安东尼所流传下来的珍贵语录,内容包括沙漠教父的属灵教导、轶事、寓言,以及对人生的反思。这些语录质朴而生动,充满了属灵的智慧和洞见。沙漠教父对修基督教灵修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还收录了东方教父阿塔那修的名著《安东尼传》。
现代文化让人以为:每个人都有个灵魂伴侣;成功婚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浪漫爱情;配偶是为了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婚姻不过是暂时的,而非一生一世的;离婚后重新开始才是解开婚姻难题的很好途径。这些现代假设完全是错误的。凯勒指出,婚姻是一种荣耀的关系,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和最神秘的关系;上帝创造婚姻的目的是使我们与上帝更加接近,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欢乐。凯勒以圣经为基础,结合自己与妻子凯西三十六年的婚姻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婚姻的意义及通往幸福婚姻的途径。本书既适合已婚和单身的信徒,也可帮助非信徒认识幸福婚姻的福音根基。
本书选辑了安波罗修的五篇论著,它们分别是:《论圣灵》、《论基督教信仰》、《论相信复活》、《论奥秘》、《论悔改》。作者在这些论著中针对阿里乌主义的从属论思想,阐释了基督的神性与父同等、同为永恒、同一本质这一为新约和旧约所共同肯定的观点。同时作者论述了基督教思想的中心内涵:宽恕、悔改等,以此阐明神的恩慈与怜悯。安波罗修著作的思想充满了拉丁传统的实践理性精神,这些无论是对于把握希腊哲学在拉丁思想传统的传播还是基督教思想本身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书收入了巴西尔的两部力著及其部分书信。巴西尔的《创世六日》是传世名著,包含了他就《创世记》章宇宙起源所发表的九篇讲道。巴西尔以字义解经为主,间或采用寓意解释,对创世故事的各个不同部分加以注释,揭示出整个创世都是造物主上帝的作为,万物都在上帝之爱的引领下走向各自的目标。此书很像一本可供读者沉思上帝对宇宙计划的灵修著作,而布道文的文体,使得书中的文字显得非常通俗易懂,而且字里行间也流露着巴西尔澎湃的激情。 其中所收录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是《论圣灵》,此作品引用大量的经文论证圣灵具有完全的神性,其与圣父、圣子是同一位上帝。并阐明三者在权柄、职分和恩赐上是合一的,而且三者彼此同质,彼此共契。这部作品属于基督教神学关于圣灵论的开创之作,在当时反对阿里乌主义的斗争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后
本书收录了查士丁留存下来的三篇主要著作。《护教篇》是写给罗马皇帝安东尼 庇护及其养子的信,请求罗马政府停止逼迫,公正对待基督徒,并说明基督徒的信仰和行为实际上反映了更高的理性和道德标准。《第二护教篇》是写给罗马元老院的信,信中指出罗马政府迫害基督徒是出于无知和偏见,而基督教教义比所有人类哲学更崇高。《与特里弗的对话》记录了查士丁归信的过程,说明了基督教道成肉身的教义与一神论并不冲突,耶稣就是旧约中预言的弥赛亚。
冯象自2002年起着手重译圣经,注重文本的文学性和思想性,并留意吸收西方学界zui新的研究成果,志在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可信、可读的当代译本,已出版的《摩西五经》《智慧书》《新约》在读者中还是产生了比较大的反响。本书从希伯来圣经和新约中撷取五十首有代表性的诗章,逐一讲解、注释和评论。其中取希伯来《圣经》四十一篇,《新约》十二篇,成五卷五十三章。译文着重体现原文的音韵、格律之讲究,也力求准确传达经文的旨趣和要义,既有新译,也有已发表而这次做了修订或调整的。每篇各具导读和尾注,交代了诗歌在经文中的背景知识,也凝结着作者近年授课答疑及写作中的所思所得,有助于对《圣经》诗歌文学有兴趣的读者理解和欣赏。
在我们所处的文化中,软弱是我们千方百计要隐藏和否认的,甚至是可耻的。然而对于 徒,软弱却是通往生命之道。智慧的人生导师J.I.巴刻在《软弱之道--靠主得力的人生》中结合 的真理和自己的经历,让我们看到,人唯有认识和接纳自己的软弱,并倚靠上帝的大能,才能成为真正刚强的人。在这里,你会找到一条从灰心失望走向自由喜乐的道路。
怀疑者多马 是耶稣门徒中众所周知的一位,他为了确定耶稣是否真的复活而要求将手指伸入耶稣的伤口。然而,《约翰福音》记载的这个故事有诸多不确定之处, 怀疑者多马 也成为*令人困惑的圣经人物,现代人对他的理解除了这个含混不清的故事少之又少。 格伦 莫斯特的《怀疑者多马》一书则明确地希望读者认识到,关于这一圣经人物故事的变形经历了非常长的一段时期,而我们可以从这些奇奇怪怪的扭结和转变中对这一人物及其背后所蕴含的宗教、社会、历史获得更多的理解。 著名文学批评家弗兰克 克默德在《伦敦书评》中评价此书 博学 迷人 ,尤其指出作者对卡拉瓦乔的分析 精妙绝伦,充满智慧,犀利深刻 。作者将 怀疑者多马 这一文学符号放置在绘画传统中加以考量,向读者充分揭示了其研究的魅力,通过阅读它们,我们了解到的不仅是一个圣经
本书是人类历 部完整的教会史,在史学 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该书试图重现从使徒时代到公元324年这三个世纪的教会历史。全书共十卷, 卷记载 的生平,第二至第七卷叙述从 教产生一直到罗马皇帝戴克里先上台的时期,第八卷记述戴克里先统治时期对 教的大逼迫,第九卷记载了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西方的胜利和马克西敏在东方的再次逼迫, 一卷记述了教会获得宽容、和平以及罗马帝国支持的历史过程。 优西比乌的《教会史》是了解早期教会和罗马帝国不可或缺的经典著作。该书不仅为早期的教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而且为教会史的写作立下了一种典范。这部著作使优西比乌跻身于约瑟夫、希罗多德、修昔底德等伟大的历史学家之列。
郭思嘉著的《基督徒心灵与华人精神(香港的一个客家社区)/海外客家研究译丛》选取香港的一个客家社区为视角,追溯了客家身份的历史和构建,描写了客家宗教社区及其日常生活,基督徒心灵与华人精神,客家人给我们的印象,以及如何改变这种既定的印象等等。通过《基督徒心灵与华人精神(香港的一个客家社区)/海外客家研究译丛》,我们能够深刻认识客家人的中国人、基督徒等多重身份,对其生活状态有个清楚的认知,相信对于加强与客家人的交流与团结,促进对客家人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耶稣也说禅》是梁兆康的经典之作,融合了西方基督教和东方禅宗两大精神体系的精髓,在两者的互相参照之下,发现人类精神的一体性,带领人们摆脱精神的困顿,敞开内心拥抱当下的生活。美国许多大学亚邀请梁兆康前去演讲;许多哲学、东方宗教、神学研究科系及教会指定他的这本书为必要参考书。德国天主教协会及禅学会也曾邀请他至欧洲演讲,由此可见本书的广泛影响。
本书是“ 教学术”丛书之第二十五辑。本丛书由复旦大学 教研究中心主任张庆熊教授和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徐以骅教授共同主持编写。本丛书列入 CSSCI核心来源集刊AMI入库集刊。本辑内容包括专稿、 与神学哲学研究、中外 教史、历史与文献四个版块,代表了 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沿水平。
本书包含了切斯特顿所著的两种传记:《方济各传》和《阿奎那传》。这部简短的中世纪人物传记趣味盎然、引人入胜又不乏深思。前者讲述了方济各从年轻时归信到晚年领受圣痕的经历,呈现了这位圣徒传奇却又真实的一生,让读者看到,他的祷告、贫穷、苦修、对自然的爱,以及他的各种异常之举,都源于他对 及他人诚挚的爱。后者对比了阿奎那与方济各的异同,讲述了年轻时被称为“笨牛”的阿奎那后来如何成为伟大的 教思想家,阐明了阿奎那的核心思想对于 的意义。
本书是一本《 》入门读物。 本书从一位陌生客在以马忤斯路上遇到耶稣的两位门徒讲起。这段故事记载在新约路加福音第24章。故事讲到耶稣复活后,他的两位门徒在去以马忤斯的路上遇到这位陌生客,他们问这位陌生客是否知道三天前拿撒勒人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天以后复活的事。于是这位陌生客开始向两位门徒讲解耶稣的故事,陌生客所讲的故事就构成了本书的内容。我们知道,这位陌生客其实就是刚刚从死里复活的耶稣。 《 》曾被称为“历 为人所误解的一部书籍”。曾有因它而起的战争,因它而形成的谣传,也有靠它而立或因它而废的政策。神学家为它辩解,又对它作出批评。抱怀疑态度的人也曾这样看待它。 若你只是一个普通人,你也会因《 》所引发的问题而困扰不已。我们要问的问题是:“ 到底说了些什么?” 《陌生客同路人》这
本书包括理性与信念、宇宙能够创造它自身吗、什么是自然规律、数学与现实、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数学的秘密、为什么世界是这个样子、设计师的宇宙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