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是丝绸之路上东西方文明汇聚之地。此书记录了作者于2014年和2017年两次独自踏寻阿富汗诸多古代遗存的故事。阿富汗局势复杂,访古行旅充满冒险和艰辛,而普遍的贫穷和宗教的保守,也让这里有着独一无二的风土民情。除了悉心介绍阿富汗古代遗存的历史、分布和现状,作者也详细地描绘了此地的自然景观和社会日常,将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穿插其中,希望尽可能不带偏见地展示一个真实的阿富汗。作者在历史、考古领域扎实的知识背景增添了此书的知识性,文笔朴实而充满温度,饱含对过往和现实的人文思考。
“德国的社会结构正处于逐渐分化瓦解的过程中”,该观点绝非耸人听闻。本书作者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德国社会结构中日益壮大的两端:只占德国人口1%的财富阶层如何通过资本市场不劳而获,却拥有社会总财富的36%;靠社会救济生存的庞大失业人群如何发展出其独有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这两个在德国社会构成中日渐孤立的群体又是怎样促使金融和社会救助行业得以畸形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德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而谁来为德国的金融危机和巨大的社会福利支出买单?答案只能是依然代表着德国精神的中产阶级。 曾经让德国人引以为傲的社会制度是否已走向歧途?它的出路又在何方?这需要读者自己在本书中寻找答案。
郑一省博士的这部专著,在前人“网络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闽粤乡与海外华侨华人这个“多重网络”的概念,并在与实际的结合阐述了它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它的互相渗透和扩张的规律性。从而对海外华侨华人和侨乡互动关系结构的转变,对侨乡制度变迁的概括和总结,以及对海外华侨华人与侨乡互动关系的长期性的论述,都作了深层次的定量分析,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 “网络”是一个人类学和社会学的概念,起源于结构主义的学术传统。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观点看,网络在本质上是将个人、阶层、 组织、集团等以方式联结起来的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是某种在时间流程内相对稳定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 的模式。多重网络的类型可分为经济网络和非经济网表现形式来看,多重网络又分为横向网络、纵向网络、松散型网络和混合型网络。
本书从社会性别视角质疑已有研究全球化、跨国主义和各国发展实践的理论范式,分析全球、区域、跨国及各国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强调理论和研究在形塑公共讨论、政策和实践方面的作用,推动理论、方法和实践的发展;通过赋权于各国、跨国和全球的女性和男性,推动女性主义行动;通过为学者、研究者、行动者、政策制定者、公民社会行动者和草根行动者提供一个平台,推动有意义的对话,促进积极的社会变迁。
权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我之间的每一次交流、每一次互动无不流淌着权力塑造的痕迹。对于权力的追寻是人类成功统治世界的本能使然。我们根据自身的优点,包括建立社会网络,关注他人需求,理解、奉献并心怀感激,从而获得集体赋予我们的权力;同时当我们大权在握时,又会因为权力膨胀带来的强大物质和精神满足而激发出人类内心贪婪、自私的一面,导致权力的滥用,最终被迫从权力跌落甚至名声扫地。这就是“权力的悖论”,它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美国心理学会奖项得主达契尔?克特纳研究“权力的悖论”问题长达数十年。他曾经经历过的数千次社会实验研究,无不反映了权力对于人类生活的关键影响,它塑造了我们的个性情绪、身份认知、家庭生活、社会地位甚至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克特纳总结的“20个权力原则”,
本书所呈现的是有关1949—1994年间中国城市社会分层过程的系统研究。根据中国20个城市的居民样本的生活史,本书讨论了两个主题:(1)在国家社会主义下,中国城市中的再分配与社会分层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国家及国家政策在教育获得、劳动就业、组织中的晋升、明显的和潜在的经济利益分布等领域对个人生活机遇的影响;(2)对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转型的起源和程度的评估。作者在诠释国家社会主义中国45年历史的变化和持续性时,融合了社会学分析和对于历史背景的感受。迄今为止,这是关于中国社会分层最全面和最严谨的研究。
在《社会资本》中,林南强调了通过社会联系与社会关系来实现目标的重要性。社会资本或者说通过社会联系与社关系所获取资源(与人力资本或是者说个体或组织实际所拥有的资源),促进了个体、社会群体、组织以及社区的目标的实现。 林南将让社会资本理论放在资本理论(古典资本理论与新古典资本理论)的体系之中,详细阐述了社会资本的要素、命题和理论发现,介绍了研究计划与研究程,对个体行动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意义进行了理论说明(在对首属群体、社会交换、组织、制度转型和数码网络的论述中)。林南开创性地提出并且令人信服地解释了为什么“你认识谁“和“你知道什么“在生活与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权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我之间的每一次交流、每一次互动无不流淌着权力塑造的痕迹。对于权力的追寻是人类成功统治世界的本能使然。我们根据自身的优点,包括建立社会网络,关注他人需求,理解、奉献并心怀感激,从而获得集体赋予我们的权力;同时当我们大权在握时,又会因为权力膨胀带来的强大物质和精神满足而激发出人类内心贪婪、自私的一面,导致权力的滥用,最终被迫从权力跌落甚至名声扫地。这就是“权力的悖论”,它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处细节。 美国心理学会奖项得主达契尔?克特纳研究“权力的悖论”问题长达数十年。他曾经经历过的数千次社会实验研究,无不反映了权力对于人类生活的关键影响,它塑造了我们的个性情绪、身份认知、家庭生活、社会地位甚至身体健康状况。通过克特纳总结的“20个权力原则”,
《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收录了25篇论文,分四个部分依次讨论市民社会概念的厘定、市民社会与社会整合等重大问题研究的勾连、援用市民社会模式对中国历史与现状所做的具体研究、以及全球化影响下的市民社会研究与全球市民社会问题,力求对中国市民社会研究过程中浮现出来的种种问题的思考及讨论加以促动,并为拓深此一题域中的本土性理论研究提供一些不可或缺的研究文献。《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增订版)》适合社会学的研究者和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