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分析:经验组织论》是一部篇幅宏大、内容艰深的著作。受现象学、形式社会学的影响,戈夫曼在本书中引入了初级框架、片段、基调、调音、捏造、层级等概念,搭建了系统的框架理论体系,进而详尽描述了框架的变动与其影响的经验的组织。 戈夫曼将 框架 视为一种 解释基模 。他指出,社会事件原本混乱无序,人的认识能力却是有限的,正是框架的存在使得人们能够定位、感知、辨识和标识社会事件与信息。在实际运用中, 框架 既是一种建构现实的过程,又是该过程遵循的原则。此外,本书对新闻传播学影响深远,是戈夫曼送给这一学科的 意外的礼物 。
本书是为初涉传播学学术研究的读者撰写的导论性著作,旨在提供传播研究的完整路径与方法。全书分为四大板块:第一板块为学术研究的基本知识,包括对知识这一概念的阐释以及对知识合法性的介绍;第二板块为问题意识,讨论如何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第三板块为方法意识,讨论如何设计研究方法,其中包含三种方法论范式以及计算机环境下的19种具体研究方法;第四板块为论文结构,介绍论文的常规结构模式。全书在对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及论文结构进行讨论时,不但提出了应该达到的规范,而且结合核心期刊大量已刊登论文和未采用投稿进行了案例说明,意在提供前车之鉴,为学术研究及学术表达指点迷津。
走出去 是一项国家战略,源自上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领域的进对外开放理念;新世纪初,经济领域的 走出去 逐渐拓展至文化领域,推动中国文化 走出去 成为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指导思想;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更加重视对外传播工作, 讲好中国故事 和 传播好中国声音 构成了新时代我国加强国际传播的两条主线,旨在推动中国话语 走出去 ,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基于上述背景,本书以《中国话语 走出去 :译介与传播研究》为主题,在系统梳理我国 走出去 国家战略及相关政策脉络的基础上,结合翻译学和传播学的学科交叉理论作为指导框架,从领导人话语、革命话语、文化话语、时事话语、政治话语、影视话语、文学话语和学术话语等多个维度,并分别以习近平海外发表署名文章、《求是》杂志英文版、《北京周报》、《白夜
“全球视野下的当代媒介理论”系列丛书由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李麟学、传播系主任王鑫、学术发展部副主任丁凡担任主编,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多位教师参与了翻译及审校工作。德国知名媒介理论学者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建筑师及媒介理论家丹尼尔·里伯斯金担任丛书顾问。本套丛书聚焦全球视野下的当代媒介理论的思想、学派以及研究成果,致力于将经典、创新、前沿的媒介理论引入学者和公众视野,适用于对媒介理论研究、学科交叉及创新理论研究感兴趣的受众。 本书记录了西格弗里德·齐林斯基在其主持的媒介思维谱系论坛上与欧洲多位著名学者的对谈以及延伸的思考。对谈的主题从语言学和符号学的主导地位到视频实验主义以及声音媒介研究,再到拓展的图像概念;从控制论、技术哲学到信息科学和其他符号机器实验;从美
《麦克卢汉精粹》精选麦克卢汉十余种著作,分四部,含十九章,再加首尾的 绪论 和 各章注要 ,囊括了这位20世纪思想家和媒介环境学派一代宗师的思想精华。 麦克卢汉是信息社会、电子世界的先知,互联网的预言家,他提出了很多著名的论断: 媒介是人的延伸 媒介即是讯息 电子媒介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 媒介使人自恋和麻木 我们正在回到重新部落化的世界 西方文明的整个观念是从拼音文字派生出来的 地球村 今天,他的预言已然成为现实,他的洞见更加富有启迪意义。
跨媒介叙事往往会产生仅墨守媒介本位的文学艺术所无法达到的神奇的艺术效果,表征出单一媒介所无法表征的丰盈的艺术内涵。本书考察以语词为表达媒介的文学叙事与以图像、音符等其他媒介表达的艺术叙事之间的相互模仿、相互影响问题,从理论上探讨了跨媒介叙事现象的创作规律和内在逻辑,并考察了语词与图像、文学与音乐、文学与建筑等几种典型的跨媒介叙事类型。本书阐释的具体现象和文艺作品既有涉及中国的,也有涉及西方的,力图在对现象的描述和作品的分析中抽象出具有普适性的跨媒介叙事理论。
已故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被称为“可能是美国历史上最有魅力的”人物,在许多美国人看来,逝世的肯尼迪有着“比其在世时更为强大的力量”。对大多数成年美国人来说,1963年11月22日发生的肯尼迪遇刺事件形成的记忆是难以磨灭和刺痛人心的。那些在当天受命前往达拉斯负责“报道身体”(cover the body)的记者——这是一个用来形容无论总统去往哪里都被贴身报道的新闻术语——不过是在履行他们的职责,然而,“报道身体”却变成了“报道肯尼迪之死”,记者报道的该事件至今仍搅动着大多数美国人的记忆。 本书的主题就是讨论媒体记者在美国人集体记忆中的位置,哪些因素使他们成为可信的、权威的和优选的刺杀事件讲述人。芭比·泽利泽系统而深入地探讨了“叙事”(narrative)、“新闻权威”(journalistic authority)和“集体记忆”(collective memory)之间的
经由电视人的记录,重大活动电视直播的“高光时刻”成为国人的集体记忆。 《高光时刻:重大活动电视直播全攻略》的作者自80年代末进入中央电视台后,经历了国家层面几乎所有的重大活动电视直播。作者将指挥直播的心得与经验教训总结成书,帮助后来者在直播工作中迅速进入状态,在实战中少走弯路。 通过本书,读者可以了解到关于重大活动电视直播的方方面面:团队组建、活动策划、系统搭建、技术和设备准备、机位和镜头设计、分镜头脚本创作、镜头切换奥秘、解说词撰写、应急处置措施及原则、直播新技术的运用等。这些宝贵经验对全媒体传播体系构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书可作为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全媒体机构一线从业人员的业务提升操作手册,也可作为新闻传播专业师生的实务训练参考书。
本书是为传播学专业初涉学术研究的读者撰写的导论性著作。全书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学术研究的基本知识,包括对知识概念的介绍以及对知识合法性的介绍。第二部分为问题意识,即讨论如何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第三部分为方法意识,即讨论如何设计研究方法,其中包含三种方法论范式以及计算机环境下的19种具体研究方法。第四部分是论文结构,讨论论文的常规结构模式。在对问题意识、方法意识和论文结构进行讨论时,本书不但提出了应该达到的规范,而且结合刊登论文或未通过审稿的文章进行了案例说明。
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是探讨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那些不同的发展参与者(通常是缺少资源和权力的困境群体)如何使用传播传统或适宜媒介,通过进行社会对话、社区发声、知识分享来参与发展进程,以改善自身状况及社会状况并促进社会变革。这样一个领域具有理论批判、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行动主义研究等重要特征,主要采用 批判的社会科学的研究取向 ,即将研究者与社区群体结合起来,通过研究确保在当地发生可持续性的社会变革。 本书提供了对理论和研究范式来源、研究问题来源、文献来源、实践来源、研究伦理和政治等进行反思的方法。研究者的任务不是在西方框架中填充数据,而是根据中国的发展实践探讨理论并致力于让这些理论能够在改变社会中发挥作用。由于文化、媒介等议题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作为促进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的一
本书运用文献研读法、比较分析法、文本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共由六章组成。全文通过严密的逻辑结构,丰富的论证材料将奥运传播中的国家认同建构问题一一剖开,正文第一章标题为国家认同建构: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无法回避的一大现实问题,主要对关键词国家认同建构进行解读,凸显国家认同建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说明建构的路径;第二章标题为奥运传播:一种可资塑造国家认同的媒介仪式,主要厘清奥运传播、国家认同建构和媒介仪式的关系;第三章主要探寻 奥运-媒介 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传播实践规律;第四章总结出 奥运-媒介 仪式建构国家认同的文化机理;第五章对当下 奥运-媒介 仪式建构国家认同中的问题把脉,找出影响国家认同建构的现实症结;第六章提出中国利用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以宏观的数据化视角,梳理过去一年行业发展脉络、直观呈现网络视听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依托来自相关主管部门、研究机构、头部企业、数据公司等的数据案例,从各维度全面展示行业现状特点、前沿趋势;综合运用数据解读、专业观察、用户调研、案例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观照网络视听在主题宣传、文艺创作、技术创新、赋能发展等方面的顶层建设,关注各类主体在长视频、微短剧、短视频、网络直播、网络音频、大屏端、技术创新、投融资等垂直领域的具体实践。《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自2015年首次发布以来,通过不断深耕对行业的垂直研究,已成为政府的参谋助手、企业的决策帮手和行业的发展推手,其研究成果得到主管部门和业界的广泛认可。
《传播纵横:历史脉络与全球视野》以历史脉络为经,以全球视野为纬,与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理论资源的活水源头保持开放性的互动,又强调社会传播分析的辩证性、具体性、互补性和条件性。书中作者试图以重建国际传播的知识论与方法论基础,一方面促进国际传播的 国际化 ,赋之以丰富的 文化性 ,一方面加强华人社会传媒研究与西方主流文献的对话,以期获得彼此 境界的交融 ;作者借助社会科学的问题意识和方法分疏近代中国新闻史上若干重要的脉络,在国际格局下动态地追寻人物事件、结构过程的同与异、常与变。
当代社会的共识以网络舆论方面的基本认同为主要形式。舆论共识与媒体议程设置和新闻报道所传递的价值观之潜移默化有关。媒体记录的社会变迁被称作媒体记忆,社交媒体舆论场的公共讨论影响着用户认知并 终演化为群体记忆。用户认知与群体记忆塑造网络共识,形成社会性质的共识。媒体记忆与舆论共识直接影响舆论秩序的建构,本书对媒体记忆如何影响舆论共识进行了思考。
《认知传播学论丛》是对认知传播这一当下新兴传播研究领域进行系统探索的学术论文集,不仅对认知传播的研究起点、对象、依据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宏观性的学理建构,也对认知传播的现实实践进行了微观性的案例透析,多维度展示认知传播这一研究领域的*进展。
本书是“十三五”军队重点院校和重点学科专业建设项目的理论研究成果。全书共分8章,主要介绍了大数据及其分析技术,以及如何将二者融合,从而实现从大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情报并用以辅助决策。具体内容包括大数据发展综述、大数据应用的总体架构和关键技术、大数据高级分析技术、大数据可视化分析综述、云计算与大数据、大数据背景下的情报分析、大数据分析(BDA)及其在情报领域的应用,同时还介绍了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各专业数据分析类课程的教材和参考资料,也可作为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学习的参考资料。
《媒介·社会:技术、产业、内容与用户(第六版)》以作者建立的“媒介与社会世界模式”为基本框架,以新鲜、生动、翔实的案例和深邃有力的理论分析了媒介产业、媒介内容、媒介技术、积极的受众以及媒介外的社会世界诸多要素之间的关联,为我们勾勒出媒介与社会世界的关系的生动图景。 本书第三版入选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书目,备受关注。第六版在原有基础上增添了新鲜实例, 新了资料数据,可谓媒介社会学领域的一部力作。
本书以 大众 概念的更替为基础,厘清了近代以来的中国 大众 话语的生成与流变过程,*终在中西 大众 话语的坐标系中给中国 大众 理论确立了位置。
《坐标中国》是在大型网络互动传播项目《我们这十年@坐标中国》《走进新国企·打卡新坐标》基础上衍生的主题出版图书。该项目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办,联合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等10余家主流媒体及30余家中央企业共同参与,全网点击超15亿人次。《坐标中国》以独特的“十个维度”为视角,通过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多种形式,带领读者走进那些令人震撼的基础设施背后的故事。感受中国跨度的宽广、中国精度的严谨、中国高度的卓越、中国深度的探索、中国力度的强劲、中国速度的迅捷、中国风度的优雅、中国强度的坚韧、中国温度的温馨、中国厚度的积淀。从超级工程的宏伟蓝图到大国重器的精密制造,《坐标中国》的每一个篇章都见证了思想的伟力与时代的飞跃,每一个细节都映射着中国建设者的智慧与胆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