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聋校手语词汇手册(1\2\3年级)
    •   ( 727 条评论 )
    • 张筠曼 著 /2000-01-01/ 华夏出版社
    • 手语是聋人的语言,手语对聋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手语是用手势、姿势等动作来向聋人传达观点、传授语言和词汇的工具,它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帮助。从聋人社会产生的时候起,手语就对聋人产生巨大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手语的影响也愈来愈大。在聋校,手语作为教育教学的主要工具之一,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使聋生通过使用规范的手语回归主流社会,达到学习书面语的目的,是摆在广大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使聋生能够通过学习手语达到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目的,配合聋校语文教科书,1999年、2000年由苏州市盲聋哑学校牵头组织编写了一至三年级、四至六年级两本《聋校手语词汇手册》。这两本手语词汇手册,由于编写贴近聋校教材的实际,且使用方便,因而一出版就得到了广大聋校师生的欢迎。由于种种原因

    • ¥9.9 ¥18 折扣:5.5折
    • 朗诵与台词
    •   ( 402 条评论 )
    • 肖君陶岚琴 著 /2007-10-01/ 山西教育出版社
    • 《朗诵与台词》是北京市少年宫朗诵戏剧组通过十几年教学实践总结出的一本语言艺术教育教材。通过用气发声、吐字归音、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表情动作、叙述人物等朗诵台词的基本技巧训练,学习语言艺术的基本知识,并在诗歌朗诵、寓言朗诵、故事讲述几个方面进行专题训练,使学生打下坚实的艺术语言表演功底。本教材适宜于儿童少年业余朗诵戏剧小组初级班使用,大约需要一年的时间,即80~100学时。使用时可根据学生人数和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调整。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必须注重其实践性,教学时要做到讲练结合,边讲边练。尤其对低幼儿童,更应注意以练习为主。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演出实践机会,以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表演水平。

    • ¥5.7 ¥11.8 折扣:4.8折
    • 成语读写辨误100例
    •   ( 27 条评论 )
    • 李行健余志鸿 主编 /2009-05-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这本小册子从媒体的公开资料中选择一些常见的成语误写的例句,详细解释这些成语的来源和意义,加以辨别,并剖析误写的原因,帮助读者解决成语读写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本册子撰写时,尽量根据社会语文生活中实际使用情况,针对现代汉语中容易写错或读错的常见成语,一一进行较深入的辨析,做到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力求实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 ¥5 ¥10 折扣:5折
    • 佩文诗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
    •   ( 4029 条评论 )
    • (清)戈载 /2011-07-01/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佩文诗韵》,清初编定,为当时士子科考作试帖诗的官方韵书,韵部即 平水韵 的106部,所用的数据是金、元以后作诗用韵的根据,至今仍为广大创作近体诗者所惯用。《词林正韵》三卷,清戈载著,根据《广韵》206部,共19个韵部。戈氏的分韵虽是归纳、审定,但其结论却多为后人所接受,奉为圭臬,成为填词者之韵书。《中原音韵》,宋末元初周德清所著,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以韵书形式,把曲词里常用作韵脚的5800余字,按读音分类,编成曲韵韵谱。韵谱分为19韵,每韵又分阴平、阳平、上、去四部,而入声全部派入平、上、去三声。每一类以 每空是一音 的体例分别列出同音字组,共计1586组。第二部分为《正语作词起例》,是关于韵谱编制体例、审音原则的说明,及北曲体制、音律、语言和曲词的创作方法的论述等。

    • ¥9 ¥18 折扣:5折
    • 史记语法特点研究
    •   ( 600 条评论 )
    • 何乐士 著 /2005-03-01/ 商务印书馆
    • 《史记》是作者*读的著作之一,它的作者司马迁是作者仰慕的学者这一。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曾陈述伟大作品诞生的原因“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作为也。”今天我们捧读《史记》,真想接着说一句:“司马迁重刑,完成《史记》!” 我们研究祖国语言特点及其发展历史的学者也不例外。《史记》给我们留下了两千年前祖先们运用的活生生的语言,我们读起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个时代的语言为那个时代的作家 、学者的创作提供源泉。伟大作品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在语言上和广大读者是相通的,这才能为广大读者所熟悉和喜爱。《

    • ¥9.6 ¥20 折扣:4.8折
    • IN词记录中国
    •   ( 26 条评论 )
    • 互动百科 主编 /2011-05-01/ 语文出版社
    • 《IN词记录中国》以互动百科与中国移动手机报联合推出的”IN词”为基础.以词语的形式盘点正在发生的历史,记录热点事件、流行文化,具有浓郁的网络“微文化”的特征。 《IN词记录中国》是一部时时更新的网络汉语词典,用词语记录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使得民众参与了汉语的维新,给了汉语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 ¥8.6 ¥18 折扣:4.8折
    • 新编字典(1版2次)
    •   ( 24 条评论 )
    • 兰东辉 编 /2009-09-01/ 中国书籍出版社
    • 本字典严格遵照国家颁布的一系列语言文字法规和标准,在吸收以往同类语文字典优点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和优秀教师精心编写了这本《新编字典》,真诚地奉献给大家。本字典符合现代教学要求,更适合学生学习使用,它的目标是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汉字,更好地学习语文。

    • ¥4.7 ¥15.8 折扣:3折
    • 成语应用辨误100例
    •   ( 85 条评论 )
    • 李行健余志鸿 主编 /2009-05-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成语虽然是历史的产物,但它也会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有的成语出现了新意或者有了创新。比如,“七月流火”已产生了表酷热的新含义;“空穴来风”原来表示传言有所根据,现多指传言毫无根据。所以,我们使用成语既不能墨守成规,也不可随意“创新”,必须遵循语言规律,服从语言规范和社会语言应用需要,不要误用成语。 这本小册子引用媒体上误写误用的一些成语例句,分别加以阐述和辨析,旨在倡导规范,尽量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力求做到实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相结合,以帮助读者准确掌握中华文化中的语言瑰宝一成语,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语文生活。

    • ¥5 ¥10 折扣:5折
    • 中国文法通论
    •   ( 219 条评论 )
    • 刘复著 /2012-01-01/ 岳麓书社
    • 刘复编著的《中国文法通论》本是已通一种外国文以上的学生所用的课本,而就大学预科里说,通英文的是大多数;就全国各学校说,也是如此。所以书中所用的原名,或所引的外国语例句,都是英文;偶然因为必不得已,引用别种外国语,也以极简单,极容易解释的为限。

    • ¥6.2 ¥13 折扣:4.8折
    • 语法病句辨误100例
    •   ( 313 条评论 )
    • 李行健余志鸿 主编 /2009-05-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复句关联词则跟逻辑有关。关联词语,通常成套使用,如果搭配不当,会使语意杂糅。例如“无论有什么困难,只有努力才能成功”,这是一个无条件句,“无论”一般跟“(只)要……都(就)能……”配套才符合逻辑。造成语病的原因很复杂,解决方法也很多,不能用一个模式来套用,也不能简单化看待。上述分析也很有限,主要依靠多读、多写、多训练、多积累。 这本小册子引用了一些媒体上出现的病句,分别加以剖析;就是为了倡导规范,帮助读者掌握一些语法、修辞、逻辑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揭示组织语句的基本规律,使读者在遣词造句中少出错误。我们在撰写时也尽量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力求实用性、规范性和科学性相结合。

    • ¥5 ¥10 折扣:5折
    • 福建省情词汇表达速译手册
    •   ( 60 条评论 )
    • 陈小慰 主编 /2008-07-01/ 福建教育出版社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省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到我省投资兴业、商务洽谈、旅游观光、探亲访友的外国人数量不断增多,对外宣传、对外推介福建的任务不再仅仅局限于少数几个政府部门,而已向各行各业延伸。翻译作为一种国际交流的桥梁,其重要性也日益彰显。 但从目前全省情况来看,翻译不规范的问题比比皆是,不仅存在于窗口行业、公共场所,而且在各种推介会、展览会外宣品上也大量存在,已在对外交流、对外宣传等诸多方面带来无形障碍和不良影响,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对一些重要外宣内容的翻译,如“四个重在”、“四个关键”、“四谋发展”、“五缘”、“六求”等词语,由于中外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性,不同语言水准的译者会做出不同的译法,而相同

    • ¥8.1 ¥18 折扣:4.5折
    • 汉语的语词理据
    •   ( 1215 条评论 )
    • 王艾录司富珍 著 /2001-03-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的主要线索是:(1)理据是什么(概念论),(2)怎么样探究理据(方法论);(3)为什么要研究理据(本体论)。作为一部解释性著作,它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同于通行语言学和语法学著作,对语言不作词类、句法成分、句型等的描写,而是以挖掘和阐述促动语言从无序到有序的自组织规律运转的动因——理据为已任。

    • ¥5.3 ¥11 折扣:4.8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