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于一篇探讨语言学史的博士论文,题目比较专,讲的是20世纪兴盛一时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怎样影响了汉语语法研究。这种影响毫无疑问是存在的,泛泛地说人们也都认可它,但源头到底在哪里,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涉及的程度有多深,则未必都清楚。《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贡献,在于把这种影响理出了一些头绪。
《汉语句子的焦点结构和语义解释》从焦点结构理论的角度,讨论汉语几个功能词语及相关结构的语义解释问题。这是作者继汉语配价和论元结构研究之后,对于汉语语义问题的另一个研究侧面。《汉语句子的焦点结构和语义解释》的主体部分是国家社科基金支持项目“汉语句子的焦点结构和语义解释”02BYY033,2002—2005)的结项成果。
这是一部实用性、学术性兼备的文言虚词专著。 本书选收了文言常用虚词122个,每个虚词独立成篇,每篇都包括虚词图解、用法溯源、用法表解、用法辨析4个部分。“虚词图解”是先摆出该字的本义或基本义,然后标出它的引申、虚化、假借义及其用法,从而形成关于该字词类、词义及用法的演变图;“用法溯源”实际上是对演变图的文字说明;“用法表解”是演变图的例证,例句多采自中小学教材或常见的文言文;“用法辨析”则从该字的使用实际和读者的理解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容易引起混淆或值得注意的问题。 “用法溯源”是本书独树的一帜,具有鲜明的学术见解。
《汉语新虚词》(作者李宗江、王慧兰)研究包含了语篇关联语概述、副词概述、介词概述、情态词概述、唯补词概述、语气词概述、助词概述、语篇关联语词典、副词词典、介词词典、情态词词典、唯补词词典、语气词词典、助词词典等内容。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本书运用语义分析与语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原型范畴、动词配价、构式语法、语法化与词汇化等现代语言学理论,对现代汉语动补式复合词的范围、结构、意义、功能进行了比较全面而又系统的考察与分析。在深入挖掘动补式复合词内部结构的基础上揭示了动补式复合词的致使性语义特征,从句法角色、组合能力、与某些特殊句式和句法格式的关系等方面对动补式复合词的语法功能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写与阐述,也尝试对复合词特别是句法复合词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语法化理论是普通历史语言学的 发展。该理论强调从语言的内部寻找语法发展的动因,注重分析一个新语法现象的具体发展过程,并全面考察新语法手段的出现对业已存在的语法系统有何影响。我们在分析问题时,特别重视从词语的语义特征、人类认知、篇章组织、使用频率等角度探求汉语 新现象产生的原因。同时,我们还注意从人类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角度,探讨汉语的有关现象,力求从 宽的视野来概括和总结汉语的发展规律。从系统的观点探求语法的发展,把个别现象的演变放在整个语法系统发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注重功能相同或者相近的多个语法手段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本书收录中国历代祝词贺语以及可作祝词贺语使用的成语、典故、名句、俗语和楹联三千余条。 收录原则是: 1.为历代名家所称引的; 2.寓意深刻 3.生命力强,于今有启迪和借鉴作用的。 本书分为太平盛世、道德高尚、人貌卓异、景物迷人等十卷,卷下又分若干小类,全书共有六十小类。 本书每个条目一般分为五个部分:辞目、出处、释义、用法和原话(原句)。为节省篇幅,摘引原话(原句)时尽量简短 本书目次和正文均按内容分类排列。同类条目按字数多少排列,字数少者在先;字数相同者则按笔画多少排列,笔画少者在先。
《辞海》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1936年由中华书局初版于上海。之后,在建国三十周年、四十周年之际分别出版了《辞海》1979年版和1989年版。这两版《辞海》各有三卷本、缩印本、增补本和按学科编印的分册。其中,三卷本和缩印本发行五百余万部。1992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与东华书局合作,在地区出版《辞海》(1989年版)。1993年,《辞海》获首届国家图书奖奖--荣誉奖。《辞海》(1999年版)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以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本版篇幅较1989年版略增,条目有大量修订,主要是反映外形势的变化和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弥补缺漏,纠正差错,精简少量词目和释文。本版新增彩图本,配置一万六千余幅图片,版式也有革新,分为四卷,另加附录、索引一卷。同时,继续出版普及本(三卷),并在此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