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记述了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全书约7000多字,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六大类、30个工种的内容,涉及数学、力学、声学、冶金学、建筑学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总结。 《巧工创物 考工记 白话图解》以孙诒让《周礼正义》中的经文作为底本,为方便读者理解,按照 信、达、雅 原则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进行翻译,个别疑难字词在原文中以夹注的形式出现,并增加了若干插图,以飨读者。
花中四君 在先秦典籍中早已有之,成为传统的花鸟画题材,在宋代绵延不绝,之后借力元代文人画的兴盛而发展壮大,至明清时期达到其艺术*。梅兰竹菊虽在明代才成为一个整体,但作为一种雅致而高洁的意象进入人们的审美视域中,被赋予独特的人格,并成为传统中国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却是传统文人士大夫数千年来合力塑造的结果。在宋元时期,倾慕四君之姿态,歌咏四君之志向逐步成为一种风尚,宋代及其后的元代集体出现诸多具有开创性的兰花专著《金漳兰谱》、梅花专著《范村梅谱》、菊花专著《刘氏菊谱》,以及*部画、谱兼备的《竹谱详录》。这些谱录的出现,强化了梅兰竹菊的 花中君子 形象,进一步丰富了四君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表现形式。 本书收录梅谱四部:《范村梅谱》、《梅品》、《梅花喜神谱》、《画梅谱》;兰谱三部:《金漳兰
《武英殿聚珍版程序》不分卷,清金简编撰。该书是我国历史上部由国家颁布的木活字排版印刷标准,提出了活字的尺寸、版面的长宽、版心的大小等的标准规格,极大促进了清代的活字印刷事业。同时,作为活字印刷方法的专著,从理论上总结了活字印刷的工艺技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在清代广泛流传,而且被译成德、英、日等文字,流传海外,影响广泛。本次以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重刊本影印。
《营造法式》本为官方为杜絶官员在施工中贪腐而命将作监颁行的明确建筑等级制度、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的技术规范。该书主要分为五部分,包括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等。前有看详和目録各一卷。一九二五年陶湘根据文渊阁等版本互校,仿照南宋刻本版式和字体刻板刊行,该书以镂版、图版精美闻名于世。宋本《营造法式》的彩画、图样原是线条画,陶湘本将这些黑白线条画按《营造法式》中标明的色彩套印,使图样更为生动。此次即以该版本影印出版。
《武英殿聚珍版程序》不分卷,清金简编撰。该书是我国历史上部由国家颁布的木活字排版印刷标准,提出了活字的尺寸、版面的长宽、版心的大小等的标准规格,极大促进了清代的活字印刷事业。同时,作为活字印刷方法的专著,从理论上总结了活字印刷的工艺技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在清代广泛流传,而且被译成德、英、日等文字,流传海外,影响广泛。本次以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重刊本影印。
《营造法式》本为官方为杜絶官员在施工中贪腐而命将作监颁行的明确建筑等级制度、艺术形式及严格的料例功限的技术规范。该书主要分为五部分,包括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等。前有看详和目録各一卷。一九二五年陶湘根据文渊阁等版本互校,仿照南宋刻本版式和字体刻板刊行,该书以镂版、图版精美闻名于世。宋本《营造法式》的彩画、图样原是线条画,陶湘本将这些黑白线条画按《营造法式》中标明的色彩套印,使图样更为生动。此次即以该版本影印出版。
《 注释(繁体版)》主要内容包括:营造法式序、割子、进新修《营造法式》序、译文、剳子、译文、营造法式看详、《营造法式》看详、方圜平直、取径围、定功、取正、定平、墙、举折、诸作异名、总诸作看详、营造法式目录、营造法式目录、总释、总例、营造法式卷第、总释上、官、阙、殿堂附等。
《康熙几暇格物》是康熙皇帝在政事余暇,学习并研究和考察自然科学文化现象的一本科技论文。大约是在康熙四十年(1701)开始编纂的,一直持续到康熙去世之后。《几暇格物》 初是在雍正十年(1732)出版的《康熙御制文》当中,后来是光绪五年(1879)清政府刊刻的清历代皇帝御制文合刊中,《康熙御制文》是其中的一部分,《几暇格物》收入在了康熙卷的 一集里——第四集里,分属于第二十六到第三十一卷,标著为“杂著”,每卷开头都有“康熙几暇格物编”的字样,基本是属于自然科学的。《康熙几暇格物》一书涉及天文、地理、生物、科学实验等等,其中每篇都有康熙帝独到的见解,虽然限
《鲁班经》为流传至今的一部木工行业专用书,传为鲁班所著。全书三卷,介绍了木工行业的制度、建造房舍的工序工艺、建筑的构架、家具的式样、木工用具的使用等内容,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木工技艺,都是重要的文献
本书作为《宋元谱录丛编》之一,汇录《画梅谱》《范村梅谱》《梅品》《刘氏菊谱》《史氏菊谱》《范村菊谱》《百菊集谱》《金潭兰谱》《兰易》《兰史》《竹谱》《续竹谱》等十二种宋代关于梅、兰、竹、菊四种植物的专著。编撰方式系由主编约请各方专家选择精善且常见的版本,并参照其他存世版本,进行酌校整理,点校句读。
本书作为《宋元谱录丛编》之一,汇录《画梅谱》《范村梅谱》《梅品》《刘氏菊谱》《史氏菊谱》《范村菊谱》《百菊集谱》《金潭兰谱》《兰易》《兰史》《竹谱》《续竹谱》等十二种宋代关于梅、兰、竹、菊四种植物的专著。编撰方式系由主编约请各方专家选择精善且常见的版本,并参照其他存世版本,进行酌校整理,点校句读。
如何营建一座精美雅致的“私家庭院”,如何巧妙布局阁楼、厅堂、书房,如何在屏门、风窗、栏杆中体现古典意趣,如何在选石、铺地、掇山、花木植栽上如诗如画…… 明末造园家计成以其工匠的精神,唯美的意趣,为我们记叙了中国古代园林设计的高妙艺术,凸显设计师巧夺天工的高超技艺,展示了明代中产阶级日常生活的真实细节和文化品质。 《园冶》是中国造园艺术的传世经典,也是世界造园学专著,被日本宫廷评价为“开天工之作”,被欧美国家奉为“生态文明圣典”。它不仅展现了中国造园艺术的高度,也为现代别墅的建造与私人家居装修提供了可模仿的范本。
十国典制考制度承唐启宋,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全书以现存古典文献特别是宋元以来的文集、碑志、方志、野史、笔记、小说为基础展开研究,从礼仪制度、法律制度、学校制度、科举制度、宰相制度、地方行政制度、赋役制度、货币制度等方面对十国时期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勾勒出十国典章制度的基本面貌和演变脉络,细节考订切实可靠,不乏创新之见,有助于我们细致的理解十国时期的历史乃至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发展史。
《武英殿聚珍版程序》不分卷,清金简编撰。该书是我国历史上部由国家颁布的木活字排版印刷标准,提出了活字的尺寸、版面的长宽、版心的大小等的标准规格,极大促进了清代的活字印刷事业。同时,作为活字印刷方法的专著,从理论上总结了活字印刷的工艺技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不仅在清代广泛流传,而且被译成德、英、日等文字,流传海外,影响广泛。本次以清光绪二十五年广雅书局重刊本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