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成书三百年后,地处南方的楚国产生了一种新的诗体“楚辞”。其作者中最享盛名 者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西汉时期,人们将屈原及其后的宋玉等人的作品收集成书,这便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楚辞》与《诗经》一起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两座丰碑。 本书以《楚辞补注》为底本,细致校勘,详尽注释,精心翻译,又据《文选》、《古文苑》补入了底本未收的一些宋玉的赋作,使其成为现今收入屈、宋作品最全的文本。
《词品》分为六卷,明杨慎著。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正德六年殿试第一,官至翰林学士,嘉靖三年因争大礼廷杖遣戍云南永昌卫。杨慎此著正文共304则,可谓宋代以来词论巨著。 书中所论,多为唐
本书以清康熙刻本《通志堂集》为底本,搜纳兰词全部作品,并根据专家译注对文中艰深难懂的字词和典故进行注释,配有古今文学名家的经典评析,并配以古版插画以画释词,展现那或伤感或雄浑的词句。
在20世纪以来流行的各种宋词选本中,选目最精粹、影响最深远的,无疑应首推朱祖谋的《宋词三百首》。宋《宋词三百首》选目最精粹,是因为它选的词作绝大多数都是历年公认的名篇佳作。我们曾经对古今40种唐宋选本进行过统计分析,根据入选次数的多少,依次遴选排列出唐宋词名篇300首,其中唐宋代词占53首,宋词占247首。而在这247首宋词名作中,《宋词三百首》就选录了150首,也就是说,《宋词三百首》中有150篇是历来公认的名篇佳作,在同类选本中,它的名篇入选率是的。署名上彊村民辑的《宋词三百首》,实为朱祖谋与况周颐共同编选,二人三易其稿,方始成书。共收录宋代词人81家、词作284首。该书以选择精辟著称。此次对《宋词三百首》进行新的注释与品评,体例新颖,重点突出,言简意赅,为宋词读本。
唐诗摄影版和宋词古画版的面世,既是读图时代的回响,也是传统的延续。宋代张舜民的论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似乎有意强调了诗与画的天然联系,要把两者的关系放在一个转换自如的同一时空里来充分展开。图像与诗歌的结缘,虽然可以引发我们从多种角度来探讨两者的关系,中外古今的类似研究,曾被钱钟书先生戏称为理论界的旧仇宿怨。但在我看来,我更愿意把两者的关系理解成是互为谜底与谜面。顾恺之面对嵇康四言诗引发的一种感慨与无奈,即所谓画手挥五弦易,画目送归鸿难,苏东坡观王维画体会到的一种诗意,都可以理解成是在各自不同的谜面前而产生的求得谜底的冲动。然而,诗与画的互为谜底与谜面却有其特殊性,在谜面中求得的谜底并不是惟一的,由于各自所属世界的独立完整,使得任何一种图咏或者诗意图,只能在两者间构成一
本书收录了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婉约派词人有代表性的词作,其词意含蓄婉转,修辞委婉、表情柔腻。
纳兰词是清代最为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的作品。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词》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纳兰词》中所附原文、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
本书收录了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婉约派词人有代表性的词作,其词意含蓄婉转,修辞委婉、表情柔腻。
张岱(1597~约1676)晚明散文家。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张岱提倡任情适性的文风,其题材范围广阔。《西湖梦寻》是作者在国破家亡后所写的有关西湖的掌故,文笔清新,表达了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 此次出版,以光绪刻本《西湖梦寻》为底本,并吸收了已有的整理成果,对原《西湖梦寻》中所附引的诗文作了删除处理。
本书旨在以通俗、简洁、精要的方式介绍作者精选的三百首宋词作品,注释力求简明,疏通词义;白话译解,力求以直译者方式准确传达原词意蕴,力求译者文化优美畅达,尽量体现原词的艺术风味;品析则力求以简练、精要的艺术分析,阐释词作的意象、情蕴和表现技法,为宋词爱好者领会、品鉴宋词艺术,提供一定的参考。
本来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爱情又是文学艺术里永恒的主题,这是人所共识,用不着多说的。但是爱情之于每一个人,却又表现出千差万别的情景,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种种不一。性德的爱情生活和他的爱情词又当如何呢?黄天骥先生在《纳兰性德和他的词》里用“玫瑰色和灰色”加以形容和概括。不错,性德一生的爱情生活以及他的爱情词篇正是如此,失意多于得意,眼泪多于欢乐,悲凄伤感,幽怨苦多。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的一颗璀璨巨钻,千百年来,始终陶治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孙立权主编的《宋词》行文流畅,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是青少年学习和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