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三百首》是由晚清四大词人之一的朱孝臧编定,其选录标准,以混成为主旨,并求之体格、神致。朱孝臧曾先后三次增删。*后选定的版本选词家共81家,选词共285首,称为三编本,本书采用的便是朱祖谋先生*终定稿的三编本。
晚清一代大家王国维先生以 境界说 为骨,著述了《人间词话》一书。他提倡: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因此,以这一条标准,他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晚唐至近代著名词人的好恶之情,同时,此书破除了清朝词坛浙派和常州派的流弊,发出词学新声,重新确立北宋词人的主流地位,因此,《人间词话》可以说是文学史上一次正常的自我纠偏,从后来的效果看来,现在的读者大都更崇尚苏轼、辛弃疾等词人,应该多少也受到过这次纠偏的影响。
张岱(1597~约1676)晚明散文家。字宗子,改字石公,号陶庵,又自号蝶庵居士。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明亡后披发入山,安贫著书。张岱提倡任情适性的文风,其题材范围广阔。《西湖梦寻》是作者在国破家亡后所写的有关西湖的掌故,文笔清新,表达了对故国乡土的追恋之情。 此次出版,以光绪刻本《西湖梦寻》为底本,并吸收了已有的整理成果,对原《西湖梦寻》中所附引的诗文作了删除处理。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他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本书精心汇集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现存于世的珍稀手稿,将王国维本人亲手删改后的64则《人间词话》原本及剔除掉的49则删稿完整呈现。 更多畅品: 阅读:
本书收录了宋词的大量经典之作,有黄庭坚的《水调歌头》、欧阳修的《采桑子》、李清照的《如梦令》、辛弃疾的《念奴娇》等等。每首词都一一作了注解,附有白话翻译与说明,还有作者介绍,以便读者全面了解和把握词的意义。本书既可作为青少年理想的课外阅读材料,同时也可作为古典诗词爱好者的读物。 以读图时代的方式看宋词,循古代画家深深浅浅的笔触,品味宋词的婉转妙韵,历代丹青妙手的灵感汇集在这里。非常值得珍藏! 也许,您是一个很成功的画家,但您对古典诗词能有几多的体验!也许,您是一个很浪漫的诗人,但您心中能容下几多的林壑深谷!本书一部承诗启曲、绝唱千古的长短句总集,铸就诗人风骨,画家睿智,词人情韵,欣赏名篇佳作,领略隽永神韵!其所选作品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充分体现了宋词的总体风貌和发展水平。这
张旭,生卒年不详。唐代书法家。字伯高。吴郡(治今江苏苏州)人。官金吾长史。楷法精深,尤擅狂草书,逆笔涩势,连绵回绕,体态奇峭狂施,是王羲之后草书又一新风格。宋朱长文《续书断》将其草书列为“神品”。有“草圣”之誉。南宋陈思《书小史》载:“自言我见公主、担夫争道而得其意,又观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张旭生性嗜酒,与李白、贺知章等被称为:“饮中八仙”。往往大醉后呼叫狂走,然后挥笔写狂草,故人称“张颠”。《唐书》本传称:“后人论书,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皆有异论,至旭无非短者。”张旭草书取法张芝和二王,以草书抒发胸怀,寄托情思,“雄逸气象,是为天纵”,成为威名当世的狂草。文宗时诏以李白歌诗、斐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韩愈《送高闲上人序》称“旭善草书,不治他伎
秦观是北宋后期有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缘情婉转,语多凄黯。张炎《词源》评其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的一颗璀璨巨钻,千百年来,始终陶治人们的情操,给人们带来很高的艺术享受。 孙立权主编的《宋词》行文流畅,辞藻华丽,前后连贯,朗朗上口,是青少年学习和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读本。
自《人间词话》1908年首次公开发表至今,已恰好是100周年。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在文字数量上已远远超出只有了了数千字的《人间词话》本身。如果有好事者对此作一统计对比,想来一定会给人以震撼、惊愕的戏剧效果,这倒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人间词话》的精深与影响。可以肯定的是,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仍然会继续下去,仍然会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这样的进程中,笔者认为,我们必须要具备陈寅恪先生所说的“了解之同情”。在《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一文中,陈寅恪曾这样写道:“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了解,则其学说不易评论……所谓真了解者,必须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
本书收录了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周邦彦等婉约派词人有代表性的词作,其词意含蓄婉转,修辞委婉、表情柔腻。
秦观是北宋后期有名婉约派词人,其词大多描写男女情爱和抒发仕途失意的哀怨,文字工巧精细,音律谐美,情韵兼胜,历来词誉甚高,然而缘情婉转,语多凄黯。张炎《词源》评其词:"体制淡雅,气骨不衰,清丽中不断意脉
《家藏天下·宋词三百首》内容简介:经典文献集中讲解,传统文化精华荟萃,领略国学之作,共赏华夏锦绣文章;百家争鸣引人入胜,古香古色精品家藏,品读馨香优美文字,承继先贤圣者智慧。 佳文共赏,于文辞精美处拍案叫绝;传承文化,于书山翰林中博古通今。研习智者教诲,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德才兼备,成就精彩人生!
唐诗摄影版和宋词古画版的面世,既是读图时代的回响,也是传统的延续。 宋代张舜民的论诗: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似乎有意强调了诗与画的天然联系,要把两者的关系放在一个转换自如的同一时空里来充分展开。 图像与诗歌的结缘,虽然可以引发我们从多种角度来探讨两者的关系,中外古今的类似研究,曾被钱钟书先生戏称为理论界的旧仇宿怨。但在我看来,我更愿意把两者的关系理解成是互为谜底与谜面。 顾恺之面对嵇康四言诗引发的一种感慨与无奈,即所谓画手挥五弦易,画目送归鸿难,苏东坡观王维画体会到的一种诗意,都可以理解成是在各自不同的谜面前而产生的求得谜底的冲动。然而,诗与画的互为谜底与谜面却有其特殊性,在谜面中求得的谜底并不是惟一的,由于各自所属世界的独立完整,使得任何一种图咏或者诗意图,只
本书是南唐两位皇帝李璟和李煜词的最早结集。编入李璟词四首,李煜词三十一首,是李璟和李煜词作最原始的研究资料。
纳兰词是清代最为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的作品。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词》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纳兰词》中所附原文、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