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选讲》是一部经典的唐宋词鉴赏读本。全书精选唐宋词200余首。所选作品以苏辛一派的豪放词为重点,兼具其他流派,概括性地反映了唐宋词的整体面貌。每首词均有较为详细的注释和简约精当的赏析,既能洞悉词心,细致入微,又能收揽自如,宏通阔大。《唐宋词选讲》于1959年出版,其后不断重印、再版,深受广大读者喜爱。
本书对清词的若干重要方面进行了考察,内容包括政治词、咏物词、艳词、妇女词、选本及清词流派等,力图使所论述的对象具有代表性,以便从不同角度,认证清词前代之处,探索清词发展的本质精神,说明清词中兴的意义,从而对清词得出较为明晰的认识。与此相应,本书在研究方法上选择了“中观”,即在弄清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将问题提到的高度,力求进行带有规律性的总结。就写作意图来说,希望避免过于空泛和过于琐屑两种倾向,以使本书的论述能够既踏实,又有的理论性。另外,始终坚持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去探讨文学现象,同时将创作和理论视为一个整体,通过对创作影响理论,理论又反过来指导创作,二者互相交叉、互相渗透的过程的揭示,找出文学史发展的自身逻辑,这也是本书所特别追求的一个方面。
本书自1957年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蜚声海内外。邓广铭先生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对本书的撰写与修订工作几乎与其学术生涯相始终,先后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献资料,其定本较初版增幅一倍以上。 此次《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推出“简体版”,在保持繁体版的各项笺注释读内容、专名线标点等基础上,寄望于以较易进入阅读的简体横排形式,使更多的读者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正统解读,领略其中的优质精髓所在。
今人言及宋代陈亮多谈其政论文章,选其词作亦局限于婉约绮丽之作,其实陈亮作为辛弃疾之知交,他的抗金北伐之气慨、爱国愤世之豪情与弃同矣,其词作亦为豪放一派,《龙川词》之雄放恣肆之气甚至在稼秆词之上,语出肺腑,少矫饰,词艺亦有精至独到之处。姜书阁收龙川词74首,详加笺注,务求确切,多独抒己见又不失偏颇,读来深有启发。
东坡词开创之功,世所公认,其影响于后世者,至为深远,而笺注寥寥,传世者包括宋人傅干残本,两家而己。今人龙榆生之《东坡乐府笺》,人称详备,至谓为宋词笺之一。然龙著笺多采自传干,编年几本于彊邨,虽间有补充发明,对传、朱之误亦时有匡正,而对两家失考不当未加详察而袭用者,亦不时可见,余当惜之。 东坡词龙笺原编年贰估零肆首,其间似是而非、不尽确当,《笺证》正之者数十首。其原未编年,经博考羣籍,证之以本词及东坡之行止,新予编年者又佰拾叁首。是则《笺证》所收东坡词叁佰陆拾首中,编年者已近十分之九。即此一端,对东坡词之研究,当亦助益良多。
本书自1957年问世以来,迭经重版,蜚声海内外。邓广铭先生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对本书的撰写与修订工作几乎与其学术生涯相始终,先后对全书的笺注与编年作了大幅度的修改调整,补充了大量颇具价值的文献资料,其定本较初版增幅一倍以上。 此次《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推出“简体版”,在保持繁体版的各项笺注释读内容、专名线标点等基础上,寄望于以较易进入阅读的简体横排形式,使更多的读者接触到传统文化的正统解读,领略其中的优质精髓所在。
本书是一部对梦窗词作系统、全面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八章。章,朦胧的生平,对梦窗的姓氏、生卒年、何以布衣终生、行迹与交游、爱情的隐痛诸方面,承前贤时彦之说,加以审慎判断;第二章,梦窗词的内涵,分应酬词、咏物词、咏节序风光词、爱情词和感怀词数类,结合词人所处的政治环境、社会文化背景,认为梦窗词主要是一幅南宋中晚期上中层文人生活画卷,其中折射出词人隐秘的内心世界,对其思想内蕴过高褒扬或过低贬抑都是不合适的;第三章,梦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本章是全书重点,笔者认为历来评梦窗词艺术性,以周济“奇思壮采”、“腾天潜渊”最为精辟,惜乎语焉不详,故紧扣此语从语言及修辞角度,结合大量词例作深入细致分析,阐明“奇思”是指想象之丰富,“壮采”是指意象之密集和辞藻之华丽,“腾天潜渊”则是指章法跳跃性大
本书收录竹枝词4486首,以吟咏湖北为题旨,从铺陈空间而言,有总括湖北全省的,有分述某一州县乃至一街一巷、一桥一村、一人一事的;从时间段落而言,自唐宋至元明,起于清末民国,上溯千载,下涉现世,共同编织成时空纵横、宏观概述与微观细描相交合的湖北风貌全景图,又以清末民初篇什较为密集,称其为以近世作展开部的韵文体简明湖北百科全书并不过分。 本书所辑,较为繁富也尤具认识价值的,是关于近世武汉的篇什。清道光间叶调元所撰篇帙浩繁的《汉口竹枝词》(292首),状述当年作为“贸易之巨区”的汉口“商贾麇至,百货山积”的情景。继此之后,民初罗汉的《汉口竹枝词》、蔡寄鸥吟咏武汉的多篇竹枝词(《女子解放》、《旅馆竹枝词》、《洪山竹枝词》)等,则提供了关于武汉社会及文化转型的生动影像。以罗汉1915年载于《汉口
本套丛书按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演进的脉络分为八卷,各卷篇目的设置,则是根据文学史、文体学和诗律学诸方面的综合因素来考虑的。在篇幅上,各卷的选目均在三百篇左右,体例也大致相同,除用来疏通字句、诠解诗义的注释外,编者还为每位入选作者编撰了小传,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概貌。卢盛江、卢燕新主编的《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元明清词卷)》收录了自元至清的诸多名家名词。继宋词后,元明清词流派纷呈、名家迭出,诸多词作个性鲜明、寄寓深远,既有艺术价值,又有史料价值。
南唐二主李璟、李煜,是五代词坛上最杰出的词人,也在我国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南唐二主词》约成书于宋代,后世续有辑补,该集历来真伪混杂,词作的文字异同更为纷繁。后经著名学者王国维先生的次子王仲闻先生搜罗该集众本,参稽多种相关文献,细加比勘,认真考证,对该集作了深入的校订和梳理。又经著名文史学者陈书良等注释、辑评、评析,更增加了对二主词的理解与赏析。书后还附编了散见他书的佚作,历代评语、本事资料及各家序跋和相关考证文章。校订谨严,注释精确,资料详备,辑评丰富,评析到位,为研究南唐二主词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
本书汇编况周颐《香海棠馆词话》《餐樱庑词话》《珠花簃词话》《纗兰堂室词话》《词学讲义》五种词话,并附录收入《织余琐述》,是唐圭璋《词话丛编》所收况周颐《蕙风词话》正续编、《玉栖述雅》之外况周颐词话的。作者精心校雠,多方辑补,并对况周颐各种词话之间的重出互见情况作了说明。本书的编纂不仅可以考察况周颐各种词话的原始面貌,亦可考察《蕙风词话》的取舍,从而更为全面深刻地认识况周颐的词学批评理论思想。
本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与当代名家国画系列四种之一,另三种是《诗与画·唐诗三百首》、《曲与画·元曲三百首》、《文与画·古文二面篇》。唐宋词是中国文学中最有成就的瑰宝之一。它倚声填词,富音律之美,炼字造境,具韵外之味,风格或蕴藉婉约,或疏隽毫放,代表着我国传统韵文发展的又一高峰,在历代读者当中有广泛的知音。唐宋词的总集与选本。自宋代以来,皆有刊刻行世。这次我们推出的《词与画·唐宋词三百首》,首眼于该书的鉴赏与收藏价值,发挥中国传统诗(词、曲)画的互补功能,追求图文并茂,装帧高雅华美之特色。为此,本社以上海古籍出版社,选录各家词309首,力求反映唐宋词的发展概貌,特邀请全国当代知名画家为每首词绘制精美画,使词情画意交相辉映,同时配以古典文学专家撰写的隽永精到的赏析短文,从而使唐宋词这一
《屈赋通笺附笺屈余议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收录了《屈赋通笺》、《笺屈余义》、《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四种。前两种以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本校订重排,另增附《释屈赋三“耿介”义》、《屈赋研究法之商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纪念屈原逝世二千三百三十周年》、《屈赋篇章疑信诸问题答席启驯先生》五篇文章;后两种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本校订重排。以上四种,从各个方面对屈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屈赋通笺附笺屈余议屈赋音注详解屈赋释词》由刘永济编著。
《全滇词》主要收录民国以前滇籍人士所作之词,也兼采外省词人所作的涉滇之词,分为内编与外编,内编所收的词人包括生长于滇者,祖籍为滇而非生于滇者,祖籍非滇而生于滇者以及原非滇籍而后落籍于滇者。内编词人所作
《人文典籍影印丛刊:郑文焯批校汲古阁初刻梦窗词》的特点,首先是词调之下标注宫谱。明钞本词调之下并注雅俗宫谱,郑氏认为此乃从宋元本旧钞所得,故据以校正。朱祖谋《彊村丛书》本《梦窗词集》(三校本)采取了与郑文焯相同的做法,可见二人共有的“存旧文”之校勘理念。其次,此本在校字上据音近、形近、义近之校例校订错讹之字多处,并据明钞本对词调、词题、衍文、脱倒之处加以校正。再次,《人文典籍影印丛刊:郑文焯批校汲古阁初刻梦窗词》还运用了律校法校正字句讹误,同时还将吴文英与枊永、周邦彦同调词比勘考察辅助校订,这既是郑校梦窗词一贯的校勘方法,也是此本的显着特点。
中国书法具有广泛的社会功能,形成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可谓巨匠辈出、照耀千古。《明清名家诗词手迹鉴赏》将作为一个最适合表现书法艺术能力和个人趣味的载体载体,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更好地学习书法,掌握创作技艺,成就事业指点迷津。本书是《明清名家诗词手迹鉴赏》中的篆书篇,作者所选的鉴赏篇章多为书法史上的名人,或有独特书法造诣的人的诗词墨迹。本书近二百幅作品,每一幅都写得非常精彩,后人按照任何一幅加以研习,便可出师成才。让大家在欣赏书法作品的同时,对篆书这一书法风貌有全面的了解,并从中得到启发,获得借鉴,以推动我们今天的书法创作。
李白为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本版书籍延请专家精心点校,双色版画图诠释文章内容,延展文章意境。竖行排版,版式多样,图量丰富,实为不可多得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