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2星以上
  • 1-1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4折4折-5折5折-6折
筛选:
    • 贰时代:解剖文化界的100个关键词 潘采夫 上海三联书店【正版可开发票】
    •   ( 1 条评论 )
    • 潘采夫 /2011-02-01/ 上海三联书店
    • 《贰时代》目录所涉人物从陈丹青、余秋雨到黄苗子、文怀沙,大多是文化人物。可怪的是,当今天下,不管是朝堂上一名玩“躲猫猫”的衙役,还是山野里的一介玩“纸老虎”的村夫,不管是德艺双馨的文艺界人士,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房产商人,朝堂内外,城乡山野,一派“二”姿烂漫。当此“二”时代,或曰装“二”时代,不管它的形容多么猥琐,总是靠近了真相,真相不管如何丑陋,还是要努力地盯视,千万不要别过脸去。潘采夫努力忍住恶心,为我们画了一幅“二时代行乐图”。有心人不妨按图索骥,将暗藏在时代心脏中的魔鬼仔细打量一番。

    • ¥7 ¥19 折扣:3.7折
    • 返本与开新:近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新论
    •   ( 192 条评论 )
    • 何晓明 著 /2006-04-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路径和叙述方式,力图在还原思想史实、文化史实的基础上,对中国文化保完守主义的学理脉络、文化价值及其现实社会功能进行梳理和探讨,力图作出实事求是的评论。

    • ¥10 ¥20 折扣:5折
    • 技术转移与社会文化
    •   ( 159 条评论 )
    • (日)富田彻男 著,张明国 译 /2003-07-01/ 商务印书馆
    • 本书作者富田彻男是研究技术史和专利问题的专家。《技术转移与社会文化》是他的一本力作。全书以纵向、横向的比较方法,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技术转移与自然、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引进他国技术时须结合本国的具体情况,否则便不能扎下根来。这在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他在书中引用了大量资料进行论证,条理分明,剖析深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对外引进颇具借鉴作用。

    • ¥8 ¥16 折扣:5折
    • 讲”文化“的时代
    •   ( 26 条评论 )
    • 田东江 著 /2008-08-01/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 找初恋情人干吗?在虚幻的情境中能够浸淫多久?为什么南极没有熊?棺材即“升官发财”?中国电影搞那么多节干吗?《广州大典》靠什么“千年不腐”?洋节的魅力从何而来?从平遥城墙坍塌事件中悟出什么?高考作文题目可否划一? 本书精选了作者潮白自1994年以来撰写的“文化类”时评,分为透视“骡子文化”、咀嚼广东“细节”、“把脉”传统节日、品读文化百态这四个部分,计21万字。 我们正处于大讲“文化”的时代,不管举动怎样荒唐,都要冠以文化的旗号,比如吃,成了食文化;喝,成了酒文化;妖魔判官,成了鬼文化;甚至青楼风流,也成了情妓文化……人们把这个寓意人类文明结晶的词语,简单地当作了一个名词的后缀。 潮白新闻时评与你一同透视“骡子文化”,咀嚼广东“细节”,“把脉”传统节日,品读文化百态!

    • ¥9 ¥20 折扣:4.5折
    • 非物质文化遗产学 苑利,顾军 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2 条评论 )
    • 苑利,顾军 著 /2009-11-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本书是部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建设为目标的学术专著,也是供大专院校及相关人士学习与参考的教科书。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定义入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与分类、人类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进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以及影响其价值评估的主要因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与原则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同时,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之不同功能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申报开发与经营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自第八章始,作者分别从民间文学、表演艺术、工艺美术、生产知识、生活知识、仪式、节日以及文化空间等八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涵盖范畴、普查申报要点以及开发等角度,进行详尽的个案分析,对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6 ¥41.37 折扣:1.5折
    • 中华文化千问 王永鸿,周成华 主编 三秦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王永鸿,周成华 主编 /2012-06-01/ 三秦出版社
    • 《中华文化千问》由王永鸿、周成华主编,本书集纳大量的历史文化细节,精选了大量图片和文字,是文、史、哲知识汇编类图书,它上起三代,下迄清末,内容涉及文学、哲学、艺术、历史、政治等方面。以丰富的知识和史料,娓娓讲述各类事物精彩的历史文化,真切逼真地再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厚重、独特、百态纷呈的生活景观,是不可多得的精神食粮。

    • ¥8 ¥39 折扣:2.1折
    • 交流学十四讲 吴建民 编 浙江人民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吴建民 编 /2004-12-01/ 浙江人民出版社
    • 本书可以使读者理解交流学的基本理论体系,掌握交流所涉及的基本要素和常用手段,并通过大量的模拟案例促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亲身实践相结合,增强他们进行言语交流、非言语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以及处理与媒体关系的能力,由此培训大学生进行沟通的良好习惯、态度和能力。 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舆论对我国的报道和看法出现了一些好的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报道较为客观。然而,在政治意识形态领域对我国成见仍然很深。要想改变这种状况绝非易事,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这本书的问世,必将会改善我国的国际舆论环境、搞好外宣工作作出应有的贡献。

    • ¥6 ¥21.37 折扣:2.8折
    • 红色卫生文化概论 朱京海,赵群 高等教育出版社,【正版保证】
    •   ( 1 条评论 )
    • 朱京海,赵群 /2020-05-01/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红医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在人民卫生事业创建发展的战争年代里,逐步探索形成的关于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工作作风和专业技术等多维度的思想体系。红医精神形成发展的沿革史,是一部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史的真实再现,其在不同时期所表现的精神内涵,更是中国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光辉写照。新时代学习并传承红医精神,其实质就是传承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文化,弘扬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于当前加强医务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健康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3 ¥33 折扣:0.9折
    •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
    •   ( 64 条评论 )
    • 陈文珍叶志勇 编著 /2010-07-01/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 知识润泽乡野,文化涵养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就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精神,为了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而作。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关问题的研究甚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书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文化学、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多学科的视野,深入挖掘我国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资源,尤其是回顾了中国共产党在农村文化建设上的探索,总结了韩国、美国、德国等国在农村文化建设方面的实践,从中提炼出一些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农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在此基础上,对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关部署和目标要求进行了理论分析,进而通过大量的实证调查研究,力求客观地分析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现实状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从而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

    • ¥9 ¥18 折扣:5折
    • 人文译丛-自由主义思想文化史
    •   ( 69 条评论 )
    • (法)皮埃尔 著,曹海军 译 /2011-01-01/ 吉林人民出版社
    • 本书是皮埃尔·莫内的作品,文笔简洁、率直;没有繁多的脚注和大量学术性的注解;各部分之间的衔接适当得体;并且在诸多复杂的主题上他都大胆地提供了简明的概括——比如说,欧洲长达数世纪之久的教会与国家关系史——寥寥数笔,却平实精当。在简约性的外表背后,莫内展示了一种复杂,敏锐,充满论证色彩,时而才华横溢而又时常充斥着各种矛盾的对于现代政治生活本质的阐释,我们从那些塑造和激励了现代政治生活的基本假定和预见中看到了这一点。

    • ¥10 ¥20 折扣:5折
    • 大家国学十六讲:文化十六讲
    •   ( 638 条评论 )
    • 柳诒徵吕思勉 著 /2009-10-01/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传世之作,思考和表达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其智慧光芒穿透历史,思想价值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 阅读国学经典,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极高的文化阅读;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陶冶情操、增加才情;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改进思维、把握规律,增强哲学思考和思辨能力;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知廉耻、明是非、董荣辱、辨善恶; 阅读国学经典,可以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之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

    • ¥3.8 ¥19.8 折扣:1.9折
    • 人与文化 [美]克拉克威斯勒【正版书】.
    •   ( 1 条评论 )
    • [美]克拉克.威斯勒 /2004-06-01/ 中国商务出版社
    • 《人与文化》初版于1923年,先后四次再版。《人与文化》是根据他1921—1922年在美国几所州立大学和一些学会专题讲演汇编而成的。全书分三部分共十七章,层层递进,所言中心如题所示,乃是人与文化的关系。作者的一个主要命题是:文化是由人类的反思性思维发展出来的积累性结构。实施这种思维的机制是每个人的内在素质的一部分;文化因素的积累主要是这类反思性行为在语言和客观性物质操作中的表达。作者在对古今文化做?比较之后,论述了文化的含义及其形式和内容。

    • ¥10 ¥25.3 折扣:4折
    • 技术化时代的文化重塑
    •   ( 18 条评论 )
    • 王伯鲁 著 /2014-03-01/ 光明日报出版社
    • 《技术化时代的文化重塑》以技术化时代人类面 临的一系列挑战为背景,从对技术活动的哲学分析入 手,讨论了技术化进程与技术文化结构,揭示了技术 化时代的文化疾患及其根源,探讨了校正技术发展方 向以及重建技术文化的策略,着力描绘出重塑文化的 路径与维度。《技术化时代的文化重塑》笔者王伯鲁 既探究了技术化、文化疾患、文化创新等理论问题, 又讨论了人文文化与科技文化协同融合的可能路径与 模式,并制订了应对技术化时代挑战的路线和方针, 力图为人类的未来发展开辟出一条有光明前景的坦途 。

    • ¥7.9 ¥42 折扣:1.9折
    • 儒家传统与启蒙心态——哈佛燕京学术系列
    •   ( 13 条评论 )
    • 哈佛燕京学社 主编 /2005-07-01/ 江苏教育出版社
    • 十七世纪中后期在西方掀起的启蒙运动翻天覆地地改变了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从五四运动以来,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方向也被启蒙心态笼罩着。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精神来源的儒家传统自那时起遭到了多方面的怀疑甚至否定。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启蒙的缺失和这些缺失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儒家传统也就在此背景下,作为被启蒙的过分夸张的光芒所遮蔽的西方以外的文化价值重新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而在当今这全球化呼声日高、地球村概念越加真实的新世纪,现代新儒学运动的研究者杜维明等看出了儒家传统对于建立一个和谐的人类社会的积极的意义。在本书中,国内外多位著名学者对儒家传统的积极意义进行了多方面的鉴别阐释,他们从不同角度,就儒家传统如何能更好地促进新世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谈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9.9 ¥19.8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