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经典常谈》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不仅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更是通俗流畅,能让青少年读者对古文更为亲近、熟悉,从而启发青少年读者的兴趣。
《容忍与自由》是一部杂文选集,收录了18篇胡适先生的经典杂文,主题契合当代人的诸多困惑,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仍有启发。
本书分设十个专题: 独立人格,自由思想,公民意识,理性精神,质疑能力,悲悯情怀,回到常识,坚守良知,拒绝遗忘,审美人生 ,精选了近百篇经典杂文。它着眼的不仅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十种能力,而且这些能力呈现出不断递进的关系,是一个学生主体精神不断成长着的过程,而一旦学生具备了这样的能力,他就将以新的精神高度和文化眼界来打量这个世界。
欲望的客体无法直视,拉康的理论亦需“斜目而视”。在本书中,齐泽克一方面透过通俗作品解析拉康的理论,揭示“无意识的逻辑”,勾勒“欲望的原理”;另一方面借助拉康理论解读通俗作品,这既包括希区柯克、安东尼奥尼、大卫?林奇、赛乔尔?莱昂、弗里茨?朗、雷利?史考特、乔治?米勒等著名导演的电影,又包括阿加莎?克里斯蒂、斯蒂芬?金、帕特里西娅?海史密斯等通俗作家的小说,以及柯南?道尔塑造的福尔摩斯、雷蒙?钱德勒塑造的菲利普?马娄等人物形象。作者对通俗作品的解读,彰显了“通俗”作品的“非通俗”之维,展示了“通俗”作品的现代乃至后现代蕴味。
本书精选了包括人物、历史、思想、典籍、世态等五个部分的三十多篇时文。万字时文,超越教科书三四千字的惯性阅读,让中学生在信息量更大、内涵更丰富的长文的涵泳中,开阔文化视野,培养思辨意识。
一册自然科学家爬梳历史文献,探讨中国气候变化及其规律的图书。作者从文献中发掘资料,借助现代科学理论进行分析比较,创造性地提出观点,是一篇篇充满知识、趣味盎然的科学小品。
世界上真的有龙吗? 龙是古人想象出来的动物 龙是一种综合性的图腾 龙是以大蛇为基本原型的 龙是远古居民对湾鳄的特殊称呼 ,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作者力排众议,独辟蹊径,从古代史书、笔记、地方志中搜集了大量罕为人知的记载, 并 联系 多位 目击者所提供的证词,反复比照,论断独到 龙是一种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动物,并且是一种有别于蛇、鳄的古代两栖类动物。 它 的身影,在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中若隐若现 。 不管添上了多么奇异的色彩, 它 的基本形象及生态特征,依然没有脱离隐藏在背后的那个生物原型。 本书是颇为奇特的一家之言,不仅立论新颖,而且举证丰富。作者旁征博引,探幽抉秘,对这种古代动物的外形、习性、潜居的区域、出没的规律 等 ,都作了细致的分析。文字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中华优秀诗歌精选了99首经典诗词,承续我国古代 诗言志 的传统,使学生理解诗人的情志,思考其中蕴含的生命情趣。这样的编写方式拉近了经典和学生个体生命的距离,极具创新力。
《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修订本)》以九部经典名著为例,探讨九个人生问题。包括 流浪与生存:《鲁滨孙漂流记》 野心与尊严:《红与黑》 功名与道义:《三国演义》 成长与选择:《西游记》 苦难与罪恶:《悲惨世界》 堕落与拯救:《复活》 命运与担当:《俄狄浦斯王》 反叛与规训:《水浒传》 使命与命运:《哈姆莱特》 ,让学生在阅读经典中,明确自己的价值理念和人生追求。
《学术文章的论证魅力》辑录近现代国内外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学术文章二十多篇,作者为鲁迅、梁启超、冯友兰、葛兆光、孙绍振、宁稼雨等大家,按照 文学与艺术 历史与社会 哲学与思想 分为三部分。选入的学术文章不苛求文体和形式,只以求真为目的、以论证为主体。考虑到学术文章的阅读有一定难度,每篇篇首设置 阅读提示 ,对文章进行必要的有针对性的导读,重点分析学术文章的基本特点,揭示学术文章的思辨逻辑,展现学术论证的基本规律;文后设置 思考 ,重点聚焦论证的有效性。这样的选文导读方式,既引导学生的阅读,又利于指导学生的论述文写作,大大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本书是胡适先生的演讲精选集。作为近代中国文化名人之一,胡适的影响力至今不衰。书中对演讲稿的辑录,在时间的跨度上,从胡适的青年时代直至其晚年,而内容题材上,则横跨了文化、民生、修身、历史、教育、社会改革,甚至妇女地位等诸多领域,既保证了内容上的丰富,又大大提升了本书的可读性。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本书作者以本科课程讲义的形式将亚文化的发展史呈现给读者,内容覆盖面广,内在逻辑清晰,通俗易懂,生动有趣。从二次元动漫的成长讲到三次元偶像的成长,同时还探讨了亚文化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书中谈及了很多与宅文化相关的热门话题,在带领读者回顾热血青春的同时,也探索了亚文化发展背后的深意。
中国到底有多少神?不白吃带你先入门!神话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与寄托,上本书我们带大家认识了许多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上古大神。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流传着很多神明的故事,大到天界、人间、阴间、三山五岳、五湖四海,小到灶台、门、井、厕所。吃饭有食神,喝酒有酒神,赚钱有财神,工作有不同的行业神等,还有很多神明在等待着们发现和探索,跟着不白吃一起在神话的世界遨游吧?
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读书与治学自有独到幽微之处。惜其著作出版广而且杂,况未经人整理,故今日学子,得片羽易 ,而欲窥其全面则难。本书编者爬梳剔抉,参互考寻,从金克木生前约30部已出版著作中精选出有关读书治学方法的文章 50余篇,分 书读完了 读什么书; 福尔摩斯与读书得间 怎么读书;读书、读人、读物 读通书三辑,其文说理叙事,皆清秀流利,无晦涩难懂之处,普通读者循序渐进,或可一窥大家通人治学读书之堂奥。2017全新增订版,将金克木的读书心得完整呈现。
《经典常谈》写于1942年,是朱自清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创作的中国古代经典普及读物,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春秋》《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的历史背景、发展演变、思想内涵,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历史脉络,是快速了解国学经典不容错过的入门读物。 朱自清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将中国古代典籍精华浓缩为薄薄的小册子,流畅亲切、平实易懂、引人入胜,让我们在一个个传奇故事、鲜活形象中,轻松掌握国学经典的精髓。 图文详注版《经典常谈》增补385条古文及生僻字词注释、成语典故、背景知识,帮助读者补充大量国学知识!25张图表示例,清晰呈现古代经典的结构体系!13篇章节导读详尽补充典籍基础信息!
《百年前的中国》(The Chinese empire illustrated)是 19世纪大英皇家建筑师Thomas Allom笔下真实的中国风情画卷。这本书1843年在英国一问世,立即成为英国乃至欧洲著名的绘画本中国历史教科书,是西方主流社会了解中国的主要读物。当时欧洲人关于中国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从这部书中获得的,中国的圆明园、长城、景山、午门、运河、虎丘塔、雷峰塔、报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龙舟、灯笼、宴请、婚礼,乃至祭拜、掷骰子 都是经由这本书而流布欧洲的。
精选五位中国古代著名诗人 王维、李商隐、李煜、李清照与辛弃疾,以 十首 为数量,用 生平 为线索,择 名句 做串联,将诗词解读和诗人生平相结合,解析作品中的文学内涵和情感底蕴,体悟古诗词的意象与文字之美,在字里行间回望中国人的传统情感表达和诗人文路。
本书以几个关键词作为开启日本文化观察的独特方式:京都、建筑、俳句、茶道、禅宗、美术、文学、电影、二次元,是一部从日本文化解读入手,探讨日本民族性的综合性研究著作。 本书作者团队由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诸多著名学府、多样研究领域的日本研究名家学者组成,他们由熟悉的文化符号进入,一端回溯古典美学,一端看顾现代生活,透视在本土文化、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共同影响下的日本文化基因。 他们大多有旅日背景,曾在东京大学、关西大学等日本学府进行研究工作。这样的跨国视角,更有利于带领我们体味日本人独有的感悟、困惑和思考,进入他们的历史和内心,也有利于思考我们的当下。
本书的核心任务和主要目标,总结起来就是为了解释如下问题:在我们所处的社会与文化语境中,女性、女性与劳动是如何被描绘与诉说的? 作者选取了《冰雪奇缘》《狼的孩子雨和雪》《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风之谷》《逃避可耻但有用》《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星际穿越》《消失的爱人》《辉夜姬物语》等多部红极一时的文艺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中泛滥于大众文化之间的战斗少女形象,以一种跳跃式思维,将看似毫无关联的一个个问题点进行创造性的联结和抽丝剥茧的分析。这些问题点包含但不限于:胜者组与败者组的形象对立,桑德伯格所代表的企业女权主义,爱之共同体,承认与再分配,多元文化主义,依存劳动有偿化,母亲缺位的理想模式,新自由主义,技术与自然的解构,被隐藏的劳动,主妇的没落 而这些小问题点的个个击破,最终指向一个
\\\\\\\\\\\\\\\"历史有两面,一面明,一面暗,交织着博弈、人性与兴亡。 本书既讲古代大家族的秩序与传承,也讲其背地里的倾轧与不堪;既讲帝王将相的较量与智谋,也讲他们的辛酸与败坏;既讲历史的进取与荣光,也讲它的曲折与崩塌,从其间窥见中国传统体制下的发展、管理与生存哲学。 历史的记载也有明暗两面。 正史有时候记的是历史的另一面。比如刘邦和项羽的传记都是写他们好的一面,只稍带一点瑕疵,真正不好的一面藏在暗处,写在跟他们有关系的其他人传记里。所以历史要想研究透彻不容易。南师治史,不光研究历史本身,还基于遍览经史子集的文化底蕴,以“经史合参”的方式,从中国文化的整体视野来看待历史,并透过历史的表象去洞察思想、行为与言语的本质,给大众提供一个认识中国历史的全新视角。 读了历史才知道过去现
《异端人物》 一本集辛辣评论与深刻见解于一身的人物评介集。作者伊格尔顿,一位剧作家、文学理论家、莎士比亚作品的杰出分析家,以及后现代主义的 祸害 ,以好辩和智慧著称。在这本书中,他不仅评介了西方一流的作家和思想家,如王尔德、叶芝、维特根斯坦、以赛亚 伯林等,更以其标志性的幽默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理论和政治的生动图景。 伊格尔顿的评论技巧令人瞩目,他不满足于表面的评估,而是深入挖掘每位作家的思想和作品主题,以尖锐的文风和敏捷的才思,为我们提供了解读西方重要作家和作品的独到视角。在这本书中,他与斯坦利 费什、斯皮瓦克、齐泽克、萨义德乃至大卫 贝克汉姆等等 异端人物 逐一过招,展开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学探秘。
《陆羽传》是一篇记述 茶圣 陆羽生平的传记文学。从陆羽三岁起在寺庙生活、十一岁逃离禅林到戏班做伶人、十三岁经竟陵太守推举改而去读书修道、二十九岁在湖州结庐隐居写下自传,以及创作流传后世的《茶经》等,作者都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除陆羽生平记事外,作者还对陆羽的 朋友圈 以浪漫诙谐的笔调加以描述解读。诗圈、茶圈、禅修圈、书法圈皆有他的好友,如唐德宗李适、书法家颜真卿、诗人张志和等,并对与陆羽相关的诗词做了列举介绍。此外,文中还包括部分与茶道、茶文化相关的知识普及。
《中国文化概要(英文版)》是为英语类各本科专业设计编写的介绍中国文化的英语教材,内容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的政治制度与法律制度、历史与地理、哲学与宗教、科技与体育、语言文字与教育、文学、艺术、烹饪、茶与酒文化等内容。该书不仅为英语类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了系统学习中国文化的机会,还能让他们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和课后练习充分锻炼自己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在未来的国际舞台上发好中国声音,有效传播中国文化。
《容忍与自由》所选篇目展现了胡适深刻、犀利的思想观点,也侧面展现了他在纷繁时事中的人格魅力。涵盖其从青年至晚年的各类文章,读者也可从中发现他思想上的转变,特别是 容忍与自由 ,胡适年岁月大,越觉得 容忍比自由还更重要 。 由于涵盖面广,内容丰富,使得本书的可读性大大提升。这些白话演讲和文章都十分浅显易懂,展现了胡适的睿智,使读者了解胡适思想的同时,能帮助读者理解那时学术界的状态,了解当时的世界和中国。 在本书中,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位侃侃而谈的智者,也可以从他谈话的内容中,体会对加家国的热爱,以及胡适对民主和自由的坚持。